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
暴雨又接连下了七日才停了下来。
城外已围绕着不少从附近逃难过来的流民,因暴雨冲毁房屋和田地,只能够流浪到天子脚下寻得一线生机。
似乎朝廷的气氛也开始凝重了起来。
顾景渝更是因为一些偷盗的小事情忙的脚不点地。
国子监也因为屋顶的青瓦毁坏漏水,淋湿了些古籍和大家的手抄本。
因此放了几天假。
顾景湛就在书房里看书丶破题。
林管事冒着雨再次上了门,苏清兰见他满脸的匆忙便忍不住问道:“发生了何事,劳烦管事你跑这一趟?”
苏清兰心底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回夫人的话,雍城地势地平,受暴雨的影响最大,又离皇城近,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全都跑来了此处,老身想着他们实在是可怜便布棚施粥,没想到有不少流民就在庄子外面安顿了下来。都怪我私自布粥,惹来了一群流民。”林管事有些内疚。
他只是心生一些同情,便惹来这样的祸事。
“流民人数大约多少?”苏清兰问道,心里想着对策。
脑子里飞快地划过不少先人的智慧,捕捉到了一点重要的讯息。
“约有百馀人,更多的人去了别的大庄子,不少流民被活生生的棒打。”林管事的额头上浮现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
尸体用草席一卷丢进了乱葬岗里头,没人为他们出头,本地的农户们也是大门紧闭,生怕自己家里的存粮被抢走。
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林冠掏出袖子里的手帕,细细的擦拭着额头上的汗。
苏清兰心中突得的一惊,若是这件事情捅到了官家面前,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个朝代的律法完善丶若是打死了流民,可是要判刑的。
“不如便以工代赈,将那些流民招募过来给租户们修葺屋子吧,每日两顿,你来安排。”苏清兰说道。
“这事情不能怪你,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该伸出援助之手的。”苏清兰开口道。
暂时让他们有个安身立命之处。活着就是最好的希望。
亡命之徒实在是太过危险了。若是这群人心中存了什么心思,恐怕容易酿成祸事。
往年间遇见了灾祸,也不是没发生这样的事情,本是好心,却惹来了杀身之祸。
“夫人大义!”林管事跪下,磕了一个头。
语气中带着称赞。
本以为自己私自开棚布粥,会受到惩罚,没想到苏清兰很支持自己的举动。
“那此事便麻烦你出面了,我一个妇孺实在不便出面。”苏清兰将这件事情嘱托给了林冠。
“夫人放心吧,小人一定尽力而为之。”林冠保证道。
“这里是三千两银子交予你,你去买些粮食招募几位壮士做帮手,安全第一!”苏清兰叮嘱着。
又告知了一些繁琐的事情,一一交代下去了,心才松了口气。
“林冠一定办到。”林管事一脸的诚恳,苏清兰轻点脑袋。
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林管事先是购买了两车的粮食,又招募十位年轻力壮的力夫。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城中去,去往混乱的城外。
这段时日都是想方设法的往城内跑,很少有愿意出去的。写着国公府的字号的马车格外的显眼。
管家也和内阁的大臣们商量着赈灾的对策。
除了轻徭薄赋外,还要修缮河道,重新让百姓们安定下来,需要的不仅是银钱,还有一条条的律法和政策措施。
这些都是官家丶内阁大臣丶六部尚书需要探讨的内容之一。
“是谁家的?这么大张旗鼓的出去?”有人好奇的问道。
“看着那标记像是镇国公家的。”
有人若有所思。
苏清兰便将此事告诉了顾景湛。
“没想到我的妻子心中自有沟壑。”顾景湛有些意外的挑起了眉头。
好像在他的心中,苏清兰就是柔弱娇美的女子,需要呵护,就像是生长在温室的牡丹,需要被人爱护。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她并非是一朵需要呵护的娇嫩花朵,而是一株幽兰,人如其名,在深谷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夺目色彩。
带给世人的是赞叹。不仅外表出众,心内更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有着怜悯众生的心境。
比起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来说,好太多了。
“夫君擡举我了,只是觉得任由此事发展下去恐怕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苏清兰淡淡的说道。
事实上流血的事件已经悄然的发生了。
无声无息的出现,又消失。
她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着没有歉意,不会觉得对不起别人。
