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 > 第65章 太平公主:唐朝政变参与度top1!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幼女,从小受尽荣宠,论辈分呢是安乐公主的姑姑。】

【有了自家母后珠玉在前,太平公主自然也是喜爱权势的。】

【甚至在武则天一朝的时候,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就得以和武则天参议政事,颇受看重。】

汉朝,吕雉挑眉一笑。

这个太平公主倒是挺清醒,再是武皇的女儿她身体里也留存着李家的血脉。

就算武则天真的力排众议立她做了皇太女。

只要还有李家男丁在的一天,这个位置都坐不稳。

还不如退一步支持自家哥哥,慢慢从长计议。

【李显复位后,太平公主凭借镇国公主的身份逐渐走到了幕前,积极参与朝政。】

【那对于韦后和安乐公主来说,可不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嘛!】

【想要重现昔日武则天当皇后时的权势,必须要除掉太平公主。】

景龙年间,太平一手摔碎了手中珍贵的茶杯。

韦香儿仗着曾与陛下共患难的时光,处处给本宫使绊子!

安乐更是阴险小人,把李重俊逼得造反不说,还想泼我一身脏水?

平复了下心绪,所幸有婉儿在宫中为我策应谋划,才没让他们得逞!

太平公主眼神狠厉,兄长耳根子软任由韦后安乐弄权。

与其任人宰割,本宫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李显庸弱无能,朝中两方势力互相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直到,公元710年李显病逝宫中,少帝李重茂即位,韦后如愿以偿的临朝称制。】

【可惜这个皇帝体验卡是限时的。】

韦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见了噩耗:?

刚坐上皇位不久的李显:?

【韦后等人虽然掌握了大权但一味培植亲信,打压异己,使得朝政混乱,朝中不满者众多。】

武则天冷哼一声,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真以为这个位置这么好坐?!

【而且太平公主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敌人坐到自己头上吗?】

【当然不能!】

听至此处嬴政不由摇摇头,韦后和安乐公主不比武则天,一身权势皆仰仗李显。

李显一旦病逝,他们二人恐怕不是这位太平公主的对手。

李世民:我们大唐能不能好好的了!

【于是,又一场政变发生了。】

【唐隆元年,太平公主与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发起了宫廷政变。】

【以韦后和安乐公主联手毒杀李显为借口闹得舆论纷纷,谣言满天。】

【随后姑侄二人强势发动了攻击,一举消灭了韦后集团。】

李显看向一旁的韦后,韦后泪眼朦胧的样子一下子就僵住了。

但是她很快缓了过来,梨花带雨的哭诉。

“陛下,您是妾身和裹儿的依靠,妾身怎么会伤害您呢?”

安乐公主也是急忙解释,李显哪经得住爱妻和乖女儿的撒娇哭泣。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自己若是死了,他们娘俩对上太平岂不是更加孤立无援?

【可怜的少帝李重茂只做了17天的皇帝就下岗了,不过倒是保全了性命。】

【韦后和安乐公主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被诛杀了。】

【更令人惋惜的是,在这次政变中,李隆基不顾上官婉儿的自白和他人求情,处死了她。】

什么?!

太平公主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怎么会?李隆基明明就知道婉儿是自己的人!

顾不得多想,太平公主立马更衣准备进宫。

宫中的上官婉儿先是一怔,却不由得细想。

如此这般,这位临淄王恐怕不是什么善茬,这一手怕是防着太平呢!

得尽快提醒公主才是!

这些都先放一放,李世民十分疑惑的和下面的大臣们对视一眼。

这个临淄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听天幕说,李隆基斩杀了上官婉儿。

不难推断出此次政变只怕兵力来源,是这位王爷出的力啊!

否则太平公主是绝对不会允许他杀死上官婉儿的。

【那观众们看到这里可能就要好奇了,这个临淄王李隆基是谁啊?】

【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也就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大孙子。】

【可别小瞧了他,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李隆基一度将大唐带上了鼎盛时期。】

此话一出,先前的几位皇帝都是一愣。

李世民自然是欣喜若狂,斗来斗去,终于有个靠谱的了!

不错不错,有朕的风范!

武则天也是讶然,看不出来李旦还有个厉害的儿子,倒是可以观察看看。

叶楚:emmm,还是再看看吧。

刚刚除掉自家姑姑的李隆基自然是意气风发。

这万里河山,繁荣盛世,有我李隆基之功!

明朝,听到这里的朱祁镇反而坚定了自己御驾亲征的想法。

朕欲效仿太宗出征,做一个有为之君,定会把我大明带上更加昌盛的明天!

于谦:......出发点很好,但你先别出发啊!!!

【这位的故事更是精彩,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保准二凤听了怒磕一瓶速效救心丸!】

贞观时期,众人的笑容一下子就戛然而止了。

???

多次直播练就的敏锐心思,这听着可不像什么好话!

【多亏了自家好大儿李隆基,李旦也是通过啃儿子再一次坐上了皇位。】

【而这一次,太平公主通过拥立之功更上一层楼,得以晋封万户,达到了唐朝公主的权势顶峰。】

【好哥哥李旦也十分听自家妹妹的话,凡是政事几乎都要过问太平公主的意见。】

【凡是太平公主同意的事情,李旦没有不同意的。】

听至此处,即使是太平公主也不由得心中激动。

筹谋多年,本宫还是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只差一点就能走到顶峰了!

【也因为太平公主能够左右别人的仕途,朝野上下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权势之大可见一斑。】

【但这对于被立为皇太子的李隆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临淄王府里听天幕的李隆基眼神一凝,自家父皇是个什么性子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姑姑作为家里最小的妹妹,从小就备受疼爱,自家父皇也是个耳根子软的。

捻了捻手中的棋子,李隆基轻笑一声。

可惜了,姑姑,本王不是。

未来的我怎么能容忍朝中有这么一位权倾朝野的镇国公主存在呢?

【不过这次当夹心饼干的成了李旦,自家儿子和妹妹他都不想伤害,只能尽量寻找平衡。】

【然而李隆基却不是韦后,二人之间终究还是要决出一个胜利者的。】

【而这个人会是谁呢?】

【是唐朝政变参与度top1的太平公主?】

【还是果决明断的新任皇太子李隆基呢?】

————小剧场————

刘彻(戏谑):老李,你家这挺好啊!

一家子皇帝,这都第几个了?

李世民(忍):虎毒不食子,我们老李家“相亲相爱一家人”!

刘彻: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

(撸撸袖子)还相亲相爱一家人,政变多得数不过来!

李世民(微笑):是,你有一场就够了。

毕竟孩子不多,朕理解。

嬴政(心碎):太短了,朕,朕没有发言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