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 > 第125章 朱祁钰:想换太子怎么办?偷偷送点钱吧!

【京师虽远,但若是瓦剌一直被耽搁在城外,等到勤王的队伍到来,那岂不是被瓮中捉鳖了?】

【京城久攻不下,勤王的大军却快要到了。】

【也先也害怕被明朝所俘虏,那瓦剌岂不是完蛋了?】

【于是再三考虑后,也先挟持朱祁镇从良乡西逃而去。】

【于谦立刻调集各路将领追击,直接追到了居庸关附近才回来。】

【京师保卫战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于谦也因功而加封少保。】

宋朝,岳飞敏锐的捕捉到了熟悉的字眼。

他可没忘记天幕曾经念过的那首诗,和他一同埋葬在西湖的不就是于少保?

可这朱祁钰听起来不像是官家这样的人啊,怎么会?

朱瞻基也是惊疑不定,祁钰莫不是也做了卸磨杀驴之事?

于谦可是安稳社稷的大功臣,若是含冤而死,不知要引起多少风波。

朱祁钰:爹!冤枉啊!

【此时的朱祁镇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打算了,虽然也先对他礼遇有加,但毕竟身在敌营,安危难以保障。】

【他之所以成为也先要挟大明的筹码,都是一个名叫喜宁的宦官为瓦剌出谋划策。】

【喜宁不仅投降也先,还处处引路,竭尽全力为瓦剌谋划。】

【朱祁镇不能再容忍这个人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

土木堡中,朱祁镇眼神阴翳,喜宁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陛下看着仁善,实则最忌恨别人的背叛,自己怕是凶多吉少。

不顾喜宁的拼命求饶,朱祁镇直接叫人把他拖出去解决了。

朱瞻基则是一脸无语,太子身边的奸佞小人未免太多了。

这宫内的宦官宫女也该好好清理一下了,什么人都有!

【朱祁镇也不是完全没有脑子,借口派喜宁去京城要礼把人送到了明朝的手中。】

【那自然是寺庙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明朝这边正好对这个奸细头疼得很,结果自己送上了门,火速就给捉起来杀掉了。】

【朱祁镇又用爵位拉拢了瓦剌的把台家,让他们从中说和,争取把自己放回京师。】

【也先这边陆续几次进犯都没能占到便宜,意识到大明并不是这么轻易就可以拿下的,也有意放回朱祁镇。】

朱元璋就纳了闷了,这也不是个傻子啊?!

怎么前面就这么蠢,硬生生的把自己送到了敌军手中?

朱棣冷哼一声,屁股着火了你知道思考了。

大明数代的积累,几乎被这个败家子毁于一旦!

这等于说他老爹,他,他儿子和孙子,这么多年都白干了!

叫他如何不生气?

【可此时的朱祁钰却不答应了,自己这个皇帝是被迫登基的。】

【现在收拾了这个烂摊子,又要把他哥接回来,那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不可能再退位让贤,把皇位还给他哥吧?】

【别说朱祁钰不想退位,大臣也不一定想。毕竟怎么看,朱祁钰都比太上皇靠谱多了!】

【但人家瓦剌都要放人了,大明却不接回,这也于礼不合啊!】

景泰元年,朱祁钰撇了撇嘴,本来就是。

收拾了烂摊子再叫他滚回原位?门都没有!

要不是于卿劝说,朕才不会接回皇兄呢,我看他在瓦剌过得挺好的呀!

朱祁镇(敢怒不敢言):暗中记仇。

【最后还是于谦劝说朱祁钰接回太上皇,并表示皇位已定,绝不会再更改。】

【朱祁钰一看爱卿都这么说了,只能捏着鼻子从瓦剌接回了朱祁镇。】

【两个人在城门处是拉着小手,流着眼泪,诉说着彼此的思念。】

【然后回宫朱祁钰就把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的小黑屋。】

【不愧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大明朝!】

父慈子孝的朱元璋和朱棣:......

兄弟和睦的朱祁镇和朱祁钰:......

好一通无力反驳的阴阳怪气!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何况还是曾经做过皇帝的朱祁镇呢?】

【朱祁钰自然得防备着点,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兄长,朱祁钰并没有下死手。】

【而这一锁,就是七年。】

【七年的时间里朱祁钰展现出了一位合格帝王应有的水平。】

【面对大战后一团糟的国家,他减免赋税,勤心治理,让百姓休养生息,缓过气来。】

【执政期间,肃清宦官势力,知人善任,重用贤臣,给已经处于危局的大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景泰八年,朱祁钰微微颤抖的手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平静,他无声苦笑。

自己的付出还是有人能看见的,至少不会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见济去世,他也病重得起不了身,难道真是天命如此吗?

这皇位终究还是要回到皇兄的手中吗?

【当皇位渐稳,朱祁钰也动起了易储的心思。】

【朱见深毕竟是皇兄的儿子,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也已经9岁了。】

【但是在朱祁钰坐上皇位之时,太子是由太后册立的,要想易储并非易事。】

【于是,他动了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决定贿赂大臣从而拉拢他们。】

景泰三年,朱祁钰偷偷把袖子里藏着的银票往里面塞了塞,心虚的移开了眼神。

于谦也有些哭笑不得,陛下怎会做这种掩耳盗铃之事?

朕,朕也是一时情急嘛!

朱瞻基掩饰的咳嗽了几声,有些好笑的摸了摸小朱祁钰的头。

“你呀,莫不是效仿宋朝的宋真宗行事?”

至于易储之事,人都是有私心的,祁钰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在朱祁钰的努力下,终于换来了朝臣们的默认,顺利换掉大侄子朱见深,让自家儿子当上了太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朱见济第二年就因病夭折了。】

【明朝一向信奉嫡长子继承的正统,此事一出,朝中的人心有些浮动起来。】

【言论中甚至出现了皇位本该属于英宗一系的言辞。】

幽居南宫的朱祁镇讽刺一笑,这就是天命!

自己那个弟弟的手腕可不弱,可惜了,无论是他还是那个早夭的朱见济都没这个福气!

这大明江山本该就属于我朱祁镇一脉!

【朱祁钰膝下子嗣单薄,朱见济的死亡给朱祁钰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叶楚叹息一声:【这也为后面的惊天之变埋下了伏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