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差一点儿
银票好弄,银锭太沈,靠这三五人不好弄,这件好事还得从长计议,先预备夜里这件。
少了干活的长顺,凡事自己来。太热,不宜在竈房久待,于是等日头不那么晒了,他推磨磨米浆,她再做成漏粉
米粉,在葫芦瓢上打孔,漏下去现煮成条。不是指用土豆或者红薯做的特产漏粉。
,拌上酸菜,吃个简单爽快。
冯稷早就知道他俩那些事,挑明了说:“就我们几个在,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做什么,你们自在些。你是什么人,你待她怎样,我还能不清楚?”
赵家禾怕她不自在,特意先去问过她。她把冯稷当四哥,并不介意,于是三人同桌吃饭。趁这会四下无人,悄悄商量晚上的活。
小留来得早,因此晚饭也吃得早。天黑以后,把院门闩上,四个人都早点歇下,赶在暮鼓响时出发,和巡兵逆着来,等他们收工回来喝酒松快时,他们早就到了县衙里边。
二堂静悄悄,漆黑一团,一股难闻的腥臭在里边徘徊,总是散不出去,像是冤魂困在了这里。
蒙了面巾,仍旧难忍。
冯稷皱眉,撇头去看他俩。好家夥,禾爷就算了,连这姑娘都比他强,人家面色平静,喘息平稳。他再看向留在斜对面望风的小留,正按着嘴止呕呢,他总算舒坦了。
他要留在屋顶这面盯梢,不用下去。等到三堂点灯的人退下,他打了手势,赵家禾便背着巧善往下翻。冯稷一直看着,这姑娘还和那晚一样,沈沈稳稳,一声不吭。
他想:将来我也要娶个这样的,带种!
赵香蒲的左胳膊,被炸飞出去,先是撞在了角柱上,在那留下一段血迹,再掉落,离别的尸首太远,她一时想不到,才会找那么久。
她不会建房,说不出那块的名称,但一到这院里,立马指得出。
赵家禾留她在下边等,自己顺着柱子爬上去,先去最好藏物的牌匾后探,再从西到东过一遍额枋,最后在搭交的那块摸到了。
如他猜想的那样,满心要忠君体国的赵香蒲,最后伸手去扒那姓尤的,不仅要确保杀死他,还想用他的肉身当盾,护住官印。
唉!
傻,他指定不会做这样的事,但不得不佩服。也只有这样的心思,才配得上巧善替他收拾最后的体面。
有了这个宝贝,好做交易了。
张大人刚入睡就脖子一凉,被冯稷拿刀比着,不敢呼救,颤着声问:“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赵家禾拿着官印在他胸前连敲,冷声说:“不会认不出我吧?你找不着它,就说是我拿了,见那几条狗要杀我,便顺势定了我的罪。我不能白白冤死,这就如你所愿,带着它……一块去死!”
张大人一直盯着它,急道:“有话好说,实在是找不着,才有了误会。只要东西还回来了,一切全免。你看,我早就悟过来了,知道你是好人,立即撤了缉拿令,也在千户那说了好话。你放心,从今往后,太太平平。”
赵家禾抛高官印又接了,抛抛接接,并不搭理他,有时故意扔歪,看着像是很不在意它的死活。
这跟掐他脖子是一样的,张大人焦急,又说:“他们并不是要你死,否则抓的时候就下狠手了。我听他们的意思,是有人看中你的本事,想将你收服。没明说是哪位,好像是你在恪州做生意妨碍了谁,有人要整治你,另一方却佩服。夸你们这门生意做得好,卖得快,卖得广。”
这话有些诚意。
赵家禾停了手,重回床边,弯腰问他:“那齐千户拿了我的东西,为何不交给你,他就是你说的狗腿子?”
张大人点头,怕打动不了他,又说:“他要拿那东西要挟你,我劝了几句,他听不进去。不过,这事好办,你把官印给我,我替你入个本地良籍,即便将来有事扯到旧情,也无从查起。”
“有点意思。”
张大人大喜,忙说:“你放心!这个事我从头到尾都会,头前在三元做过主簿,有了泰山大人的扶持才去的都水司。”
“噢?你岳父是谁?”
“工部员外郎牧芳。”
很好,虽不是熟人,也近了。这就和这位张大人收到的书信搭上了,姓尤的惨败在赵香蒲手里,赵昽不想死,就得赶紧将功补过。他顾不上为伯父送葬,亲自去跑这个腿,再唆使何参将主动找上他们,以表诚意。
赵家禾拿了印,哈一口气,在他中衣上盖一章,而后扯下面巾包裹住,抛给门槛上坐着的小留。
“你先替我办着事,等我来换。不用着急,我有你想要的,你有我想要的,这东西,我留着没意思,或早或晚,一定来找你。”
“你放心,明早就办!”张大人想要得不得了,但形势逼人,不得不低头,还讨好地说,“夫人替我缝了些银票在鞋面里,保住了,就收在……”
嗤!
