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53章 收藏品,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包浆

“之前不知道你们中午过来,建忠打电话让我们准备午饭时,已经十点半了。

就家里自己菜园种的一些蔬菜,另外还有阿顺买的一些卤菜。

下次来,提前打电话,到时我们多准备些菜!”

吃饭时,爷爷常启贵对二叔、二婶以及袁婷、袁超他们说道。

“爸!没事,在家我们天天鱼肉吃得多了,现在过来,吃一些蔬菜也挺好的!再说我很久没吃妈做的菜了,现在吃她炒的菜,还是以前的味道儿!”

常建义看了常启贵一眼,笑着道。

“现在天气热,我们也吃不了多少,吃些蔬菜,其实更好!”

袁秀丽也跟着说道。

“是啊!爷爷、奶奶,之前在路上,我们吃桃子都快吃饱了。

你这里的桃子真好吃,比我们那边很多水果店卖的都要好吃。”

“姐姐说的对!这是我们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

袁婷、袁超纷纷说道。

“你们要是觉得好吃,一会儿饭吃好了,休息会儿,自己去果园摘,想吃多少摘多少。

以后每年也可以过来摘,还有柿子,熟了之后,想吃随时过来。”

奶奶看着他俩,笑着道。

爷爷也笑着看向了他俩。

“嗯!那我们吃完午饭去果园看看,我以前还没有去桃园摘过桃子呢。”

“我也是!”

袁婷、袁超又说道。

看他们样子,对于去果园摘果子很感兴趣。

“二叔,能问你个问题吗?”

又过了一会儿,常顺笑着对他说道。

“啥问题,想问就问!只要我知道或者能说,一定告诉你。”

常建义有些好奇的看着他。

其他人也看向了他。

“是这样的,当年你选择去二婶家,是不是因为她长的好看?”

这是他一直好奇,也觉得最符合客观条件的想法。

“是啊!当年我确实是看她好看,家里条件又不好,就去了那边。”

二叔倒也干脆。

“还有一点,我想吃软饭!”

他接着又说了一句,说完还对他笑了笑。

对于吃软饭这话,他倒是不一定相信。

毕竟上午看着的时候,他并非在玩,而是一样跟着二婶在看店。

“当年以我的容貌,家里条件就不说了,想做上门女婿的人,说句你们可能不相信的话,排上个一两里路,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二婶很自信。

当然,她也有自信的资本。

条件不好的年代,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在生存的同时,又能有一个美女陪伴,上门又有何妨呢。

现实中,哪怕是现在这个年代,为了上位,为了少奋斗几十年,做上门女婿的人也不是没有。

当然,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想法跟选择。

“阿义!你回来了!”

正聊着,外面传来了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常顺往门外看了一眼,是阿明的小叔龚锦辉。

此时,他的右手提着一个透明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一个大西瓜。

左手一样提着一个塑料袋,只不过袋子的颜色是黑的,看不出里面装着啥。

“阿辉!好久不见!”

二叔起身跟他打了招呼。

他们两人年龄相仿,小时候关系估计很好。

“阿辉,吃饭了没?没有的话,一起吃。”

父亲跟他打招呼道。

“我已经吃过了,听村里人说阿义回来了,加上我有东西想卖给阿顺,就过来看看。”

龚锦辉笑着道。

说完,他把西瓜放到了堂屋靠近右边的墙边上。

“你来就来,带西瓜干嘛?”

爷爷对他说了一句。

“自己家里种的,刚熟,带一个你们尝尝。”

他又对常启贵回了一句。

“那行,你稍等一会儿,阿顺还在吃饭,等饭吃完了,就看你带来的东西。”

爷爷再次对他说道。

“好,看东西不急。”

接下来,二叔跟龚锦辉聊了起来。

他把今天常顺去西掂镇的事情说了下。

听到这,龚锦辉总算是明白了他们一家过来的原因。

又过了不久,常顺把午饭吃好了,看起了他带过来出售的物品。

龚锦辉带过来的东西,有:

37枚铜钱,16枚铜元,一个小秤砣、一块铜镜、一个瓷茶壶、3个粗瓷的小茶杯以及一把铜锁。

铜钱里面除了一枚“咸丰当十”钱,其它的都很普通。

16枚铜元,有大清铜币、光绪元宝、民国双旗币等,都是十文、二十文,一样很普通。

小秤砣,鸡蛋大小,形状是常见的梯形,不过它不是金属材质,而是石头制作。

秤砣的面上有一个“忠”字,“忠”字的背面还有两行竖字: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这个石头秤砣一看就是特殊年代的。

铜镜年份很久,估计能到战汉时期,是几何纹饰镜,直径约13公分。

这个铜镜,被人“除过锈”,不过方式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被砂纸以及清洁球处理过。

像这种不专业、画蛇添足的做法,不但没能让藏品本身的价值变高,反而大为降低!

曾经他就听说过相关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收藏家去一户乡下人的家里买东西,看上了一个铜茶壶。

那个铜茶壶很精美,表面有复杂的纹饰图案。

由于当天带的钱不够,跟卖家约定第二天过来付款后就离开了。

收藏家离开后,这户人家自以为是的认为把壶洗干净、除锈后别人会更喜欢。

然后就拿砂纸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壶表面的锈迹都摩擦干净了。

到了第二天,收藏家带着钱过来买壶时,发现壶已经不是昨天看见的壶了。

那人的摩擦,锈是没有了,但表面雕刻的纹饰图案,一样被他抹平了。

虽然这户人家想降价售卖茶壶,但那个收藏家并没要。

事后那人很后悔,但后悔也没用,破坏了就是破坏了。

破坏原有状况的事做起来很容易,但一旦做了,就无法逆转。

类似的还有一些人发现古钱币锈了,把它们在地上摩擦除锈,这种方式,也会破坏钱币上的文字或者图案。

当然,还有其它很多金属类物品或者非金属类物品。

收藏品,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包浆!

瓷茶壶不算大,主体部分成年人拳头大小,壶是青花瓷的,表面画有花卉图案,一面还写有一个“福”字。

壶盖斗笠形,最上面有一个穿孔,穿孔之间系着一根固定好了的铜丝。

茶壶的年代,看上去是清朝时期。

3个粗瓷的小茶杯,都是一样的,就是那种表面随便画上几笔青花颜料变色的茶杯。

这样的杯子,存世量太大,没多大价值。

铜锁是民国时期的“鱼”形锁,“鱼”是弯曲的,呈半椭圆形。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