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108章 谢圣恩武人表忠心

王承恩气得差点晕过去,他闭上眼睛,强压着心头的怒气。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睁开眼睛,开始在人群中东张西望起来。

原来,他突然记起还有一个暴发户的捐款没收呢。

很快,他便快步走到了墙角处,找到了正靠着墙昏昏欲睡的凌卫明。

王承恩蹲下身子,轻轻地拍了拍凌卫明,将他唤醒。

凌卫明猛地睁开眼睛,看到是王承恩,连忙歉疚地道歉:“吆,是公公啊,真是不好意思。这几天我媳妇儿生孩子,我一直在忙前忙后,都没睡过一个好觉,实在不是有意冒犯皇家。”

王承恩听了他的解释,脸色缓和了一些,说道:“凌大人这说得是哪里话,打仗再要紧,也不能不让人生孩子啊。”

凌卫明只是应付地笑了笑,心中却暗自警惕起来。

这时,王承恩递过来那本清单册子,还特意翻过一页,留出一大片空白纸,满脸期待地说道:“凌大人,如今国难当头,朝中军饷严重不足,你看……”

凌卫明心中明白王承恩的意思,他笑了笑,爽快地说道:“公公,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那我就捐五千两吧,钱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说着,他便拿起笔,准备在册子上签字。

可刚要下笔,他心中突然一动,觉得有些不对劲,便拿起册子向前翻了一页。

这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呼道:“我里个乖乖,公公,你可不要害我啊!这么多公侯权贵都只是百两起步,我若是捐了五千两,这不是明摆着要得罪他们吗?不不不不不,这可不行。”

王承恩眼见着这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心中着急不已。

他一把夺过清单册子,站起身来,交给身后的太监,然后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写!辽东巡抚凌卫明捐银五千两!”

王承恩这一声高喊,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转过头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凌卫明,那眼神仿佛要把这个出头鸟给活活看穿。

凌卫明被众人看得心中发慌,他慌忙上前拦住王承恩,

焦急地说道:“公公,使不得啊,使不得。要不咱们改改吧,剩下的银子我私下里捐都行。”

然而,王承恩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一个宣传的好机会,又怎会轻易放过呢?

大声说道:“什么?凌大人回府后还要继续捐?哎呀呀呀,凌大人高风亮节,真真是让老奴佩服得五体投地啊!老奴得给你行个礼啊!”

说完,他便假模假式地做了个揖,然后留给凌卫明一个满含深意的微笑,便继续转身去寻找下一个“冤大头”了。

凌卫明站在原地,等了许久,见众人不再关注自己了,这才狠狠地骂了一句:“玛德,中了这死太监的计了!”

这场捐款闹剧,终于在众人的无奈与疲惫中结束了。大家拖着沉重的身体,各自回家。

凌卫明刚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有小太监前来通知,说皇上明日要召见他。

听闻此言,长叹一声:“唉,这享福的好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当天夜里,宫里的催债太监便找上门来。凌卫明不禁惊叹,原来古代的相关部门在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上,反应速度也能如此之快,根本就不用人去催促。

好在银子对于凌卫明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爽快地交给太监五千两银票,并取了宫内的收据。

小太监收了二两车马费,心中十分满意,忍不住感叹道:“还是凌大人痛快,听说今夜好多去收款的都麻烦得要命。

尤其是嘉定伯周奎,大半夜的指使家丁搬出家具到集市上,准备明日当街售卖,好给皇上凑足银两。这可真是丢了皇后的脸面。”

凌卫明听了小太监的话,只是笑了笑,说道:“公公可不要这么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不定嘉定伯真有难处呢。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说不好还要受责罚呢!”

小太监一听,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慌忙抬手掌了自己的嘴:“都是小人失言,还望大人见谅。”

凌卫明见状,笑呵呵地说道:“小公公辛苦了,天色也不早了,你还是尽早回去吧。凌某不是多事的人。”

次日一早,凌卫明打着哈欠就去进宫议事。崇祯的书房里,此时也不过聚集了十几个文武大臣。

昨天还哭哭啼啼病殃殃的崇祯此时已然神采奕奕。凌卫明都暗自赞叹,这可真不像祖坟被挖了的模样啊!

或许是大家都是成年人,混迹官场早就做到了情绪上的收放自如,负面情绪只有在有用时才会展现出来。

崇祯皇帝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众人,声音沉稳说道:“昨日,百官们深明大义,自发地为朝廷捐款,实乃忠义之举。

更令人欣喜的是,京城附近的文武官吏们也在夜间纷纷将善款送抵京城,此等爱国之心,朕深感欣慰。”

崇祯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经统计,此次共募集到军饷十万两。而在这众多的捐款者之中,这第一名便是嘉定伯。

,!

嘉定伯为了能为朝廷多出一份力,竟然亲自到街面上去变卖家中的家具,其情可嘉,其忠可鉴,当真是我大明的忠臣啊!

他此次共捐款五千五百两,朕定要好好嘉奖于他。”

凌卫明站在群臣之中,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感到一阵纳闷。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晓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是皇后觉得自己的父亲如此吝啬抠门的行为太过丢人现眼,

便打发人送来了七千两银子,本想着借此为父亲做个表率,让他不至于在这等关键时刻失了体面。

可没想到,这周奎竟然连亲女儿的钱都敢克扣,最终只捐了五千五百两,就这么略微地压了凌卫明一头。

凌卫明心中暗自叹息,这大明的勋贵们,个个都只想着自己发财,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如此这般,难怪这大明会走向亡国的境地。

正在凌卫明暗自思忖之际,忽然听得崇祯高声喊道自己的名字。

赶忙回过神来,恭敬地起身应承。

只听崇祯说道:“辽东巡抚凌卫明此次做得也不错,竟然捐出了五千两银子,其心可嘉。

朕还听闻,爱卿至今尚未取字,今日朕便亲自为你取一个,以表嘉奖之意,爱卿意下如何?”

凌卫明听闻此言,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臣能得此殊荣,实乃三生有幸,多谢皇上赐字。”

崇祯微微仰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名为卫明,此中深意乃是保卫大明,由此足见爱卿忠心耿耿。朕看便取字‘元忠’可好?”

凌卫明听闻,顿时大喜过望。他心中清楚,在这大明王朝,皇帝赐姓的情况虽说不算罕见,但赐字的却可谓是凤毛麟角。

有了崇祯的官方认可,这之后谁还敢说自己是文盲?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