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决战打响。
长州藩的重炮部队推出了十几门从荷兰人手里购买的大炮,部署在高地上。
毛利秀元当着众人的面,一声令下,重炮顿时嘶吼起来,炮弹如雨点般砸向下关城的水泥城墙。
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然而,打了半个时辰,城墙只是蹭掉了一点皮。
毛利秀元见状,借口调运炮弹需要自己的签字,匆匆离去。
他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头也不回地逃了回去,再也没有回到战场上来。
前线的日军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毛利秀元的踪影。
等到他们赶到阵地一看,长州藩的士兵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地的物资和旗帜。众将顿时眼前一黑,心中大骂毛利秀元无耻。
眼下群龙无首,各部也不再客气,纷纷向后方逃命。
遇到长州藩留下来的士兵守关,二话不说就开炮打了过去。
一时间,幕府军内部自相残杀,混乱不堪。
下关城的天草时贞见状大喜,立刻传令全军出击。
六万明军如猛虎出笼,疯狂涌出城去,对着逃命的幕府军就是一顿猛追。
幕府军早已溃不成军,逃命的逃命,投降的投降,场面如摧枯拉朽般痛快。
漫山遍野的盔甲、旌旗、俘虏马匹跑得到处都是,抓都抓不完。
天草时贞只好提出悬赏,命周围的长州藩百姓帮忙抓,抓到一个其他藩国的武士皆奖励五两银子,或者是来自大明东北的绢布十匹。
一日之内,天草时贞连续攻克六座县城,二十处关口,消灭幕府军三万多人,俘虏多达六万。
几个将领继续分兵,逐步开始向本州岛的东部进军。
幕府军的溃败已成定局,而明军的胜利则如日中天,势不可挡。
凌卫明正于舰中凝思战局,忽有传令兵匆匆入舱,双手高举战报,神色凝重。
凌卫明一把接过,目光如电扫过那纸上文字,眉头微微一皱,转瞬便向舱外大步走去,高声呼喝:“传令下去,各舰全速前进,不得有丝毫懈怠!”
自己这支舰队一路畅行,尚未与敌军短兵相接,若是此番抵达京都,竟还落在部下舰队之后,那岂不是要沦为他人笑柄,日后在军中颜面何存?
秦勇得令,立刻通令舰队加速。战船如离弦之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破浪前行。海风呼啸,吹得船帆猎猎作响,船舷两侧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
待舰队抵达京都附近海域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一片金黄。
此时,日军舰队派来使者,呈上书信,约定今日已晚,不利双方,若有必要就请明日再战。
凌卫明听闻,冷哼一声,满脸不屑,拒不相见。
秦勇见状,上前一步,代为应下。
待使者离去,秦勇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心中暗自盘算:此时日军防备或许松懈,正是奇袭的大好时机!
待夜幕完全笼罩海面,月色朦胧,秦勇果断下令发起夜战。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齐鸣,火光冲天,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日军舰队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一番激战过后,日军京都舰队被一举摧毁,大量战舰被击沉,少数逃回港内,龟缩不出。
随后,明军舰队长驱直入,进入港口,将在港船只团团围住,逼迫其投降。
日军实力遭受重创,港内战舰根本来不及进入战备状态,在明军的强大压力下,只好无奈地降下旗帜,向秦勇投降。
战斗结束后,秦勇匆匆赶往凌卫明的旗舰,单膝跪地,
高声报告:“侯爷,海战大胜!我军击沉日舰十二艘,俘虏大小船只五十三艘,俘虏水手一千多名。是否连夜向京都进军?”
凌卫明微微摆手,神色淡然,缓缓说道:“此事不急,你们先做好防备,明日再说。”
秦勇一听,心中大急,急忙起身,向前一步,急切地说道:“侯爷,若再不发起进攻,只怕那天皇都逃了……”
凌卫明脸色一沉,目光如刀,冷冷地说道:“嗯!你敢质疑本侯的命令?”
秦勇心中一凛,连忙低头领命,退了出去。
秦勇回到军中,立刻下令抢占港口的防御设施,又从船上搬下许多大炮机枪,精心布置好港口的防御工事。
随后,他下令除值班战士外,其余人全部休息,养精蓄锐,以待明日。
次日一早,京都城里的平民被堵在城门口一夜,心中满是担忧和恐惧。他们担心明军随时会发起进攻,战火会蔓延到城中。
然而,一夜过去,始终没有见到明军的身影。
天皇见状,命人发下诏书:“钦命京都府为布告安民事:今有大明靖北侯犯境,朕已派人解释误会,后续将和平商谈。
即日起,闭城戒严令解除,商旅通行、市肆照常,各士卒公人皆不许私自攻击明军,阻碍和谈,违者严办!”
百姓们听闻诏书,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纷纷回家。
此时,明军虽然已经登岸,却没有进城的打算。甚至港口外的商贩前来售卖吃食饮料,明军也公平买卖,出手大方。
京都城内一片祥和,完全没有本州岛西边战火纷飞的场景。
凌卫明这边果然接到天皇近侍送来的邀请函,随行而来的还有众多礼品相赠。
凌卫明微微一笑,说道:“女皇盛情难却,明日我等便进宫见驾,为免百姓恐慌,随行护卫不过百人,还请尊使见谅。”
那近侍欣然应允:“靖北侯果然大度,此次和谈若成,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实乃大幸,小臣这就回去复命,布置欢迎仪式。”
凌卫明命人送来一尊一米多高的玻璃大佛,交给近侍:“久闻女皇礼佛,本侯随军,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品,还请尊使转交。”
近侍看到那尊大佛,惊得合不拢嘴,他活了这么大,还从没见过如此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琉璃。
当下,他命人脱下衣服,在马车上好好垫上几层,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大佛请了进去。
“大明果然地大物博,人才辈出,能造出这等上品来,天皇一定喜欢。小臣先告退了。”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