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 > 第52章 老匹夫滴水不漏

庆国公继续说道:“而且陛下前几日不是刚刚才说心悦于裴家小姐吗?”

轩辕靖的脸色微微一变,刚想要解释些什么,但喉咙却突然一阵瘙痒,让他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太监见状,迅速拿来茶碗,小心翼翼地将水喂到轩辕靖的嘴边。

庆国公则赶忙上前,伸出手轻轻拍打轩辕靖的后背,一边拍一边关切地说:“陛下莫要心急。”

“那裴家小姐美若天仙,飒爽英姿,确实招人喜爱。”

“待南境平定之后,老臣愿亲自,去宁安侯府为陛下说媒。”

轩辕靖好不容易缓过气来,听到这句话,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庆国公,眼中满是愤怒和不满。

太医曾经叮嘱过他,要切忌忧虑和着急。

可是庆国公这老匹夫三两句话就堵死了自已想好的一大段话,让他气得喘不上气。

轩辕靖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努力克制着自已的情绪,试图让气息平复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轩辕靖的呼吸才渐渐平稳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已的声音保持平静:“听说国公爷今日收到世子寄来的家书了。世子在北境可还好。”

庆国公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微微躬身,回答道:“犬子无状,当街杀人,流放北境罪有应得。”

“如今不管他在北境好不好,都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他来信也不过是与我保平安,让他娘安心而已。”

轩辕靖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听出了庆国公话语中的敷衍和不在乎。

此时恨不得直接掐死庆国公。

自已都已经退了一大步了,只要他将陈圆圆送进宫,就可以赦免陈泽照的罪。

将他从北境接回来,免受冬日苦寒之罪。

可是这老东西却完全不接他的话茬,让他后面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觉得自已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

轩辕靖眉头微皱:“朕听说今日京城大街上撞死一人?”

庆国公赶忙躬身回答:“皇上真是体察民情,就连当街撞死一人这种小事都知道。”

“陛下能如此,真是天下百姓之福。”

轩辕靖微微点头,接着问道:“国公可知此人身份?”

庆国公摇了摇头,恭敬地回答道:“老臣不知。”

“莫非此人身份不一般,所以陛下才特别关注?”

轩辕靖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倒也不是......只是朕在老将军麾下之时,此人是朕的旗牌令。”

庆国公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还有这么巧的事,回陛下,此事乃老臣亲眼所见。当时,街市上一辆马车疯癫疾驰,正遇上此人醉酒,躲避不及,当场死亡。”

“臣当时正好在酒楼上喝酒,目睹了全过程。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鲜血四溅,令人不忍直视。”

轩辕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真是老狐狸,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一点都不让步呢。

“还真是很巧啊。不知国公爷与何人在一起喝酒。”

庆国公连忙解释道:“老臣独自在酒楼饮酒。家中夫人经常抱怨臣贪杯,所以老臣经常躲出去自已喝。”

轩辕靖沉默片刻,然后问道:“没有旁人在吗?”

庆国公肯定地回答道:“只有家奴陪伴。”

“陛下这是何意啊,莫非怀疑老臣?”

轩辕靖看着庆国公,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只知道这暗卫是跟踪庆国公的,但是今日的消息还没传回,人就死了。

完全不知道庆国公今日到底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本想敲山震虎,威慑一下他。

谁想山都敲碎了,老虎还打盹呢,完全不在乎。

只能转变下话题了,试探下陈世子信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国公爷可听说过北境之事?”

庆国公低头沉思片刻,然后回答道:“若是北境,老臣听说前番北境大败,北辽人侵犯北境七城,宇文大将军退守德安城。”

“这之后的事情,老臣就不得而知了。”

轩辕靖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紧紧盯着庆国公,问道:“前日有从北境的人回来,他们说宇文拓想要造反,已经控制了北境七城。世子信中可有提及此事?”

庆国公的脸色瞬间变得愤怒起来,义正言辞地说道:“何人胆敢妄言,敢污蔑大将军,到底是何用意。老臣觉得,此人该杀。”

轩辕靖:“国公认为此事有伪?”

