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34章 泼冷水郑集献良策

孙永皱着眉头,拉起其中一个官员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官员一脸无奈地说道:“本官叫郑集,是金州卫指挥佥事。那刘荣临走时丧心病狂,将城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劫掠一空,百姓们现在都没米下锅了啊。本来答应今日给百姓放粮的,可正好被你们抓了,这事你们负责就行了!”

说完,郑集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望着天空,脸上满是怨气,仿佛这一切的苦难都是孙永他们带来的。

孙永见这情况不妙,心中暗暗叫苦。自己这连队是轻装简从而来,连干粮都没有带多少,哪里还顾得上这许多百姓啊。

可眼前的局面又不能不管,于是,他只好亲自上前,将那官员身上的绳索解了,好言好语地劝说道:“大人,都是误会,那刘荣已被我家大人斩首,不日就将到金州主政,只是这几天还要麻烦你们多辛苦一下了。”

郑集一听,眼睛一亮,赶忙问道:“你家大人是哪位?朝廷发兵来援了?是登州卫还是盖州卫的?不对不对,他们哪有这实力,难道是袁督师还是毛总兵?”那眼中满是期待和疑惑。

孙永微微一笑,说道:“大人,还是先安抚百姓吧,城内巡逻和安全由我等负责即可,一切等待我家大人到来。”

郑集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心里清楚,眼下金州城如此破败,自己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从乡下地主手里借了几千石粮食。

可这么多张嘴,这点粮食用不了几天肯定就要被吃光,到时候可怎么办啊?可看着孙永那诚恳的眼神,他也只好命手下几个官员开始发粮赈济灾民。

孙永不敢耽搁,立刻派出传令兵向凌卫明急报:“城中急需赈灾,保留了一套官员架构,急盼大人到来,必然大获民心 。”

凌卫明接到信后,深知情况紧急,当即决定先行出发。为了壮声势,同时也为了能尽快解决金州百姓的饥荒问题,他用上了所有的骡马,拉着粮食,一路疾驰。

那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声哒哒作响,浩浩荡荡地朝着金州城进发。队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仿佛是一支带来希望的正义之师。

不久,凌卫明就进入了金州城。孙永带着金州卫原来的官员前来拜见。大堂之上,只见两旁卫士军装整洁,面色红润,那威严的军容,一看就是大官身边的亲兵才有的气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郑集没有看清堂上的凌卫明,就匆匆下跪:“下官金州卫指挥佥事郑集带领各房主事拜见大人!”那声音在大堂中回荡,带着一种敬畏和谦卑。

凌卫明见状,赶忙笑道:“郑大人多礼了,你可是正四品,我只是个试百户,区区六品,这可使不得啊!”

郑集听闻凌卫明自报官位,不禁一惊,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堂上那人果真穿着白色的百户官衣,那官衣在大堂的光线映照下,显得有些朴素。

郑集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失落,原本以为是哪位高官前来,自己满心期待能有个依靠,可没想到只是个六品的百户。

他刚要起身摆摆谱,耍耍自己作为正四品官员的威风,可眼角的余光瞥见孙永等人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依然恭恭敬敬地跪着。

心中瞬间明白过来,此人就算只是个百户,那也绝不是能轻易招惹的人物啊。

郑集眼珠轻轻一转,脑子快速运转起来,赶忙说道:“大人剿灭刘荣叛乱,又赈济灾民,此等功德无量之事,岂能以官位来论高低啊。

本官身为神威指挥佥事,却不能阻止刘荣叛乱,无法护佑百姓安全,实在是有愧于朝廷,有愧于金州的百姓啊。在大人面前,我哪里还敢有半分嚣张呢?”

他说得言辞恳切,脸上满是愧疚与谦卑之色,只是那眼神深处,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

凌卫明听了他的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郑集,你倒是个识时务的人,不像毛承禄那种小人,只会拿鼻孔看人。既然这样,你就还继续负责金州的政事吧。眼下你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啊?”

凌卫明的眼神中透着审视,他想看看这个郑集是否真有能力处理好金州的乱局。

郑集微微皱眉,一脸严肃地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我怎么样,而是大人您怎么样啊。

大人,这世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转瞬间就成了阶下囚的事,本官可是见得不少呢!”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想借此引起凌卫明的重视。

凌卫明听闻此言,心中一惊,满脸惊讶地问道:“这话怎么说啊?”

郑集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大人,刘荣叛乱这一事可曾被朝廷认定?要是朝廷并未认定他是叛乱,而您却杀了他,这可就麻烦了。

这一顶叛乱的罪名,很可能就会扣到您的头上啊。到时候,关宁军、江东军要是全部以此为借口来讨伐您,您又该如何应对呢?”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凌卫明,想看看他的反应。

凌卫明心中一紧,下意识地说道:“郑大人,你可不要小看我手下的兵,他们……”他本想强调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可话还没说完,就被郑集打断了。

郑集一脸严肃地说道:“金州这地方狭小,物产也不丰富,撑死了也就只能养活三千士兵。一旦朝廷认定是您叛乱,登州兵封锁海路,陆路也能轻易被截断,那您可就危险了,灭亡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啊。”

凌卫明听了他的话,只感觉头皮发麻。是啊,自己一心想着做好事,为百姓除害,可万一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传错了话,歪曲了事实,那自己可就完了。崇祯皇帝又是个听风就是雨的主,到时候可真是百口莫辩啊。

想到此处,凌卫明急忙走下堂来,几步走到郑集面前,伸手将郑集扶了起来,然后虚心地行礼道:“先生教我,凌某定不相负。”他的态度诚恳至极,眼中满是对郑集的期待。

郑集微微一笑,说道:“说来也容易,我内弟就在天津卫任职。听说大人这次得了不少鞑子的首级,不知可否割爱啊?”他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