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吾心安即吾乡 > 第115章 夏日炎炎

梁文元叹口气,“我这就剩双胞胎了,说来也快,没准他俩就是前后脚!”

“抓紧攒钱吧,这下子同时要出两份聘礼,可是不好银子啊!”刘十一说道。

“嗯,不然今年夏天我家那口子那会这么拼命,人都晒得黢黑了,还往太阳底下钻呢。”梁文元捂嘴乐了起来。

“看出来了,你家几个男人都黑了好几圈。”刘十一也笑了起来,然后就站了起来,“不说了,我还有绣活没做完,赶紧回家忙活去。”

“去吧,聘礼有啥需要帮忙的,吭声啊!”梁文元站起来送了送。

“进去吧,这么晒。”刘十一摆摆手。

也可能是有缘,刘十一刚走,章小麦就上门了,“这大热天的,实在没处去,知道你家有凉的西瓜吃,我来吃两口。”

“等着,我去切。”梁文元让章小麦自己坐,她去摘个西瓜,顺便切了。

“这还有甜瓜,你也来两块。”梁文元端着西瓜坐了下来。

“真痛快,这么热,吃两口井水里的西瓜,真是一大美事啊!”章小麦称赞道,“过来是跟你说,陶花的三闺女准备定亲了,估计着这两天她该上门了。”

“怎么也这么快啊?她闺女才……”梁文元一愣,这都是商量好了?

“十四了!”章小麦接上话,“今年定了亲,明年出嫁不正好吗?”

章小麦又叹口气,“知道是谁家小子吗?”

梁文元摇摇头。

章小麦没好气说道,“是王猪倌的大孙子!”

“啥?……”梁文元惊呆了,“这是……这到底什么情况啊?”

“哎,她啊不是想跟我抢儿媳吗?结果被老三打了,然后反过头来她又瞧上了王猪倌的大孙子,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打听托人说项的,王猪倌家里还真的答应了。”

章小麦解释完,梁文元彻底听呆了。

陶花这是要跟王猪倌耗到底了吗?

讨不到人家的闺女,就要把闺女嫁进去?

“我婆婆倒是说王猪倌家不错,算是陶花真的给闺女找了好人家,也就同意了。”章小麦说道,“老三也跑来我家仔细问了问,毕竟我见过好几次王猪倌不是?”

“好家伙!这都是赶到一起了啊?刚刘十一来了,说她二儿子要定亲,如今陶花的闺女也定亲!”

“人家刘十一家是按照顺序,一步步来,水到渠成的!哪像陶花啊?生怕王猪倌的孙子被抢跑了,是三催四请,才这么快定下来的。”

“你也别想那么多,虽然她跟王猪倌也成了亲家,但你也不用跟她过多打交道不是?”

“我知道,可我这心里就是别扭啊……”章小麦又拿了块西瓜啃了起来,“你是不知道,我刚一听完,就跟吞了苍蝇似的。”

“你该庆幸,她儿子的年岁还小,不然她真能跟你争到底!”梁文元笑了。

“是这个理,我是该庆幸,不然撒泼我可比不过她,这眼睁睁看着儿媳被抢走,我能呕死我自己!”章小麦点点头。

“总归是陶花不讲究,你看着就是了,她三闺女可是嫁过去,说到底也是好事一桩。”

“嗯,就因为对她闺女来说,是好事,我才感觉跟吞了苍蝇似的!”章小麦作势就要翻白眼,“谁不知道,她的三闺女只有嫁了人才有好日子过?前面那两个回过娘家几次?”

“我听说,俩闺女总是跟杨老三在集市上见?”梁文元说道。

“这还不是杨老三的主意?说往来家里次数多了,陶花就该问闺女们要钱、要布……”

“杨老三这个爹当得真不容易啊!”梁文元有些感慨。

“可不是,你没听说吧?拴根现在跟他爹闹呢,孩子不愿意下地干活,但杨老三死活不松口,拴根就当着陶花的面又哭又闹,甚至在地上打滚……”

“陶花呢,就搂着拴根哭,声音怎么大就怎么哭,生怕隔壁邻居听不到啊!”刘十一直摇头。

“你说陶花到底咋想的?”梁文元听得皱眉头。

“谁知道呢?她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把儿子当命啊!她的三闺女嫁出去后,家里就剩大宝一个孩子,再不干活,他们两口子能忙得过来吗?”

“瞧你这心操的……”梁文元又笑了起来。

“我是心疼田地,要是不及时种粮食,慢慢得可就成了荒地了!”章小麦死鸭子嘴硬。

梁文元毫不客气得笑出了声,章小麦看了看,也跟着笑出了声。

“一说,你家大海快回来了吧?”止住了笑声,章小麦才问道。

“早呢,得到八月份了吧?”梁文元说道。

“不回来收麦子啊?”

