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煦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微风宛如灵动的精灵,轻轻拂过,将世间的尘埃都渲染得柔和起来。
此时,距离那场引发轩然大波的 “琉璃事件” 已然过去数年之久,朱元璋推行的高薪养廉政策也已实施了好些年头。
这些年,底层官员的贪腐之风得到极大遏制,朝廷发放的俸禄足够他们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胡萝卜加大棒” 的策略成效显著,众多官员对这高薪养廉政策由衷信服。
这日,朱元璋在皇宫中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政务,疲惫地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他想起了许久未见的蓝玉,那个曾在朝堂和战场都意气风发,如今却辞官赋闲、逍遥自在的凉国公。
或许,朱元璋也惦记起蓝玉府邸那令人垂涎的美食了。
他嘴角微微上扬,转头对朱标说道:
“标儿,咱许久没去蓝玉那儿了,今日想去他城外的庄园转转,也算是在这忙碌的日子里寻个清闲。”
朱标微笑着点头应道:
“儿臣也正想出去走走,父皇此举甚妙。”
于是,朱元璋立刻安排人摆驾蓝玉府邸。
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城外进发,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扬起一片尘土。
蓝玉的庄园,宁静而祥和。
蓝轩和蓝瑶正在庭院中玩耍,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两个活泼的影子。
蓝轩经过那次撒谎被父亲教育后,时刻牢记教训,言行都变得更加踏实诚恳。
朱元璋和朱标来到庄园门口,并未见到蓝玉迎接。守卫匆匆进去通报,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不必着急,他和朱标便缓缓走进庄园。
一进院子,就看到蓝轩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摆弄着什么。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走上前去,朱标则静静地跟在身后。
“小家伙,你在做什么呢?”
朱元璋笑着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亲切,试图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蓝轩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一个衣着华贵但陌生的老者和一位气度不凡的青年,他年纪小并不认得朱元璋,只把他们当做路过的年长长辈和随行的青年。
蓝轩眼睛里满是好奇,随即连忙起身,礼貌地拱手说道:
“老爷爷,我正在搭这个小房子,是用木头和泥土做的。”
朱元璋看着蓝轩那毫无畏惧、天真无邪的模样,心中觉得有趣,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那个简陋却看得出花了心思的 “小房子”,说道:
“哟,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你这手艺不错啊,是谁教你的?”
蓝轩挠了挠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是我自已琢磨着做的,爹爹说做事情要专注,我就想把这个小房子做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你爹爹呢?
怎么没见他人?”
蓝轩如实回答:
“爹爹去后面的园子查看花草了,应该很快就回来。
老爷爷要是不嫌弃,可先到厅中稍作歇息,我这就去叫爹爹。”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
“不急不急,我和你聊会儿天。
你今年几岁了?”
蓝轩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
“老爷爷,我今年四岁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
“你说你爹爹去后面园子了,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蓝轩一听,眼睛睁得圆圆的,脸上满是着急的神情:
“老爷爷,我没有撒谎,爹爹真的去后面园子了。
我知道撒谎是不对的,爹爹曾教导我,做人要诚实,不然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朱元璋看着蓝轩那认真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蓝轩的肩膀:
“好小子,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
这时,蓝玉匆匆赶来,看到朱元璋和朱标,脸色骤变,连忙行礼:
“臣蓝玉,见过陛下、太子殿下,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蓝轩听到这话,一下子愣住了,眼睛瞪得更大,脸上写满了震惊,原来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竟然是当今陛下。
朱元璋站起身来,笑着说:
“蓝玉啊,许久不见,你倒是越发悠闲自在了。
咱今日不请自来,就是想尝尝你府上的美食,顺便看看你。”
蓝玉连忙说道:
“陛下能来,是臣的荣幸。臣这就吩咐厨房准备。”
在等待美食的过程中,朱元璋和蓝玉聊起了这些年的变化,从朝堂政务到民间趣事,无话不谈。
朱标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
蓝轩和蓝瑶乖巧地坐在一旁,蓝轩时不时偷偷瞧一眼朱元璋,心中满是忐忑,刚才自已的言行不知有没有冒犯到陛下 ,而蓝瑶则对大人们的谈话充满了好奇。
不一会儿,美食上桌,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摆满了桌子。朱元璋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赞不绝口:
“蓝玉啊,你府上的厨子手艺还是这么好。这可比宫里的饭菜有滋味多了。”
蓝玉笑着说:
“陛下过奖了,这些都是些家常小菜,能合陛下口味,是臣的福气。”
众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闲聊,气氛融洽而温馨。
朱元璋看着蓝玉一家,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如今已成为一个悉心教导子女的父亲,享受着平凡的家庭生活。
而自已,虽坐拥天下,却时常被政务缠身,这样悠闲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
饭后,朱元璋起身准备回宫,蓝玉一家将他们送到门口。
朱元璋看着蓝轩和蓝瑶,笑着说:
“蓝玉,你这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将来必成大器。好好教导他们。”
蓝玉拱手谢道:
“多谢陛下夸赞,臣定当尽心尽力。”
随即朱元璋一行人离开蓝玉的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