比她高尚的人太多了。
有不少心地善良的夫人已经派人到郊外布棚施粥,为那些流民们提供着安全的休息场地。
等到洪水褪去,他们便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中。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只要活着便充满了希望,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美好的明天。苏清兰一直认为这样的话只是心里的慰藉。
她前世那么的努力,卷生卷死。
到头来什么也没有,眼前的热血终究是化为利剑刺向了自己。最后猝死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即使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多好,但是依旧心软,会因为别人的悲惨而哭泣丶伤心。
顾景湛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手指冰冷。
眼神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看着她。
有时候苏清兰的身上总会带着一种游离感,好像她并不属于这里。
随时随地都能够离开。
顾景湛忍不住担心了起来。
苏清兰将自己的手用力的握住了他的手指。就好像是濒死的人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多谢你陪在我的身边。”苏清兰认真的说道。
“这是应该的,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的。”不管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就是了。
顾景湛露出了笑意,擡起来自己的下颚,一如既往带着几分傲气,并不会让人讨厌。
苏清兰觉得他能够成为自己的夫君可真是太好了。
有些不想说的话不用解释清楚。
而他会默默地站在身后支持着她。
何其有幸。
郊外的灌木丛边上住着一村子里一起逃出来的人,上千人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了百馀人。
洪水在睡梦中悄无声息的逼近。
冷酷又无情。
没有一丝心软,让不少人家庭破碎,尸骨永远埋在在土壤里,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娘亲,我好饿。”
妇人穿着一身破旧的麻衣,风尘仆仆的赶到皇城外,怀里有一个黄发垂髫的小儿,面黄肌瘦,身上没多少肉。
“花儿乖,待会就有贵人过来布粥了。”妇人眼神带着一丝哀愁,摸着女儿的头颅,带着一股安抚的意味。
“花儿最乖了。”
不远处传来了动静,数位穿着干净,看着一身健壮的腱子肉的壮汉在一旁,手上拿着棍棒之类的武器。
目光凶狠的看着他们。
心里不免划过一丝害怕和担心。
她们作为流民跑出来,身上没有路印子,按理来说就是犯了法。
妇人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有些害怕和担忧。
“我们主家怜悯诸位悲惨的遭遇,这边有桩事情需要些人手不论妇女老少,能干活儿的都收下了。包一天的三餐,算是以工代赈。若是不愿意的也会在此处准备白粥,帮着诸位渡过难关的。”林管事笑道。
一张苍老又遍布皱纹的脸上莫名的带着几分圣洁的光芒。
“真有这样的好事?”
朝廷不过也就是施粥一个时辰而已,只施粥一餐,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妇人如死鱼一般的眼神,突然亮了亮。
有些激动地看着那位穿着青袍的管事,心中存了些希望。
“小人擅长做饭,包的包子一绝,能否讨一活计?”妇人忍不住问道。
“自然,也会准备好竹棚提供个栖身之所。”林管事保证道。
“这可真是太好了!”
妇人抱着怀里的幼女,忍不住笑了笑。
一滴泪水缓缓地从脸颊处划过,是喜悦也是幸运。
终于,孩子的爹爹不是白白牺牲的。
林管事让妻子准备好白粥,砌起了一座土竈,摆上了大锅。
倒入清水和白花花的稻米,慢条斯理的熬煮了起来。
青烟袅袅升起,一股好闻的米香更是勾起了人们肚子里的馋虫。
一碗素白的米粥,也能够抚平受伤的心灵,治愈伤口。
心里的那些愁苦和不祥的预感都随着青烟散去。
煮的人们肚子传来了抗议声,这才听见了一声,做好了。
这才心里松了口气
捡着破碎的带着缺口的瓷碗,有条不紊的排起了长队,大家都默默地让老人和妇孺排在最前面。
“吃吧。”
林管事跟妻子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多谢大人。”
百姓们感激着。
捧着那碗粘稠又白的米粥,虽然滚烫,小心的品尝着。
即便没有小菜佐着,味道也极其鲜美。
白粥中没有沙子和稻壳,是实打实的白粥,忍不住祈祷着这位善人,一定要长命百岁,身体安康。
一碗粥下肚,饱腹感满满。
和朝廷准备的粥不同,味道更好一些,料也更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