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172章 防武将廷议定和谈

凌卫明看着受伤的曹变蛟,心疼不已,便安排他在城中好好休养,毕竟后面还有很多大战要打呢。

曹变蛟却有些不甘心地说道:“义父,如今清兵就剩下几座城池,数万兵马而已,我们何不一鼓作气,将他们全部拿下?”

凌卫明却微微一笑,摇头道:“若是全部拿下,那距离我们被杀可就不远了。你可曾听说,高迎祥已经被生擒,李自成也被打得只剩下十八个人。

如今内乱已平,若是外患再消失掉,你觉得朝廷里那些人会放过我们吗?”

曹变蛟听了,不禁摇了摇头,说道:“义父,作为武将,我只求能够为国尽忠而已。可是,我们这么轻易地放跑清兵,势必会遭到国人的唾弃啊。”

凌卫明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且等着吧,过不了几日,就会有人来阻止我们。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了。”

曹变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被苏晴安排了住处,就此在沈阳静养起来。

凌卫明稍作休整后,便向朝廷发去了奏疏:“臣辽东巡抚凌卫明启奏皇上,辽东兵马今日连克辽阳、沈阳、抚顺等城,斩杀清兵及其仆从军十五万之众,如今已将敌酋围困于广宁城。

只因作战旷日持久,后援接济不上,且所占敌城又需要分兵把守,以致兵力匮乏,粮饷不足。

臣等在此急盼朝廷能够分拨部分辽饷,以助我等摆脱困局。

臣等势必一鼓作气,将敌酋黄台吉、多尔衮等人献于御前。天佑我大明,皇上万岁万万岁。”

远在京城的崇祯,得知这些消息后,当真是高兴万分。

前不久,陕西巡抚孙传庭擒拿高迎祥,将其送到京城,判了千刀万剐,这已然让崇祯龙颜大悦。

近几日,又听闻祖大寿汇报辽东兵马的进展,尤其是听到沈阳光复的喜讯,崇祯激动不已,甚至亲自前往太庙,向祖宗禀告这一喜讯。

而当他听到凌卫明被十几万大军围困时,又心急如焚,赶忙在宫里请来道士和尚,向天祷告,祈求凌卫明能够平安无事。

这几日,崇祯终于得到了凌卫明大胜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当即开恩大赦天下,下令将全国牢狱中犯了轻罪的犯人全部释放。

不仅如此,他还加开一场恩科,扩大了录取进士的比例,

并且减免了陕西一地的赋税,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这些政策,内阁全部予以通过。

然而,当崇祯准备调拨一半的辽饷给凌卫明,鼓励他一鼓作气拿下黄台吉时,朝中却有近一半的大臣都持反对意见。

他们深知,若是真的拿下黄台吉,九边的军事压力将会骤减,那些凭借走私获利的文臣武将必然会损失一大笔收入。

尤其是杨嗣昌,他坚决反对将黄台吉消灭。只见他上前一步,奏道:“皇上,关外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甚至满清内部也是派系众多。

今日若是将黄台吉消灭,他日必定会有红台吉、绿台吉之类的人物层出不穷。

倒不如效仿万历年间李成梁的做法,支持一派打压一派。此时我大明保持压倒性优势,正是可以与黄台吉议和的最佳时候啊。”

崇祯听了,思虑半天,不禁怒道:“你是要做宋朝的秦桧吗?朕可不想做宋高宗!”

杨嗣昌见崇祯大怒,吓得慌忙下跪,说道:“皇上,不可意气用事啊。那凌卫明占领沈阳,获利丰厚,却不曾向朝廷进献半两银子,如今还要向朝廷索要百万辽饷,其心可诛啊!

万一他有安禄山那般心思,做了辽东王,大明社稷休矣!”

几位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随声应和着说道:“是啊!这大明历经诸多磨难,内乱好不容易才得以平定下来,如今眼看着局势逐渐稳定,终于快要结束武人分权、独霸一方的混乱局面了。”

众人皆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可以再容忍辽东地区出现一个不受文官节制的边将。

若真如此,那岂不是要重蹈覆辙,开历史的倒车吗?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发生啊!

而此刻的崇祯皇帝则面露难色,一脸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此时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早已遭到他人的弹劾。据奏报所言,这位身居高位的大明官员竟然与那凌卫明来往密切,私下里关系匪浅。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公然纵容自己的家人经商牟利,与普通百姓争夺利益。

像这样的人所提出来的意见,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内阁如今杨嗣昌一家独大,他将贼军剿灭殆尽,其“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匪策略取得了极大成功,在朝中的声势愈发强盛。

今日他不答应剿灭清廷,就算崇祯下了圣旨,也必然会受到内阁百般阻挠,没人执行命令那他这个皇帝也就彻底成了摆设。

“杨阁老,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崇祯向杨嗣昌问道。

杨嗣昌侃侃而谈:“臣建议立刻命令辽东兵马停战,派人与清国和谈。只要答应取消帝号,取消国号,就封黄台吉一个建州卫指挥使的称号。

如此一来,不仅能牵制蒙古,还可以替朝廷征讨野人女真等部落,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崇祯紧皱眉头,道:“那辽东士卒征伐已久,朝廷如何赏赐?辽饷又该如何分配?这些若不能让凌卫明满意,只怕带来的祸患比黄台吉都大!”

杨嗣昌说道:“这正是臣建议继续扶持黄台吉的原因啊!满清非但不能过分打压,还应该下旨让凌卫明退出沈阳等地。

让两方互相牵制,朝廷才能从中获利。至于赏赐,朝廷不追究他们劫掠财物便已经是恩赐了,还想辽饷?简直是痴人说梦!”

崇祯觉得实在对不起辽东士兵,一甩袖子,道:“爱卿既然觉得这样做好,那就去做吧!可一定记住,不要把朕的大明给折腾没了!”

众臣纷纷跪辞:“恭送皇上!”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