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34章 算是真正的便宜了自己

把“墨香”牌匾搬到车上,常顺又看了其他几人的物品。

从他们那里买到的东西,有:

一对灯笼罐、一个笔筒、一个手风琴、一个口琴、一个铜火锅、一个茶叶罐、三幅字画、一个瓷茶壶以及一个老木马玩具。

灯笼罐是五六十年代的粉彩高足灯笼罐,面上画的内容是“放风筝”图案。

画面“阳春三月”,有柳树,有桃花,有风筝以及人物。

人物有侍女,有孩童,画面唯美。

笔筒是青花笔筒,面上画的山水风景、渔船,年份看着是民国时期。

手风琴是六七十年代的“英雄牌”手风琴,10岁左右小孩玩的。

虽然个头小,但跟大手风琴功能是一样的。

常顺试了下,还可以发出响声,是好的。

铜火锅红铜材质,用老式木炭作燃料的那种,保存的很好,清洗一下就可以用。

看其年份,应该也是民国时期。

茶叶罐是白底粉彩荷花荷叶纹盖罐,高约15公分,口径约6公分,最大肚径约12公分。

罐子很厚实,入手有一种沉重感,看着也很精致,年份能到清朝时期。

三幅字画:两幅是书法,一幅是画。

两幅书法,一幅写的是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外一幅是对联样式,写着: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两幅书法,都装裱过,是一人所写,看名字,落款“任政”,这个人名他听说过,地方名人。

书法纸张微微泛黄,看着有些年头,应该是真迹。

画,画的是“竹鸟图”,一只鸟振翅飞向竹子枝叶的画面。

这幅画,不论是鸟还是竹子,画的都很好。

看落款人名——“乔木”,也是地方名家。

瓷茶壶,特殊年代,表面有“伟人选集”图案,还有语录: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茶壶的壶盖上写着“伟人万岁”。

老木马玩具,是真正的木马,整体造型,前面是马头,中间是一个椅子,下部有弧度,可以晃动。

木马表面用红漆在头部有绘画,画着眼睛、鼻子等,很生动形象。

靠近颈部下面,写着四个字:

“快乐童年!”

它看上去很陈旧,但却很结实,过去的人,制作物品,用料都是真材实料。

这个木马玩具年份应该是五六十年代。

除了购买那些藏品,另外常顺还选了37斤旧书,买了62斤旧衣服。

旧书里面有一些连环画,其中有几本五十年代的。

买完东西,把它们都放在车上,常顺就直接去了“贵林花苑”。

之前的那些瓷片,拿到房子里,他把它们都展开进行了分类。

当完全摆放好,他发现这些瓷片里面,居然有6样能够拼凑完整的瓷器。

另外还有12样带底款官窑款的残件。

6样能够拼凑完整的瓷器,是3个碗,1个盘子,1个青花罐,1个梅瓶,1个花瓶。

3个碗,一个霁蓝釉,一个黄釉,一个青花。

霁蓝釉的碗,口径约18公分,高约10公分,底款写着“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黄釉碗,口径约13公分,高约8公分,底款写着“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青花碗,直径约22公分,高约13公分,面上画的是“囍”字,缠枝莲花卉。

底款是六字篆书款“大清道光年制”。

盘子是青花梵文盘,里外都有花纹。

里面的纹饰是“六字真言”。

外面是密密麻麻、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不同“梵文”。

盘子底款写着“大清雍正年制”,字是楷书款。

青花罐,高约20公分,面上画的图案是“福禄寿”三星,底部写着“大明宣德年制”。

这个罐子,估计到不了宣德,应该是清仿明的官窑。

梅瓶不大,是霁蓝釉的,高约25公分,底部款式,“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花瓶就是之前看见的那个“福寿”题材粉彩花瓶。

这些拼凑一起的官窑完整瓷器,虽然不是真正的完整器,但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回炉再造,也能进行很好的恢复。

后世很多官窑,只要有真正的官窑底款,以其为底,烧制出完整的“高仿”瓷器,基本上以假乱真。

甚至在没有官窑底款的前提下,用精美到代瓷器为底,烧制出民窑精品,一样能卖出高价。

他曾经看过的那些打假视频,就有人敲击瓷器的底足进行曝光。

12块带底款官窑瓷器残件,除了一个珐琅彩黄底花卉双耳瓶,其它的都是盘子底、碗底。

其中又以碗底居多,有8块,盘子底仅仅3块。

当然,这里面的瓷器,也不仅仅就是底足,还有其它部分,也有拼凑起来大半完整的。

“珐琅彩黄底花卉双耳瓶”,就有大半的瓷片都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拼凑情况看,瓶子的高度有35公分左右,最大肚径约16公分。

器型不算小。

8块碗底,官窑底款:

1块康熙、3块乾隆、1块宣德、1块嘉靖、1块雍正、1块光绪。

3块盘子底,官窑底款:

2块乾隆,1块雍正。

这些底款的写法,里面有楷书款,也有篆书款。

瓷器有单身釉、也有青花瓷、还有粉彩、珐琅彩。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的官窑瓷器,常顺觉得真是大手笔。

这户人家的老一辈人,很大可能,曾经是从京城搬过来的。

但不管以前怎样,目前如此多的官窑瓷片,却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算是真正的便宜了自己。

就这些破瓷片,绝对比那两进两出的老房子值钱。

所以搬家一定要注意,看看家里有没有老人生前留下的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发财了!”

常顺心里不由再次想道。

心情也是大好。

等晚点遇到机会,他会一件件的把它们都售卖出去。

常顺觉得自己不是收藏家,未来也不想当什么收藏家。

他只是个做买卖的生意人,能把藏品换成钱才是最好的。

现在换成钱,钱的购买能力很强,能投资到其它地方。

搞收藏,其实跟房地产、购买绿松石、和田玉矿石或者购买企鹅股票、茅台股票、一定时间内的比特币等相比,赚钱速度还是慢了太多。

再说十几年后,收藏品看似涨价了,但那时的钱,却贬值了很多。

从货币的购买力来看,其实收藏并没有升值多少。

甚至到后来,收藏行业被腰斩后,很多藏品也是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毕竟不管怎么说,它只是个东西,就是个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放家里还占地方。

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清醒。

“墨香”牌匾,从“贵林花苑”离开后,常顺把它送到了别墅,放在了那边。

虽然自己文化不高,但对于文化还是十分看重的,所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点,随着时间的沉淀,他内心深处,越发的感觉有道理。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