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曜阳的话音刚落下,其他人就纷纷好奇起来了。
“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
“怎么是沈婧昭去啊,褚曜阳,你怎么不去?”
“女人家家怎么就抛头露脸了?”
“褚曜阳,你这样做可不行啊。”
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妇女不乐意了,她们觉得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就到外面做工赚钱养家。
那些女人出去赚钱的,那都是家里没男人,才会出去的。
那是迫不得己,她们不会说什么。
但沈婧昭不一样,沈婧昭是新媳妇儿,有男人在家,她出去做生意,那像什么话?
“褚曜阳,你赶紧到镇子上找沈婧昭回来。”
“男人和女人做的事儿,可不能乱了套子。”年纪比较大的婶子开口。
褚曜阳听着她们一言一语,摇头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生意,就是在镇子熬点凉茶卖而已。”
她们说的话,褚曜阳都听见了,但没放在心上。
“而且,过两天,我也会到镇子上做点小生意。”褚曜阳蹲下来,很是从容地开始洗衣服。
这会儿,妇女们瞧了一眼褚曜阳的洗衣盆,才发现,里面没女人的衣服,都是男人的。
她们还以为沈婧昭什么事儿都让男人来做,这才不高兴的,现在看来,沈婧昭是做好了自个儿的事儿才出去的。
但男人的衣服,不应该是媳妇儿洗的吗?
让男人洗自己的衣服,那结婚,娶媳妇儿有什么用?
一时之间,妇女们的想法很多,也很乱,也就没开口说什么了。
但,沈佳佳看着褚曜阳洗自己的衣服,再看看自己洗衣盆里面,一家大小,五口人的衣服,全部都是她来洗的。
沈佳佳心里不是很舒服,可上一辈子,沈婧昭嫁过去后,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沈婧昭不这么做了,沈佳佳觉得奇怪,但也没再往沈婧昭也是重生的想法去了。
因为,上一辈子,沈婧昭和谢成业做的是衣服生意,可没做什么凉茶生意。
刚才,沈佳佳听到褚曜阳说沈婧昭到镇子上做生意,可被吓了一跳了,还以为她先前想做的服装生意被抢走了呢。
想到没被抢走,沈佳佳又高兴起来了,服装的利润可大了,那可不是一两杯凉茶就能赚得到的。
这一辈子,肯定是她——沈佳佳比沈婧昭过得更富足。
其他人都等着羡慕吧!
沈佳佳心底儿高兴,也就没多在意谢家的衣服有多少,有多脏了。
她全程是哼着小曲儿洗完的。
同行的妇女看到了,都认为沈佳佳这样的新媳妇儿才是正常的,沈婧昭是不正常的。
沈佳佳想了什么,褚曜阳是不知道的,也不会想知道的。
他只想好好地洗完衣服,回家晾起来后,再认真地研究一下沈婧昭之前说的锅巴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做到酥脆爽口。
再且,沈婧昭说,十一月快结束了,十二月要来,转眼就是新年,大家都会买年货。
届时,小零嘴儿是最受欢迎的。
想要赚钱,就要在这一段时间内打响招牌来。
褚曜阳想了很多,可也没想好招牌叫什么,他想问问沈婧昭是什么想法,但看着她忙前忙后的,褚曜阳到嘴边的话就噎住了。
直到现在,褚曜阳还是一头雾水,啥也想不到。
褚曜阳的衣服本来就不多,他来得迟,却是最早一个人走的。
回到家后,褚曜阳看见在院子里早就晾晒起来的衣服,顿了一下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把自己的衣服给晾晒到旁边去。
随后,褚曜阳到厨房烧火,尝试做锅巴。
——
镇子上。
沈婧昭挑着两只密封好的木桶到街口上放下。
旁边同样是摆摊的小贩瞧见了,很好奇地看过去,“姑娘,你这是要卖什么?”
这一条街上摆的都是吃食,有卖豆腐的,有卖包子的,有卖蔬菜的,杂七杂八,什么都有。
沈婧昭看了一眼,才回答卖油饼大叔的问题,“凉茶。”
“诶嘿,姑娘,那你可真的会选地方啊。”大叔闻言并不生气,倒是乐呵起来了。
“前一段时间,我就在想,要不要再支棱一个小摊子卖凉茶的,可油饼的生意忙活,做都做不来,这才歇了这条心。”大叔嘿嘿地笑起来。
沈婧昭嗯了一声,然后就准备好凉茶,放下小板凳,坐下来,再摆上一块小招牌——凉茶。
卖油饼的大叔瞧见了,诶了一声,“姑娘,你得吆喝啊。”
“不吆喝没人知道你这儿是卖什么的。”虽然前十几年开了扫盲班,但认字的人还是不多,大家伙儿还是只知道自个儿的名字是怎么写的。
卖油饼的大叔学过怎么写字,一看就知道沈婧昭写的字好看,瞧得出沈婧昭是个有文化的人。
“嗯,我会的。”沈婧昭自然是知道的,但真的要开口,她有点不知道要怎么说。
即便来之前,沈婧昭已经想好了,在脑海里面也演练了无数遍,但到了现实,她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忽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
“姑娘,你瞧瞧我。”卖油饼的大叔诶嘿一声,开嗓子了,“卖油饼咯~~~”
“三分一个,五分两个~”
“新鲜滚烫的油饼哦~~~”
沈婧昭在旁边看着,抿了抿唇后,深呼吸。
“来,跟我学。”卖油饼的大叔还是很热情,招呼着闻声而来的客人,也跟客人说,“吃了油饼,记得喝凉茶降降火。”
“可别想着到了十一月就少喝凉茶。”
客人瞧了一眼隔壁卖凉茶的沈婧昭,再看看卖油饼的大叔,“你家闺女?”
“没。”卖油饼的大叔摆摆手,“新来的,她还不熟,我们就带带。”
在这街上做生意的,谁都是为了一口吃,大家各凭本事儿赚钱,能帮就帮,帮不了就算。
“一碗凉茶五分。”沈婧昭见客人看过来,微微弯起了唇角,“有清热解毒和祛湿。”
“只有两种?”不只是客人觉得少,就连卖油饼的大叔也觉得种类少了。
“姑娘,你这卖得也太少了。”卖油饼的大叔皱着眉头说,“这会儿,别家都有十几种选择呢。”
“你就两种,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