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4月,奉军完成整编后,张作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统军出关,与直系军阀吴佩孚决战,争夺北京中央政府的绝对领导权。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学良,神情激动地说道:“汉卿啊,咱们这奉军如今可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是时候该让那吴子玉好好见识见识咱东北虎的厉害了!”
张学良心中自然清楚,历史上的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最终是以惨败收场。然而,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之后的他,早已下定决心要改写这段历史。这一次,他无论如何都要拼尽全力去争取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哪怕只是打成平手也好,这样一来,也能大大提升他自已在奉军中的威望和地位。
此时的奉军可谓是阵容强大,由张作霖亲自担任总司令一职,而副总司令则是孙烈臣。至于参谋长,则是足智多谋的杨宇霆。整个奉军的总兵力大约有十二万之众。
在战略部署方面,奉军分为了东西两线展开攻势。其中,东线乃是以京奉铁路以及津浦线作为核心战场。张作霖毫不犹豫地任命张学良为东路军总指挥,命其统领着精锐的第三混成旅、勇猛善战的第八混成旅,再加上装备精良的装甲团和威力巨大的炮兵团,沿着京奉铁路一路向南挺进。与此同时,奉军的第 27 师师长张作相被委任为东路军总司令,负责指挥部队沿津辅线发起攻击,同时也为张学良保驾护航。
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张学良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自已对于这场战役的见解:“诸位将领们,此次作战的关键就在于步坦之间的紧密协同配合,以及强大的火力压制。我们必须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直军的主力部队,绝对不能让战事拖延下去,以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只有速战速决,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取得最后的胜利!”
话说那西路军乃是由张景惠担任司令一职,他们将作战重心放在了京汉线上,并以此为核心全面铺开了攻势。而这西线的部队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保守派的精锐力量,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实力不俗。
时间来了 4 月 28 日这天,只见那直军气势汹汹地向着西路奉军司令部所在之地——长辛店猛然发起了凌厉的进攻。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直军攻势如潮,竟然一度成功突破了奉军精心构筑的防线。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奉军的增援部队火速赶到,迅速稳住了战局。面对强敌,直军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退兵。
次日,也就是 4 月 29 日,奉军抓住战机,趁势对直军展开了穷追猛打。双方随即在琉璃河一带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起初,直军遭遇挫折,处于下风,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奋勇反击,最终竟反败为胜,扭转了局势。
在此后的日子里,双方之间的战斗愈发激烈,难分难解。奉军虽然勇猛善战,但由于炮弹消耗巨大,又无法及时得到补充,逐渐陷入了被动局面。
5 月 3 日,直军统帅吴佩孚更是亲临战场,亲自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直军将士们斗志昂扬,采取迂回包抄之战术,巧妙地绕到了奉军后方。此举令奉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了方寸。
5 月 4 日,眼见形势急转直下,奉军西路总司令张景惠惊恐万分,匆忙逃离战场,直奔天津而去。他这一逃,可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奉军上下人心惶惶,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四散溃逃。直军则趁机发动总攻,一举攻克了长辛店这一战略要地。至此,这场激烈的战役终于落下帷幕。
奉军东路军在山海关与直军前锋部队遭遇。张学良命令装甲团以楔形队列突破直军防线,炮兵团则集中火力压制敌军后方。
直军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装甲突击,防线迅速崩溃。奉军首战告捷,俘虏直军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好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天际,迅速传到了奉天城。当张作霖听到这个捷报时,他那原本严肃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甚至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只见他兴奋地站起身来,双手叉腰,对着身边的人高声喊道:“哈哈,汉卿这小子,果真是没有辜负老子的期望啊!”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回荡在整个房间里。
与此同时,奉军内部也因为这场胜利而沸腾起来。人们纷纷对张学良的卓越指挥才能表示钦佩和赞赏,尤其是那些年轻气盛的军官们,更是对这位少帅充满了敬仰之情。他们亲眼目睹了张学良在战场上的英明决策和果敢行动,心中那份对少帅的忠诚愈发坚定不移。
然而,远在另一边的吴佩孚在得知山海关已经失守之后,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他深知局势的严峻性,立刻召集手下将领紧急商讨应对策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吴佩孚果断决定调整战略部署,将自已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保定一线进行布防。不仅如此,他还派出一支剽悍的骑兵队伍,企图迂回到奉军的侧翼实施包抄战术。
吴佩孚目光冷峻地看着眼前的地图,用手指着上面的各个要点,向部下们下达命令:“张作霖虽然生了个像老虎一样勇猛的儿子,但他们的奉军说到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此次战役,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有来无回!”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强大的自信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
此时,奉军的东路军正浩浩荡荡地朝着保定进发。一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信心满满,期待着能够再下一城。然而,当他们抵达保定附近时,却遇到了直军异常顽强的抵抗。直军充分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优势,精心构筑起一道道坚固无比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宛如铜墙铁壁一般,使得奉军的装甲部队根本无法施展出应有的威力。
面对这种艰难局面,张学良毫不畏惧,亲自赶赴前线督战。他站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形势,然后果断地下达命令:“给我把炮兵团所有的火炮都调集过来,集中火力狠狠轰击敌人的阵地!另外,派遣步兵从侧翼寻找突破口进行迂回攻击!”随着他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炮弹如雨点般砸向直军的阵地。与此同时,大批奉军步兵也如潮水般涌向直军侧翼。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枪炮声、喊杀声响彻云霄,硝烟弥漫,遮天蔽日。奉军将士们舍生忘死,奋勇向前,不断冲击着直军的防线。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他们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成功突破了直军的防线。然而,这场胜利却是来之不易的,奉军为此也遭受了极其惨重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