庆国公:“天下谁人不知宇文大将军忠君爱国。”

“助陛下登基,为边境平乱。”

“几年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军功,怎么可能只凭几个宵小之辈信口胡言就要怀疑功臣。”

这哪是在说宇文拓,分明是借着宇文拓的事说自已呢。

话里话外就差没把昏君两个字骂出口了。

轩辕靖:“国公爷此言有理。朕也不相信。”

庆国公:“陛下圣明。”

轩辕靖:“朕已封宇文拓为定北王,不日将会回京。”

“可是朕怕大将军与朕生了嫌隙,不愿回京,不知庆国公可有办法?”

“世子在北境,可否借国公之手给世子传信,让世子当面和大将军说明一二。”

庆国公:“此事简单,老臣回府后,马上就给泽照回信。说明利害。”

“一定让他劝说大将军回京受封。”

庆国公说完,又深深行了一礼,道:“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老臣便告退了。”

轩辕靖摆了摆手,压抑着内心的不悦,淡淡道:“退下吧。”

庆国公缓缓后退,每一步都沉稳而谨慎,直至退出大殿门槛。

出了殿门,庆国公挺直了腰杆,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自已今日虽未迎合皇帝,但也未落下把柄。

而皇帝看似随意的试探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心思。

他回头望了一眼宏伟的宫殿,心中暗自思忖,这宫中局势越发复杂难测,看来日后行事更需小心谨慎。

随后,庆国公带着随从快步向宫外走去。

......

德安城内。

礼部郎中薛勇到达德安城已有十日了。

如今守城的是护国军校卫夏侯让。

他虽然说明了自已来的意图,要宇文拓接圣旨。

可是夏侯让直接表示宇文拓眼下并不在德安城内。

而是带兵去试图收复北境七城去了。

此去时间长短完全不可知。

薛勇无奈,只得暂居在城中官驿等待。

不过这几日他也不是完全闲等着。

带人在市集四处闲逛时。

他看到德安城百姓安居乐业,集市热闹非凡。

孩童们嬉笑玩耍,街边小贩吆喝不断。

完全没有半点大军压境的紧迫感。

似乎这里意外的.....和谐。

另一方面兵部郎中蒋铭则带着另一份密旨去往北辽了。

而这里的守城士兵似乎完全没有察觉。

他们只对从南进入德安城的人严加排查,但似乎往北出城的城门并不设防。

这就透出着古怪,若真是防备北辽的入侵,应该反过来防备北门才对。

这似乎有些,反常。

十日了,等他再次找到夏侯让的时候,已经快要忍耐不住了。

薛勇黑着脸站在夏侯让面前,沉声道:“夏侯将军,已经十日有余了,大将军还未归来,这如何是好?陛下旨意不可耽搁太久。”

夏侯让挠挠头,一脸无奈:“薛大人,大将军的军事行动向来难以预估准确时日,末将也焦急万分啊。”

薛勇冷哼一声:“你这焦急分毫不见。如今北境局势微妙,京中早有传言,说大将军要裂土封王,拒不回京。”

“眼下为平定谣言,大将军早日回京接受册封,稳定人心才是重中之重。”

夏侯让忙不迭点头:“大人说得极是,只是大将军带兵深入,如今我也不知大将军身在何处,派了几波人马都没找到大将军的踪迹,我也担心啊。”

薛勇来回踱步,而后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大将军出征必然不会全无准备,想必留下了联系之法,你身为守城之人,定知晓一二,不如设法联系大将军,告知陛下的圣意。”

夏侯让面露犹豫之色,片刻后咬咬牙:“大人容禀,王爷确实留有特殊信号用以紧急联络,末将这就尝试,但愿王爷能尽快收兵返回。”

薛勇这才稍微缓和了脸色,站在一旁静静等候夏侯让发出信号,心中默默祈祷宇文拓能够速速归来。

夏侯让带着薛勇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后院。

院子里,几千只鸽子在笼子里咕咕叫着,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夏侯让走到一个笼子前,轻轻地打开了门,一只白鸽飞了出来,落在他的肩上。

薛勇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忍不住问道:“夏侯将军,这是?”

夏侯让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就是与大将军紧急联络的方法。只是,信鸽能否顺利飞到大将军手中,还不一定。”

“大将军若是看到信鸽,必然会立刻班师归来。”

薛勇焦急的问道:“那你还等什么,赶紧的啊,皇上还等着呢。”

夏侯让看着薛勇,眼神中透露狡黠。

余光瞄向薛勇的胸口处,手指轻轻的拈着,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薛勇这才恍然大悟,十几天不说,原来等这个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