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重生民国之东北军 > 第11章 东京渗透

子夜时分,山本从床板夹层抽出硝酸银溶液,用狼毫笔尖蘸取药水,在《装甲战术笔记》空白处书写密报。他选择用《源氏物语》和歌的格律编码:“秋风拂铁甲(奉军新型坦克数量),寒露浸炮身(奉天兵工厂月产量)……”月光穿透窗棂时,他会取出怀表大小的紫外线灯,检查密写痕迹是否完全隐形。某次失误让药水沾染袖口,他连夜将制服埋进校场,谎称遭人盗窃。

而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校内一些人的警觉,某日课堂,德国助教卡尔捡起山本掉落的小药瓶,玻璃标签上「大阪制药株式会社」的凸印字符引起警觉——三年前他在胶州湾见过同样标签的药瓶,当时它们被用来给感染疟疾的日军战俘注射过量奎宁灭口。

卡尔默记药瓶批次号,当晚通过德国领事馆查询,发现该批次从未公开销售,专供陆军情报部特工。卡尔随即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张学良。

张学良精心策划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计谋。他暗中授意后勤处将一份看似普通但实则经过精心伪造的《奉军辽东防御计划》“误送”到了山本的寝室之中。这份文件表面看来并无异样,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极大的秘密。

当山本满心欢喜地拿到这份文件后,按照事先得到的指示,使用特定的显影药水来激活文件背面那肉眼难以察觉的隐形标记。然而,就在他满怀期待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特制墨水中的成分与硝酸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原本空白一片的“旅顺要塞布防图”位置竟然渐渐浮现出了一行醒目的朱红小字:「君可识此计否?」这行字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山本的心窝。他瞬间脸色煞白,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第二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大地,讲武堂便突然展开了一场全员突袭搜查行动。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如疾风般迅速冲进各个房间,仔细搜索每一个角落。最终,他们成功地从山本随身携带的钢笔胶囊内查获了一本极其微小的密码本。

这本密码本虽然体积小巧,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翻开内页,可以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用日文片假名标注着「关东军参谋本部甲级秘」等字样。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为重要且高度机密的情报资料。

审讯室里张学良拿着山本一郎的档案看着山本, 山本一郎的档案毫无破绽——父亲是横滨华商,母亲是奉天满人,幼年随叔父在大阪经营药材铺。他带着一口混杂关东腔的东北方言入学,甚至能在酒醉时哭诉“九岁那年日俄战争的炮火毁了家业”。

档案袋里泛黄的照片上,真正的山本一郎早在1918年死于肺结核,此刻站在讲武堂的“山本”,是日本陆军中野学校培养的间谍精英,代号「玄狐」。

张学良将山本家族真正的合影推过铁桌:“你母亲叫王秀兰,对吧?她上周在奉天西关教堂领了救济面粉。”

当山本瞳孔骤缩时,卫兵抬进染血的日式盔甲——来自山本藏在沈阳郊外神社的密室。张学良抚过盔甲上的弹孔:“这是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旅顺战役的弹片,你们日本人叫它‘军神之痕’,我叫它‘血债账本’。”

当夜,日本领事馆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山本被拔光指甲的右手,指缝塞着缩微胶卷——内容却是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照片。

这场渗透与反渗透的暗战,被张学良写进讲武堂最新教案《情报心理学》,扉页题着:「猎狐者,须比狐更懂黑暗。张学良深知这场胜利意义重大,但也明白日本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决定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讲武堂的反间谍训练。

他挑选了一批优秀学员,亲自传授在这次“猎狐”行动中的经验技巧。同时,他还邀请卡尔担任特别顾问,教授西方先进的情报甄别方法。

另一边,日本陆军内部因为“玄狐”的失败大为震怒,重新选派了更为狡猾的特务潜入东北。这些特务伪装成各行各业的人员,企图再次渗透。

然而,此时的讲武堂已今非昔比。学员们个个警惕性极高,新的一轮谍战悄然拉开帷幕。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一名伪装成车夫的特务露出马脚,被讲武堂学员当场识破并抓获。张学良听闻消息后,微微一笑,他知道只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就不惧任何敌人的阴谋诡计,东北这片土地就能暂时守住一方安宁。。」

三月之后,“大阪制药株式会社”社长竟离奇亡于砷毒,其书房保险柜中,藏有一封未寄之信:“玄狐已殉国,帝国将折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