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44章 精忠报国-岳飞【宋金和议?】

宋朝

赵匡胤只觉天旋地转,心中的情绪犹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

此时,赵德昭出列说:“父皇,高宗好像不是父皇的后代。”

话一出口,他便懊悔不已,自己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紧接着,他便迎上了赵匡胤那吃人般的目光。

心中一惊,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慌忙低下了头。

赵普在人群中一脸鄙夷,心中暗忖,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大皇子他这么愚蠢。

赵德昭的这番话,让原本就诡异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金国使者来访后,赵构立即召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到临安,共同商讨】

【张俊赞同议和,但韩世忠和岳飞坚决反对,表示愿意保卫国家领土】

【岳飞直言道:“夷狄狡猾,议和难以依赖,丞相的决策不当,恐将贻笑后世”】

【韩世忠也向赵构呈上奏章,坚决反对议和,但赵构并未理会】

晋朝

周围的氛围逐渐平静下来,然而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息。

大殿内,司马炎端坐在龙椅上,俯瞰着下方,人数明显少了许多。

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已经借着司马衷的事情被他清除得差不多了。

众人默默地凝视着天幕,突然,一个声音突兀地冒了出来。

“父皇,和平难道不好吗?”

司马炎一脸黑线,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想看看是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敢这么说。

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衷,哦,那没事了。

或许是因为司马炎没有回应,司马衷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司马炎被问得有些无奈,回应吧,显得自己的智商被拉低了;不回应吧,司马衷还在那里喋喋不休。

最后,还是司马衷的老师站了出来,顾不得行礼,拉着司马衷低声嘀咕起来。

其余人都深以为然,恩,看来天幕说得没错,这个皇子的智商确实……

司马炎看着众人的反应,只觉得一阵头疼。

【11月,金国使者携带诏书向南宋“讲和”】

【可能是金朝看出来了宋朝的虚弱,于是金人显得傲慢无礼,称宋朝为江南,说诏谕而不说议和,并要求赵构跪下接受诏书,使南宋沦为藩属国】

【这一消息让朝廷震惊不已】

【朝廷大臣对此纷纷议论,主张战斗的声音不断出现,然而这些主战派人物或被罢官,或被贬谪,秦桧从此独自掌握了相位】

【12月27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宋高宗赵构向金称臣,将宋国降为金的藩属,接受金的“恩赐”河南之地,并每年向金进献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从而缔结了初次和议】

【1139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庆祝“和议”的胜利】

宋朝

赵匡胤怒发冲冠,大吼一声:“耻辱啊!”

随着这一声怒喝,如晴天霹雳,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低下了头。

此时,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紧接着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赵普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大惊失色,只见赵匡胤晕倒在地。

旋即,大殿上乱作一团。

【然而,岳飞在得知赦令后,却起草了《谢讲和赦表》】

【誓言要“一鼓作气,收复失地,报国雪耻”】

【然而,赵构下诏不让岳飞深入河南,招纳义军】

【岳飞再次上书请求解甲归田,但赵构与秦桧置若罔闻,最终驳回了他的请求】

汉朝

刘彻怒发冲冠,“真是耻辱啊,汉人后代怎么会有这样的皇帝!”

他眉头紧蹙,喃喃自语道,“只不过,好像是宋人……”

刘彻甩了一下头,似乎要把这个念头抛出脑外。

“公孙弘!”

刘彻大喊一声,声音震耳欲聋,“怎么样了?查出来汉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公孙弘冒出了一阵冷汗,不由得低下了头。

刘彻一看就知道了结果。

“再给你一些时间,一定要从天幕里查出来原因!”

刘彻指着天幕,义正言辞地说道,“不为别的,就为了后代不会有这样的人!”

公孙弘大声说:“是,陛下!”

喜欢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