那些人不要他的命,是看在他岳父的面上,倘若没有这层,就算那银票缝在皮肉下,也会剥开搜刮走。
又见傻子!
那个牧栾并不简单,能收服山匪打前阵,能招到姓尤的这个真官员搞叛乱这样的大事,这是他的能耐。他还有智谋:用他们走第一步,败了也不要紧,哪怕朝廷大张旗鼓来查,最终定江县令由本该继任的张大人补上,这又是一个自己人。张在这事中受害,险些丢官又丢命,谁会再怀疑他呢?
不过,这位靠吃软饭混上来,不算聪明,不一定能办好事。
赵家禾大度地没和他计较,给冯稷使一眼色,迷晕了,再松手离开。
冯稷没跟着他们走,留在内宅门的梁上,接着盯梢。
三人趁夜回去,小留将官印交了,把院门关好,自觉去了西屋待着。
往常会提来热水再去歇,今夜胆子肥了?
赵家禾正要叫他,巧善先出了声:“我把蜡烛放桌下试试,你在外头帮我看着。”
“好!”
院墙高,蜡烛低,上边还有桌面罩住,即便开着门也不打眼。
他帮了这个忙,还能帮下一个,提水的活,确实用不着那小子。
她在里边梳洗,他在外边守着,心猿意马。
今晚背着比上一回重,上一回又比几年前去四方院沈,真的有在长。
水声停了一会。
他忍不住了,小声问:“巧善,我找了人看八字,说是最好今年成亲。你看……你看成不成?”
门被拉开,她探出脑袋问:“方才你说了什么?在掏耳朵,没听着。”
“没……什么。问你热不热呢?”
“热。”
才洗过,又有了汗。
“那敞着门睡。你放心,我就在这院子里。”
“你不进屋睡吗?”
进哪屋?
她当然不会这样想,全是他满脑子不正经。一想到明日就能弄到户籍,大好的婚事在冲他奔来,便再也稳不住。
冯稼只比他大四岁,当了三回爹,他这里还没着落,再不努力,要是被冯家大小子赶上,那真是丢死人了!
“家禾?”
他回神,忙答:“院里凉快。”
她拿了一条长凳出来,他再去别的屋子拿两条,拼在一起,够躺了。
他进去提桶倒水,她跟在后边提醒:“你再帮我打两桶水吧,凉的就成。”
“你去躺着,我来……”
洗不了,她的贴身衣物,他还没资格沾。
留着明早再洗?也不成,院里还有别的男人,她会害臊。
唉!
几时才能正大光明公不离婆呢?到了那时,管他小留大留,通通不留,只剩他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等我打好了水,你再来洗。”
夜风习习,比屋里畅快多了。她舍不得进屋,靠着门低笑,看着他走远去打水,等着他走回来。
她在里边洗衣裳,他在外边嚼草根。
两人一里一外,隔空闲聊,一会说马,一会说地里产出,一会说养鱼要领,就是不提先前那话。
其实她听见了,只是不好意思答,倘若他再问一次,她就不好找借口了,必定要答一个“好”字,偏偏他也在这时害起了臊。
好傻!
她垂头偷笑,他听见了,问:“想什么好事呢?别光顾着自己乐,说来听听。”
“没什么,想起了小英说的一种活物。”
怎么老惦记着她?
因为还没替小英报仇。
该死的赵昽至今还没死,这是他答应了又没做到的事,是她的心结。
他皱起了眉。
“你听说过麝吗?”她自顾自往下说,“她说麝很香,它在林子里跑动,整个林子都是香的。我以为除了花,就只有姑娘家是香的呢。”
香的是雄麝,发情时最香,为的是借它勾搭雌麝。
他擡起胳膊深嗅,他娘的,别说香了,只有汗臭!
“哦。”他轻咳一声,接着说,“改日带你去买香粉,想怎么香就怎么香,给那鹦哥抹上,让它也香一回。”
她被逗笑,想起了倒霉的小家夥,便托他取下来。
他将挂在外边透气的鸟笼子摘下,放在她脚边,特意踢了踢,好把这傻鸟叫醒。
这点烛光,对正睡觉的它来说也不可承受。小家夥把脑袋从翅膀下拔出来,头一件事就是惊叫“啊呀,不得了啦”。
巧善忙低声安抚:“是我,夜深了,你乖一点,别喊。”
“巧善,巧善……姑娘姑娘。”
好笑,又发愁:这家夥嘴碎,不知要说到几时去。
她找他求助,他将笼子打开,把它抓在手里。
小家夥怂了,缩着脖子,爪子蜷曲,小声说:“高兴。”
算你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