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明军即将把最后一小撮负隅顽抗的八旗骑兵彻底剿灭之时,突然间,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阵沉闷而又急促的马蹄声响。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可闻,犹如滚滚惊雷,震得在场所有人的心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徐强急忙拿起望远镜观看,远处的地平线上耸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影 ,不!是马影。
徐强大叫着“蒙古骑兵!快速结束战斗!组成战斗阵型!”
海州卫士兵不再纠缠,只见士兵们迅速端起冲锋枪,以精准的射击将剩下的八旗骑兵击毙。
士兵们立刻原地散开,结成圆阵。
紧接着,骑兵们迅速下马,快速从马背上找来铁锹,在阵地上开始挖掘工事。
他们将铁锹深深插入地面,迅速铲起泥土,不一会儿便挖出了一个简易的土坑。
随后,士兵们把机枪架设在土坑的边缘,调整好角度,使火力能够覆盖前方的区域。
与此同时,旁边的炮兵们也在紧张地布置迫击炮阵地。
他们熟练地将迫击炮安置在预先准备好的位置上,把炮弹整齐地排列在一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众多的朝鲜雇佣兵在阵地上显得十分紧张,他们匆忙地挖掘着散兵坑。
坑挖好后,他们纷纷跳进坑内,紧紧地趴在坑底,手中紧紧地握着枪支,双眼紧张地盯着前方。
此时,徐强站在阵地上,望着远方越来越多的蒙古骑兵,心中不禁感到一阵紧张。
蒙古骑兵的数量如此之多,而自己手中只有两千骑兵和两千步兵,要想战胜他们,实在是困难重重。
蒙古骑兵气势汹汹地朝着明军阵地冲了过来,他们在距离阵地尚远的地方便分成两队,从两侧包抄过来。
他们手中挥舞着弓箭,看样子是准备进行游斗射箭。
徐强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暗冷笑,他岂会让蒙古人得逞。
于是,他果断地下令机枪射击。随着机枪的一阵怒吼,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蒙古骑兵,瞬间就有大量的战马被击中,倒在了地上。
蒙古人的弓箭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这密集的火力压制住了,根本无法靠近。
眼看游斗无望,蒙古骑兵阵中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
听到号角声,蒙古骑兵们迅速调整队形,重新集结成密集的队形,向着明军阵地正面猛冲过来。
徐强见状,立刻下令迫击炮开火。只见三十多门迫击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弹带着强大的威力飞向蒙古骑兵。
瞬间,阵地上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炮弹在蒙古骑兵中间炸开,将正在集结的骑兵炸死炸伤数百人。
蒙古将领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倒,他迅速重新集结队伍,分成多路向明军冲击。
第一波冲击,前锋全部被射杀在两百米距离。
紧接着,第二波冲击又迅速展开,这次距离更近了。由于连续的战斗,明军的火炮已经有很多都打不响了,只能依靠步枪子弹来射杀敌人。
蒙古兵的冲锋越来越猛烈,他们不顾危险地向前冲,在枪林弹雨中不断前进。
前两次冲击,蒙古兵虽然死伤了一千余人,但对于他们五六万的庞大队伍来说,这不过是毛毛雨。
很快,他们又组织了第三次冲击。这些骑兵直接冲到了朝鲜雇佣兵的阵地里,开始疯狂地砍杀。
徐强看到这一幕,果断下令全部用机枪扫杀。为数不多还能射击的机枪立刻开始无差别攻击,一时间,阵地上枪声大作。
尽管如此,仍有数十匹战马冲破了火力网,冲到了汉阳军士兵眼前。
徐强见状,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枪,击毙了一个冲过来的蒙古人。
此时,阵地上的弹药已经快要耗尽,火炮也大多打不响了。
徐强眼看形势危急,果断下令全部上马,准备与敌人硬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钱二牛带着剩下的四千骑兵及时赶到。
他们迅速冲向蒙古兵。钱二牛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大声喊着:“弟兄们,冲啊!把这些蒙古人赶回去!”
在他的带领下,骑兵们勇猛地冲向蒙古兵。蒙古兵被这突然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最终被击退。
蒙古兵眼看远方旌旗晃动,以为有大量伏兵,不敢再追击。
他们停了下来,下马步行朝着广宁城方向前去拜见大清皇帝。
凌卫明带领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抵达战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
只见六万蒙古军与三万清军在远处列阵,气势汹汹。
众将们迅速行动起来,仔细盘查己方兵力,只见骑兵六千两百人、步兵四千人,还有一百六十名索伦兵以及沈器远带领的两千朝鲜兵。
此时清兵据守城池,敌我兵力比达到了10:1。
马大元面露担忧,向凌卫明建议道:“将军,敌军势大,不如退回沈阳,一来路途遥远,可凭借辽河、浑河阻挡清兵追击。”
凌卫明眉头紧皱,目光坚定地说道:“弟兄们,我汉阳兵好不容易将黄台吉逼到绝境,此时若退,必将形成溃退之势。
我们不如就在此地与蒙古兵、清兵好好斗一番,让他们见识一下我汉阳军的厉害!”
众将听了凌卫明的话,却都沉默不语。只有钱二牛与徐强坚定地支持凌卫明的意见。
凌卫明来不及听取众中层军官的意见,立刻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各军就地扎营,挖掘战壕,铺设地雷,多多构筑炮兵阵地,机枪要配发到班,炮弹要能够坚持打够四个时辰。”
随后,他看向沈器远,补充道:“朝鲜兵也一样,如有不遵军令者,按军法处置!”
众人齐声应是,迅速执行命令。
凌卫明在大帐旁的空地上命人建起一座简易大帐,随后进入帐内,从系统里购买了大量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机枪、炮弹、子弹等。
中军大帐外布置了四台加特林重机枪,后面的子弹堆成了小山。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