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他老人家一时兴起?
璃月侧过头看去,便见微风轻轻拂动他的墨发,额前几缕发丝飘动,今日的他犹如温润如玉的贵公子,可那望过来的眼眸却带着丝丝蛊惑之意。
她连忙移开视线,不再看沈澜之的眼睛,恰在这时便听到他说:“圣上的耳目遍布京城,你天启之人的身份瞒不住。”
璃月心中猛地一惊,脚下的步子也停了下来。
是以,封她为郡主竟是为了她的预知能力?
沈澜之微微弯了弯嘴角,索性也不走了,倚靠在廊柱上,“如今朝廷动荡,各方势力为了立皇储之事争得不可开交,这般在诸多官员贵族面前封你为郡主......”
见璃月安然注视着他,一副静待下文的模样,沈澜之突然起了逗弄之心,
“封你为郡主......自是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璃月脸上的笑僵了下来,这话说了与不说有何区别。
若不是她对京中事宜不甚了解,哪儿还需要他来解释。
“沈大人不想说那便算了,璃月也不是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说着,璃月眼睛微微下垂,不再看他。
沈澜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刚想说些什么,璃月却又重新抬起眼眸,看向他,那双眼睛里看不出是什么情绪。“是以,沈大人还去不去藏书阁了?莫不是闲得没事,专程来消遣璃月?”
她的语气没有丝毫起伏,却隐隐能听出丝丝怒气,“若是无事,璃月便要回席了。”
见她真有些怒意,沈澜之当即正了正神色,不再依靠廊柱,站稳后说道:“你先别恼,我邀你来此确实不是为了《集冤录》。”
璃月态度依旧,“那是为了什么?”
沈澜之靠近几步说道:“我想邀你去大理寺一同侦破人口遗失案。”
璃月皱着眉头,低声重复道:“人口遗失案?”
“不错。”沈澜之的眼睛望向建在湖边的藏书阁,眼神微冷,又道:“你可还记得清平岭的宝相寺旧址?”
璃月猛然想起在清平岭发生的事情,正是在那里的宝相寺旧址,她与沈澜之一同救下了那些孩童。
“自是记得。我们在那里里应外合,救下了那些被关在密室中的孩童。”
可那几个绑匪不是已经被缉拿归案了吗?如今又要侦破什么人口遗失案?
璃月心中这般想着,又将视线移到沈澜之身上,恰好对上了他看过来的目光。
霎时间,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眼睛微微动了动。
是了,在宝相寺解救那些孩子时,他曾说过与绑匪合作的是一个专门买卖孩童的组织。
想到这里,她突然提高音量,“你是说要我与你一同查出与宝相寺绑架孩童的绑匪合作之人是谁?”
沈澜之点头,却道:“是,却也不全是。”
他面色微沉,嗓音冷沉,“十年前,京城郊外有一村落名为孙家村,此村临山而建、地势偏远。在你走失之前,整座山村曾被焚毁,全村无一生还。”
“旧案卷宗记载,孙家村全村人口共计二百余人,寻出的尸体却只有一百二十具,年岁最小者只有十五六岁。”
“但下至尚未满月的婴孩,上至十三四岁的孩童,皆不见了踪影。最后京兆府却以山火席卷村落草草结案。”
“可那些遗失的孩童去了何处?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十年来杳无消息。”
璃月听着,面色也沉了下来,“你是想说,或许是有人将那些孩子带走了,还屠戮了整个村落?而那幕后之人受到了包庇,才草草结案?”
又联想到他刚刚说的话,当即继续说道:“你还怀疑那些人便是与宝相寺的绑匪合作之人?”
“不错,我的猜测便是如此。”见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沈澜之微微颔首,“而我想邀你一同查案,一是你身负预知之能,参与到查案过程中或许能看到什么。”
“二是......”他顿了顿,看向璃月,“二是我还怀疑那些人与致使你幼时流落在外之人有关。”
“与致使我流落在外之人有关?”璃月微微愣了愣。
母亲曾说当年是阿舅领着她去逛灯会,才会走失的。
可她失去了记忆,如何走失亦或者被拐,又是如何去了江南夕云,如何与师父相遇的,她现在毫无印象。若要查明此事,并不容易。
沈澜之见她陷入了沉思,轻声解释道:“十年前,自你走失后,整个京城戒备森严,严查此事。那段时间,上至京城,下至各州府,皆对类似的案子高度重视。”
“相府为了寻你,便将你的画像张贴出去,那画像在昭国上下流传极广。而那将你拐走之人若单单只是为了换取钱财,自会凭着画像认出你来,要知道,用你的消息换取的赏银可是价值千金。”
“我猜测,将你带走之人见了画像亦是认出来你的身份,可他或是他们却不图钱财,自是不会联络相府换取千金,反而低调了一段时日隐藏踪迹。”
“也是因为你走失,从那以后便再没了诡异消失几十名孩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