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卫明坐在营帐之中,手中拿着这些接二连三传来的消息,眉头紧锁,顿时纳闷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辽东地图,仔细地审视着每一处山川、河流与城池,仿佛要从这地图中寻找到答案。
他盯着地图看了许久,嘴里喃喃自语道:“为什么要跑呢,老子对你们还不够好啊?”
此时,苏晴在一旁开口分析道:“建州卫北边有曹变蛟、南边有史可法、西边是马大元,东边又是连绵的大山,这么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就算送给你,你会要吗?”
凌卫明听后,恍然大悟,说道:“哦,原来这地儿挣不到钱啊?早说啊,老子直接把黄台吉送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去!那可挣钱了。”
苏晴听了,不禁撇了撇嘴,说道:“目前,多尔衮怕是得到了消息,正火急火燎地往老家赶呢。
真要是家被端了,他就是想跑也没地方去了。对他来说,只有跟着族人,才能继续享受着富贵。大人,要不要趁机揍他一顿?”
凌卫明又看了一会儿地图,随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命令:
一、义州卫沿边城堡,放建州卫返回故地,不得与其发生冲突;
二、曹变蛟所部一旦发现多尔衮部进入建州,以叛军为名,尾随攻击,逐步占领建州三卫的所有地盘;
三、史可法部在辽河边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给满人造成强大的压力,必须让他们在一个月内搬迁完毕。
四、金州、永平加大招募农民、技术工人进入辽东。待全面统一辽东,即可展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农场、基础工业等,全面振兴这片土地。”
苏晴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舞动,将凌卫明的命令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凌卫明看着记录完毕的命令,志得意满地说道:“此地也不能久留了,辽东即将一统,这么大一块地方就是咱们争天下的根基!”
苏晴眼睛瞪得发亮,相比于在家相夫教子,倒是在外面打天下痛快。激动之下,攥着凌卫明的手道:“我就知道跟对了人!”
凌卫明用手指捏着苏晴嘴巴,低声道:“嘘,现在可别这么说,手下那么多文人还忠于大明,我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命令随即签发下去,紧锣密鼓的准备下去。
却说多尔衮忽然收到老家的亲信传来的消息。自己的老巢都快被黄台吉背着自己搬空了。
这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坎上,让他瞬间意识到局势已然急转直下,自己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
心急如焚的多尔衮连夜点齐手下两千多人马,决心跨越明朝边境,寻找新的生机。
当他们抵达边境时,驻守在此的明军,果不其然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多尔衮深谙其中门道,赶忙送上大量银子、货物,上下打点。
而明军上头本就有命令,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于是,他们装模作样地放多尔衮一行人离开,为了演得逼真些,还在后面放上几枪,做出一副奋力追击的样子。
刚一进入山区,多尔衮等人便迎面撞上了曹变蛟带着索伦部精锐在山区搜索。
这曹变蛟可不是等闲之辈,在这附近,有点实力的部落要么被他打得跪地投降,要么直接被消灭。
如今好不容易碰到多尔衮这条“大鱼”,曹变蛟怎会轻易放过,实在是等不了到平原再来收拾他!
建州卫的先头部队率先与索伦兵遭遇。索伦兵装备精良,两百多建州卫士兵在冲锋枪的猛烈扫射下,毫无还手之力。
战场上瞬间硝烟弥漫,惨叫连连,两百多人的队伍很快就遗留尸体百具,狼狈不堪地败下阵来,匆忙逃离现场。
多尔衮看着手下这帮如丧家之犬般逃窜的士兵,心中明白,就靠他们去硬刚曹变蛟,无疑是痴人说梦。
他心急如焚,左右环顾一番,眉头紧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条计策。
他当即下令大军全部隐藏起来,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待天色完全黑透,多尔衮一声令下,士兵们四处放起火来。
长白山脉本就林木茂密,漫山遍野皆是参天大树。在这干燥的气候下,火苗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开来。
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树枝折断声不绝于耳,兔子、狐狸等动物被惊得四处乱窜。
曹变蛟这边刚刚集结起三千人马,正准备继续搜索,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他们团团围住。
热浪滚滚袭来,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士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险些被困在火海里。
关键时刻,汉阳军急忙吹动号角,士兵们在号角声的指引下,纷纷退到平地上。
然而,火势凶猛,往往人刚到安全地带,背后的火星子就追了过来。
纵使曹变蛟再勇猛善战,面对如此凶猛的大火,此时也只能狼狈逃命。
为了尽快脱离险境,累死摔死了三匹马,才总算逃了出来。
回头望去,那景象宛如末日降临,天地间一片通红,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地狱之中。
山火急报很快就送到了还在半道赶路的凌卫明手中。
凌卫明得知消息后,顿时火冒三丈,怒声大骂:“妈的!长白山要是给老子烧了,这得损失多大!王猛!王猛呢?”
不一会儿,王猛快速跑了过来。凌卫明站到马车前面,大声吼叫着:“传令下去!长白山附近所有军民,全部投入到救火中去,务必把火势控制住!”
王猛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紧派出通讯兵向各部传达消息。
凌卫明手持望远镜,望向长白山方向。此地距离长白山虽有三四十里之遥,但依然能看到天空上弥漫着一片白雾。
他心急如焚,急得直跺脚,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明朝哪里有什么特别好的灭火方法?”
身旁的凌睿见状,急忙拉扯住凌卫明的衣服道:“父亲!这时候要是下一场雨就好了!”
凌卫明听后,猛地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对啊!有道理。”
于是,凌卫明急忙带着队伍赶到长白山下。他一边令亲兵驱散周围百姓,防止他们受到火势波及,一边布置了十几台人工降雨的高射炮。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