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吾心安即吾乡 > 第73章 变相省钱

“你要织布了啊?”梁文元不等大海开口,就惊呼,“咱们这……能种桑树?养蚕?”

“我就是打听打听,万一能呢?人家刘十一都能靠绣花挣银子了,我也想织织布挣银子啊!”何莲叶朝大海笑笑,“大海哪天去下聘?我也过来帮帮忙,我家强生也快了。”

“那成,何姨,我记住了,我估摸着得明年才能去府城了,不着急吧?”大海点点头,他还真知道府城哪里有卖织布机。

“不着急。”大海应承的痛快,何莲叶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咕咚几口灌完剩下的三炮台,才说道,“走了!大海下聘的时候记得吭声啊。”

梁文元问大海,“府城有吗?方便打听吗?”

“方便,娘,府城里的布坊、绣楼常年都要织娘、绣娘,自然也就有织布机,我还真见过。”大海端过他娘的那碗三炮台喝着过过瘾。

这时候,杨二田、杨平顺才进来,还问道,“她来干什么?”

“来让大海去府城时,打听一下有没有卖织布机的!她想织布挣钱。”梁文元站了起来,“晚上熬点南瓜稀饭行吗?还剩几个咸鸭蛋,再炒一盘大白菜?让小芳炸点花生米?”

“行!这几天吃清淡点吧。”杨二田没意见,进了十月,可是要宰头猪,估摸着一直到新年,都不缺肉吃了。

晚饭时,一家人各自汇报了手头下聘礼的进展后,东子又把大海留下,美其名曰一起洗碗。

看家里人各自回屋了,东子凑到大海跟前,小声问道,“你是真的知道咋回事了,还是假装知道了?”

还没等大海说话,东子又道,“不丢人,大海!真的!男人嘛,谁都有这一遭对不对?大哥也是这么过来的……”

“那你说说,你当时问的谁?”大海忽然打断东子的话,他是真的服气了,怎么没了东子哥,他就洞不了房了?

东子一噎,忽然脸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吐了一个名字,大海忽然就乐了,“大哥,你行啊!居然是你大舅哥教你的啊!”

东子现在忽然后悔了,多那句嘴干嘛?直接跟他贴耳朵说怎么回事不好吗?非要显摆什么过来人啊……

笑!有什么好笑的!

“那说明我大舅哥看好我……”东子弱弱得替自己挽尊,又清了清嗓子,破罐子破摔,“你到底学一学?”

大海凉凉一笑,乖乖把耳朵往前一送,指了指,“看,他想听,你快说吧!”

东子先踹了一脚,然后凑到那只耳朵跟前,叽叽咕咕说了好半天,大海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耳朵红了,脸红了,脖子也红了……

到最后完全不敢看东子了,小小声问了句说完了吗?然后就直接溜回了自己屋里……

我的娘呀!这么复杂的啊……

大海捂着扑通扑通的心脏躺到炕上,还没消化完东子的话,就想到栗巧莺说起被窝里打架时那个清纯样子,大海忽然担心,他不会进行到一半,就被踹下床吧?

下意识捂住某处,那还能用吗?

大海又一次翻来覆去得烙了半夜的饼子,直到想着,都嫁人了,栗巧莺可是他媳妇了!这丈夫跟媳妇同床,天经地义,怕什么?真打不过栗巧莺吗?这才放松精神,睡了过去。

隔天,大海躲开东子,带着双胞胎放牛、放猪、放鸭子顺便捡干柴,又清理了猪圈、牛棚、鸡窝后,才肯跟东子说话,东子简直哭笑不得!

想他当年被大舅哥六子上完课后,他跟没事人似的还缠着大舅哥,给岳父家干活,想必那会大舅哥都嫌弃死自己了吧?

东子后知后觉,午睡前,跟六妹谝了几句,结果六妹笑得肚子疼,东子都要吓出一身冷汗了……

“我的姑奶奶啊!你别笑了吧?”东子趴在炕上,小心捧着六妹的肚子,里头还有娃呢,还能这么笑?

“让我缓缓……哎呦我的天!”六妹拍着胸口顺气,喘匀气后,才道,“我说那段时间,我哥怎么也不搭理我,原来是被你连累的啊!”

“啊?是吗?”东子眨眨眼,而后躺平,“往后我要是有儿子了,我可要亲自教,不能让大舅哥再办这事了……”

六妹噗嗤一下又乐了起来,东子叹口气,哎!有啥可笑的?男人真难!

很快,刘十一绣好了两双鞋,章小麦、何莲叶、陶花都来了。

“瞧瞧!一双莲花鞋,一双富贵平安,十一!你这手真巧。”章小麦看小女儿盯着两双绣花鞋眼睛都不会动了,“让我闺女跟着你学几天,可行?”

