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 > 第100章 赵佶:大宋书画艺术家,业余皇帝!

【赵煦少时就患有咳血的老毛病,身体状况也很糟糕。】

【不仅如此,过度的声色纵欲也加快了对他身体的消耗。】

赵煦:......

好尴尬,怎么就这么突然的公之于众了?!

我这身体差还一直膝下无子,能不着急吗?

不,不努力行动的话能行吗?

【很有可能是因为赵煦身体素质太差的原因。】

【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子和公主都接连暴病。】

【这更是对赵煦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加重了他的病情。】

叶楚痛心疾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强的才干都是多余。】

嬴政深感认同,如果继任者是胡亥这样的货色,那真是前功尽弃!

朕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才行啊!

赵煦苦笑,只可惜坐在这个皇位上,操心的担忧的太多了。

如何能够放宽心怀,保养身子呢?

【公元1100年,膝下无子的赵煦崩逝,年仅25岁。】

【他的英年早逝也成为了宋朝的遗憾,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哲宗在位宋朝会如何。】

【然而真正的历史上留下的只有一段叫人痛心耻辱的将来。】

赵煦吃力的从榻上坐起来,眼神死死盯着天幕,心中紧张。

自己无子崩逝,究竟是谁继任了皇位?

他眼神一暗,希望别是他想的那样。

“来人,宣端王和简王入宫觐见。”

与此同时,在宋朝之前的其他时空,众人则是好奇。

关于大宋朝的耻辱楚楚姑娘已经提了好多次了。

能在历史上留下这样大的名声,得是多丧心病狂的昏君啊!

嬴政、刘彻和李世民有种不好的预感,还是把太医叫来备着吧!

赵匡胤也是这样想的,灭国就算了,自古没有不灭的王朝。

但愿不是昔日石敬瑭那样的货色!

赵佶:太祖,看我青出于蓝胜于蓝(#^.^#)

【赵煦崩逝又没有留下孩子,第一顺位自然轮到了他的兄弟们。】

【当时的宰相章惇主张按照礼法,拥立赵煦的同胞兄弟赵似为帝。】

【可惜当时的向太后,也就是神宗的皇后不同意。】

【她认为端王赵佶天资聪颖,精通文墨,更适合成为皇帝。】

什么?!

赵煦怒火中烧,止不住的咳嗽起来,颤抖着使唤宫人。

“去!去把丞相接进宫!”赵煦眼神一狠。

“太后寝宫那边看好了。”

赵佶,呵,赵佶!

真要让他做了这个皇帝,我大宋就完了!

赵煦心中厌烦,祖母虽摄政但也是有长远目光的,不会拿国家大事儿戏。

向太后,只看见了赵佶对她的恭敬和顺从。

却没有思考过他是否真能承担起一国之君的重担!

诗文,工画,骑马,蹴鞠,哪一样能用来治理天下?!

结合天幕所言,我大宋恐怕就是亡在了赵佶的手里!!

“陛下!陛下!”伺候在侧的皇后刘氏眼见赵煦要昏过去,大惊失色。

她急忙拿出太医院准备好的救心丸给赵煦服下,才勉强使他清醒过来。

【赵佶呢,自小精通书画,在宗室朝野中很有些声望。】

【宰相章惇却认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极力反对。】

【赵煦生前也是不愿意立端王为太子,才一直空悬储位。】

【但是在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下,还是最终由赵佶登上了皇位,史称宋徽宗。】

赵匡胤虽然不了解赵佶,但他了解李煜啊!

多么熟悉的开头,多么相似的背景!

李煜的才情难道不出众,如今的南唐还不是早已沦为历史灰尘?

宋神宗眼神阴翳的盯着向氏,厉声质问。

“胡乱插手朝政?想效仿刘太后和母后,也要有这个本事!”

赵顼快气死了,煦儿和宰相都说端王不行,你非要犟!

向氏战战兢兢,心中却十分不满。

赵佶平日里素来与我亲近,登基之后我的往后余生才能有保障啊!

【然而历史证明,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赵佶擅长书画是不假,但在处理朝政上毫无建树。】

赵佶面色铁青,又羞又气。

这女子根本不通政事,竟也敢指责朕毫无作为?

【身边更是聚集了赫赫有名的奸臣小人。】

【这样的小人足有六个,史称“六贼”。】

【他们凭借赵佶的信重,大肆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排除异己。】

【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让本就危机潜伏的统治更是摇摇欲坠。】

宋徽宗一朝,范仲淹之孙范纯礼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

蔡京此人实在是不堪入目,竟然在官家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不光自己,司马光和苏轼苏辙兄弟都被他赶出了朝廷!

偏偏官家偏听偏信,这朝堂几乎成为了这群奸佞的一言堂!

所幸如今有天幕指点,想来官家不会再相信此等贼子了。

此时宫中的赵佶狐疑的目光转向了一旁伺候的蔡京。

蔡京,童贯,李彦几人,数一数正好六个。

“爱卿,你认为这天幕所说的六贼是何意啊?”

蔡京急忙俯身请罪:“官家明察,臣等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啊!”

赵佶哼了一声,手中写字的动作不停,敲打了几句。

“做事要注意分寸,真被人揪了小辫子,朕可保不了你们!”

赵佶不是不知道蔡京几人的行为,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能为朕敛财又懂朕书画之乐的贴心人,也不常见呐。

那些文官就是太计较了些,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

朕的瘦金体如今是愈发成熟了,甚美!

【在赵佶的统治下,百姓是民不聊生,民间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大宋除了老敌人大辽,还多了一个满心觊觎的大金。】

辽国,萧绰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大金听着可不像中原人,难不成是我大辽手下的部落?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中原衰落,西域和北边的外族倒是发展起来了。

【从部落逐步壮大起来的金国,最痛恨的敌人却不是宋朝。】

【而是长期压迫和欺辱他们的大辽。】

【共同的敌人成为了金国和宋朝合作的理由。】

宗泽心中的悲痛无处宣泄,忠义叫他不能责怪官家。

可,驱狼吞虎之计,果真是引狼入室了!

宗泽强忍着身上的病痛,目光中是对国家的担忧。

大金比之大辽更加难以应对,我大宋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