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外敌压境
在于十一努力解决内部纷争之时,外部的威胁却如暴风雨般汹涌袭来。周边的几个势力察觉到于十一这边的动荡,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时机,于是纷纷集结兵力,朝着于十一的领地逼近。
探子匆忙来报:“将军,不好了!东边的李家军率五万精兵正朝我们而来,西边的王家也纠集了三万余人,看样子是要联手攻打我们。”
于十一心中一沉,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深知此刻不能自乱阵脚。他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如今外敌压境,我们内部尚未完全稳定,这可如何是好?”一位将领面露忧色。
于十一目光坚定地说:“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团结一心。内部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但外敌当前,我们必须先一致对外。”
王秀才分析道:“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是临时联合,未必能协同作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逐个击破。”
于十一点头表示赞同:“王秀才所言极是。我们先集中兵力对付东边的李家军,他们兵力较强,但行军路线较长,我们可以在途中设伏。”
于是,于十一迅速调兵遣将,准备迎敌。
在东边的山谷中,于十一的军队早早设下埋伏。当李家军趾高气昂地进入山谷时,于十一一声令下,伏兵四起。
“杀啊!”喊杀声震天,李家军顿时陷入混乱。
于十一身先士卒,冲入敌军阵营,手中长剑挥舞,如入无人之境。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也都奋勇杀敌。
李家军在突袭之下损失惨重,连忙撤退。于十一取得了第一场胜利,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西边的王家军得知李家军溃败,士气大挫。但他们仍不甘心,继续推进。
于十一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他派出一小股部队佯装败退,将王家军引入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王家军的将领以为于十一的军队不堪一击,盲目追击。当他们进入陷阱时,四周火箭齐发,顿时一片火海。
王家军阵脚大乱,于十一率领主力部队杀回,王家军大败而逃。
两场胜利让于十一的军队士气大振,但连续的作战也让士兵们疲惫不堪。而此时,又有新的消息传来,北方的赵家军也蠢蠢欲动,准备南下。
“这赵家军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该如何应对?”老张担忧地问道。
于十一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我决定亲率一支精锐部队,突袭赵家军的后方,打乱他们的部署。”
众人都为于十一的冒险计划捏了一把汗,但于十一心意已决。
在一个深夜,于十一带领着精心挑选的士兵,悄悄出发。他们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赵家军的后方。
于十一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向赵家军的营地。赵家军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前方的赵家军将领得知后方被袭,惊慌失措,急忙回援。于十一趁势追杀,赵家军溃败而逃。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于十一成功击退了外敌,但他的军队也伤亡惨重。
在战后的休整中,于十一深知,要想真正在这乱世中立足,不仅要抵御外敌,还要彻底解决内部的问题,实现真正的团结和强大。他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