“行啊!没问题,跟我闺女一起学。”刘十一笑着点头。

“呐!我们几个商量好的,都拎了二十个鸡蛋,算是我们一点心意,等到大海办喜酒的时候,我们再添份子钱!”何莲叶指了指四个装鸡蛋的篮子,笑呵呵道,“恭喜文元姐,也恭喜大海了!”

刘十一也笑,“我也想早点听你们恭喜我啊!”

梁文元连忙出声,“就快了!到时候你忙不过来,我们都去帮你!”

然后笑呵呵接过四篮子鸡蛋,“放心,我家大海办喜酒的时候,肯定提前告诉你们!谁也跑不了……”

陶花眼珠转了几圈,到底没说什么话,她大闺女下聘时,梁文元给的不少,她不好这时候破坏什么气氛。她还有俩闺女没嫁出去呢,若是通过文元姐找到县城里的人家……

陶花琢磨了好几天,越想越觉得可行!

大海都能说个县城的闺女当媳妇了,她闺女怎么就不能嫁到县城里的人家?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还啥都会干!陶花想着该怎么跟文元姐提一提呢?

送走这四人,梁文元喜滋滋得收好了鸡蛋……

再之后,梁文元几乎足不出门,跟六妹,偶尔还有六婶与梅子帮忙,做着全家的新衣裳。

杨平顺专门去了趟上坡村,给麻婶送了喜信,带回来五十文钱,说这是她的心意,等大海办喜酒的时候,她一定来。

梁文元点点头,“麻婶的小孙子不比大海小几岁,也该找人家了吧?”

“说的是,我去的时候,就有媒婆上门了。”杨平顺点点头,又道,“过几天我去镇上打听青砖还有盖房子的价格,有什么要带的吗?”

“给家里带些酱油吧,还有盐。”

“这些去县城买吧?于记杂货店,咱们去了这么多年,都熟悉了,还能便宜几文钱。”杨平顺凑到炕边,“这是谁的新衣裳?这么快就好了?”

“这是东子的,叔,那是你的。”六妹用针捋了下头发,指了指旁边雪青色的衣裳,“东子年纪轻,他穿靛青色。”

“别着急,还没好!到底是去下聘,我给你添点胭脂红的布头当衣领,如何?”梁文元拿了块红布在雪青色上比划了下,“还行,不那么冲,能搭的住。”

“你看着做,我就是那磨道里的驴——听吆喝。”杨平顺看自己的手不太干净,都不敢去摸这些布。

梁文元跟六妹咯咯笑了两声,杨二田也带着小月进门了,“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说我是驴,只管听吆喝。”杨平顺笑了笑,快步小跑几下,逗着小月也蹬蹬跑了起来,还咯咯笑个不停……

鼓捣灶心土的得福:……

写着字的得禄与胖芳:……

躺在炕上琢磨洞房的大海:……

杨二田指了指说自己是驴的儿子,又往外点了点,“你那好儿子!说是要采摘药材,结果呢?还是玩上泥巴了!”

玩的还是灶心土,险些把灶眼拆了……

杨平驴:……

他能怎么办?得福解释得振振有词,说这不是什么灶心土,是伏龙肝,能治病的药材!

杨二田哼了声,“跟老子抢烟叶,脾气大的嘞!到了儿子这,就蔫巴了吧!”

一说这个杨平顺可就来精神了!

可能是头次种烟叶,杨二田都没经验,更何况是胖芳?从六月份开始,陆续就有烟叶成熟,从下往上慢慢收割,一直到九月,完成了全部收割后,杨二田发现,他这几垄烟叶也就刚够他抽的……

杨二田显然也想到了这茬,立马圆着自己的话,“得福挖的好,咱家的灶眼都好好的呢!等着明年盖房子时,多买地!”

杨平顺得意得笑了笑,才去外面看玩泥巴的得福,杨二田松口气……

容易吗?虽然几垄烟叶卖不了钱 ,但好歹不用额外花钱买了吧?这不等于变相省钱了吗?

梁文元跟六妹对这父子俩的官司,已经见怪不怪了,梁文元本想叫来胖芳,让她也学一学做衣裳什么的,结果胖芳写字上瘾,对做衣裳根本提不起兴趣……

梁文元又想着闺女还不到十三,晚些时候再学也来得及。

这话让杨平顺知道后,直摇头,一天推一天,啥时候是个头?哪有女娃不会做衣裳的?手艺好坏先不说,起码要会吧?

梁文元指挥着杨平顺给自己捏着腿脚,答应下来,“明天就让小芳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