“估摸着是赶不上了,回家直接收玉米收棉花吧。”梁文元点点头。

“一眨眼,咱的孩子们都能独当一面了!”章小麦笑着点点头,“当年我若是早点生孩子,估摸着也就跟大海似的,为家里操持着,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可不是,我有时候都觉得在做梦,感觉大海骑着牛到处乱跑呢,结果人家都跑到咱们去也没去过的地方了。”

时光真的太快了,梁文元还记得秦先生教孩子们读书时,有四个字来形容,叫白驹过隙,她记得清清楚楚,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她第一次知道,日子过得快,居然还可以用小马驹来形容。

“我来就是跟你说,我跟何莲叶商量好了,这回陶花三闺女出嫁,我们都只出二十文钱,然后跟我其他妯娌一起送过去,到时候老三肯定在家,我们打算直接给老三。”

这是章小麦的主要目的,她不想让陶花贪下这些钱,但又要顾及一家兄弟侄女出嫁的脸面,只能出此下策了。

“那行,到时候我跟你一起,我也二十文钱。”梁文元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索性行动一致。

“成,我再去趟刘十一家。”章小麦来去匆匆。

“婶子,这几天咱们做点顶饱的干粮吧?阿爷说地里的小麦可以开镰了。”六妹抱着小光进了堂屋。

“我也琢磨着呢,这几天就烙饼吧?正好还有剩下的干蘑菇,熬点肉酱,配几个炒菜。”梁文元已经开始给双胞胎缝起了衣裳。

“行。”六妹点点头。

“明天最后一天去卖茶叶蛋、西瓜吧,后天开始收。”杨平顺跟杨二田前后脚也进了屋。

“我想着,今年的茶叶蛋就别断了吧?少带点,早点去,卖完回来还能去收麦子。”杨二田说道。

杨平顺一愣,不至于这么拼吧?

可杨二田很坚持,“本来咱们冬天就不出去,这夏天好时候,再隔三差五的……”

杨平顺心里直叹气,老爹怎么就这么放心不下采芳呢?

“行啊,那爹,你去吧?”杨平顺觉得还是给个台阶吧,不然老爹站的太高,摔倒了怎么办?

“我去。”杨二田一脸严肃得点点头。

杨平顺看得想乐,但还是忍住了。

“你跟爹打什么哑谜呢?”梁文元把杨平顺叫进了屋里。

“你还没看出来吗?老爹是不放心小芳,非要打着去县城卖西瓜,实际上想天天看到小芳。”

杨平顺努努嘴,“我若不那么说,老爹怎么肯自己说他去卖呢?”

“那……那爹该多累啊?”梁文元有些担心。

“不怕,少带点,带平时的一半就行。”杨平顺已经想好了。

梁文元琢磨了片刻,“要不……让得福跟着?”

家里人带着得福去医馆问了问,甚至秦先生也出动了,但医馆明确表示自己不缺学徒,也不需要做杂事的伙计……

得福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他决定了,就从野菊花、柴胡、黄芪开始,自己一点点的琢磨呗。

反正他也不用去考童生试,也不用走镖,除了忙活家里的事情,有的是时间琢磨如何炮制药材。

大不了他学着阿爷,自己也种点,早晚有一天,得福觉得自己肯定能学会如何炮制。

而梁文元担心得福心里留下疙瘩,借此机会,天天跟着阿爷去趟县城,也好换个心情。

“也好,那就让双胞胎轮流吧。”杨平顺点点头。

他现在很注意双胞胎之间一碗水端平的问题,生怕因为自己哪句话或是哪件事,再让两兄弟闹了矛盾。

杨平顺可不愿意这样,他虽然没有兄弟姐妹,但还是知道,若想兄弟感情好,父母就不能偏心。

“好,那你跟双胞胎去说吧。”梁文元笑了起来。

“娘,给我炒点田螺吧?”栗巧莺拎着个大筐进了屋。

“嚯!巧莺太厉害,那条石头河里,你还能挖出来这么多田螺啊?”六妹都看愣了。

“哪呀!我是跟着鸭子找的,鸭子们往哪游,我也跟着过去。”栗巧莺笑呵呵得,这次她算是过了瘾,水里来回几趟,一点汗都没出。

“巧莺啊,少去几次,水太凉了!就算再去,就在河边找找得了!”梁文元看栗巧莺的裤腿还在滴答水,就想多啰嗦几句,“快去,换换衣裳,给你烧点热水,泡泡脚。”

栗巧莺笑眯眯地应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