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所在的御书房。
别看龙锦华在闻舒面前总是没个正经, 私下的他却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这会儿天已大黑,御书房中的灯光却很亮, 闻舒瞧见龙锦华正坐在书桌旁仔细批阅着奏折。
“这么晚了, 可用过晚膳没有?”闻舒走进屋子,问道。
龙锦华一惊, 十分意外闻舒竟会深夜入宫。他原本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脸上也挂起了喜悦的笑意。
“忙得入神,竟把吃饭的大事儿给忘了。”
闻舒朝四周看了看,问道:“怎地张秋不在?过了饭点也不提醒你用膳?”
龙锦华放下奏折, 说道:“我不喜欢宫人在旁边守着,因而就把他打发得远远的,这样也清净。”
闻舒摇摇头,看着龙锦华的眼神带有责备之意。他朝屋外叫了叫,张秋闻声立马赶了过来。
“陛下饿了,快去传膳。”
张秋点头,一溜烟地又赶紧跑了下去。
龙锦华笑着伸出手,想要闻舒坐到他怀中,闻舒自然不肯,只找了个椅子坐下。
“我今日去刑部,没想到竟打听出了惊天秘密。”闻舒说道。
龙锦华疑惑问道:“什么惊天秘密?”
闻舒继续道:“邓善把知道的全交代清楚了,依他所言,给他下达命令的一直是沈丘宜,而龙国内部,不知从何时开始便被一个神秘的组织渗透。”
闻舒一边说着,一边观察龙锦华的神情,却发现他只是脸色变了变,倒不是十分吃惊。
龙锦华感觉到闻舒探寻的目光,于是拿起桌上的一封奏折朝他丢了过去。
闻舒打开一看,竟是沈谭明的折子。
“沈谭明近来也觉得自家父亲变了,于是写了折子,向我表明自己的态度。”龙锦华说道。
闻舒将折子仔细看了看,里面只是提到沈丘宜近来变得情绪不定,又联想那日朝堂之争,心中担忧会引发君臣嫌隙,于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只要能带领龙国走向盛世,闻舒的政策他都会遵从和推举。
“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之间岂不是走向对立了?”闻舒问道。
“沈谭明倒是不傻,懂得在君与父之间究竟该如何做抉择。”
闻舒不信,说道:“既然沈丘宜在这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你又如何肯定沈家跟他不是沆瀣一气?沈谭明这时候来向你表忠心,难道不是想两边讨好?”
龙锦华笑了笑:“若如此,你当初为何那般推举他?想来你在心中对他已有了详尽的了解,否则也不会将御史中丞的位子丢给他。”
“我给他这职位,为的是让他行弹劾百官之责,如今过去一月有余,你瞧他做出什么成果了?”
“不着急。”龙锦华意味深长地说道,“总会起作用的。”
闻舒愣愣地看着他,怎地龙锦华似乎对这一切早就有了把握,亏得他查了这许久,龙锦华竟像没事人一样风淡风轻。
“看来这些事你早就知道了,为何一直瞒着我,我累死累活替你办事,你却像个事外人一般漠不关心。”闻舒恼道。
“非也,我是知道也不知道。”龙锦华说,“父皇多年前就感觉到龙国正潜伏着一群神秘人,只是一直查不出这这群人究竟在哪儿,有何目的。后来姚文清权倾朝野,那些人也一直没什么动静,父皇便没再将此事放在心上。我登基后,怪事连连,起初我还以为是姚文清残党所为,今日看了沈谭明的奏折,又听你说了这些,才感觉到是这群人终于有所动静了。”
“也就是说,‘他们’至少潜伏龙国已有十多年……”闻舒蹙眉,感觉事情十分复杂,“潜伏多年却没有动静,想必是一群十分沉得住气的人,为何现在却性子变急了,你一登基他们就开始出手?”
龙锦华摇摇头,也不明白他们的目的。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难事一桩接着一桩啊,不过,现在既然知道了幕后推手,只要从沈丘宜这里顺藤摸瓜,想必总会发现一些端倪的。”
闻舒说道:“性子转变过快,沉寂多年,现在弄出的动静却十分招摇,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嗯,”龙锦华沉吟了一下,“确实十分奇怪,你心中可有想法了?”
“正在等消息呢。”闻舒摆弄着手中的奏折,“看看张廉那里有没有动静。”
正说着,屋外传来张秋的声音。
“皇上,晚膳备好了。”
闻舒赶紧说道:“快拿进来。”
说着,他也不在乎龙锦华是否不允,只自顾自地将书桌上的奏折往旁边挪了挪,好给桌子腾出位子。
张秋带着几个宫人走了进来,待他们将手中的饭盒一一摆放在书桌上后,张秋又遣其他宫人出去,自个儿则从袖中悄摸摸地掏出一封信。
“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