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君臣劫 > 分卷阅读59

之时。

龙京人都知道赵家一直受姚家庇佑,现下姚家败了,赵端从昨夜开始心中大石就未曾落下。

今日虽是登基大典,但百官心中清楚如明镜,待登基仪式过后,龙锦华便会颁布圣旨,那时,只怕一众仕族大臣都得被清算干净。

这条路于赵端来说显得十分漫长。闻舒作为从四品谏议大夫,因而离赵端较远,却也能感受到他步伐里的紧张。

过了一会儿,龙锦华终于来到了大殿,他径直走到龙椅跟前,闻舒等人则按照官级品制在殿中一一站好。

张秋已经准备好了冕旒,龙锦华接过戴上,顿时威严之气尽显。

闻舒等人再次跪下,高呼道:“恭贺皇上,恭贺龙国,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锦华在这齐呼声中坐上龙椅,他大手一挥,说道:“众爱卿平身。”

众大臣纷纷站起身,头却低垂着,似乎都在等待龙锦华的发落。曾经与姚家往来密切的大臣们这会儿俱是胆战心惊,手掌下意识捏紧,极力站立的脚也在微微颤抖。

“众爱卿何故都低着头啊?”龙锦华笑了起来,他声音洪亮,颇具皇帝威严,“今日是朕登基的日子,龙国往后也将走向新的盛世,诸位爱卿瞧着却不太高兴啊。”

这话中有话,众大臣头顶像是悬了一把利剑,知道山雨欲来了。

“赵端,你且说说,朝中现下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龙锦华看了一眼赵端,问道。

赵端不料自己被点到问话,只好强压住恐惧,站出来,朝龙锦华说道:“陛下,如今逆贼已除,龙国隐患已然解决一半,但朝中多数仕族都受到牵连,现下已是职位多有空缺,只怕会影响国事正常运作。”

“说得有理。”龙锦华沉吟了一会儿,“依赵大人看,哪些职位现下空缺不得?”

赵晔拿着朝笏的手明显抖了几下,他努力平复情绪,说道:“这……如此大事臣不敢妄言。”

龙锦华又笑出了声,说道:“既不敢说,那你且说说你那宝贝儿子赵晔如今如何了?朕听说他曾自告奋勇前去同突厥求和,为何现在却没有回音?”

赵端知道此事绝对跑不掉,他预感龙锦华会处置自己,立即吓得跪倒在地:“臣该死,是臣教子无方,请陛下责罚。”

其他官员见龙锦华已经向赵家发难,纷纷脸上挂起紧张神色,只闻舒和沈氏父子波澜不惊。

龙锦华也不理会赵端,转而问向沈丘宜道:“沈太师,你在朝中最久,依你看现下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沈丘宜走了出来,说道:“回陛下,现下文官职位多有空缺,宰相贵为文官之首,掌管政事堂,这职位空缺不得。武官那边如今也缺个能掌事的,臣听说仲将军已不幸战死沙场,朝中亟需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带兵解决龙国边境之忧。”

龙锦华又问道:“依太师看,如今哪些人能担此重任?”

沈丘宜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依臣看,仕族过去多数都被姚文清把持,如今朝中并无德高望重之大臣能胜任宰相一职。但昨夜宫变一事闻大人力挽狂澜,着实睿智谨慎,臣斗胆,以为闻大人现下是担任宰相一职的最好的人选。”

“太师所言有理。”龙锦华赶紧说道,“闻大人在姚文清身边周旋牵制,昨夜又立下大功,着实是我龙国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

听到沈丘宜推举自己做龙国宰相,闻舒心中一惊。他下意识看向龙锦华,却见龙锦华脸上带笑,看着沈丘宜的眼神正带着赞赏。

闻舒又看向沈丘宜,只见他神色诚恳,瞧不出任何深意;闻舒又看向沈谭明,只见他低着头,似乎有心事。

好你个龙锦华,果真是想尽办法要让自己留在朝中。

闻舒觉得尤为愤怒,他手持朝笏,走了出来,说道:“臣今年春初才入朝为官,不过是个血气正盛的新官罢了,这宰相一职十分重要,臣如何能担此重任?”

龙锦华料到闻舒会拒绝,于是问道:“那依闻大人看,除了你,朝中如今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闻舒下意识地看向沈谭明,正犹豫要不要推举沈谭明为相,但显然这一步有些操之过急,于沈谭明而言必定是害大于利。可沈谭明却没给闻舒这个机会,正当闻舒在考虑将谁推出来时,沈谭明却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以为闻大人是最好的人选。”

看来这沈家父子早就与龙锦华通了气,今日只挖坑让自己跳。闻舒不由得看向沈谭明,眼神中带着不可置信的意味。

沈谭明不敢看闻舒,他依旧低着头,说道:“臣与闻大人一同于春初被先皇封官,先皇也曾对闻大人的才学赞赏有加,如今宫变一事也全靠闻大人在京中稳定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