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 > 第167章 李自成:老登,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居然选择了拒绝李自成提出的和谈条件!】

【你既然拒绝了,那就表示谈崩了呗?】

【李自成立马迅速调整了军事部署,整兵准备开始攻城。】

李自成:老登,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给脸你不要,那我还是直接动手来的快!

武周,武则天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无能无知,臣子只顾着明哲保身,光听着就叫人毫无期待!

【面对李自成绝对的军力压制,京师本就不怎么靠谱的城防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从李自成发起总攻到破城而入,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吴三桂就算是踩着风火轮,也没办法带着大军来勤王。】

【大明的京师,破了。】

天启年间,朱由检瘫坐在地上,捂住脸失声痛哭了出来。

“皇兄,是我对不起朱家的列祖列宗,最终葬送了大明啊!”

“我是大明的罪人!”

朱由校沉痛的闭上了眼,这份两百年的基业,最终还是被他们这些不孝子孙给败光了!

【作为大明的末代君主,国破家亡之时,崇祯又是如何做的呢?】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个说的是朱棣,一个说的是崇祯。】

【对于朱棣的褒扬无可厚非,崇祯小朋友的故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死社稷是死了,不过到底是甘愿赴死,还是不得已为之呢?】

听到君王死社稷的时候,朱棣还难得有点沉默了。

没想到崇祯,居然还有这份勇气?!

刚想要赞扬几句,就听见了后面的话,话一下子就打住了。

朱棣眯了眯眼,难不成其中另有隐情?

【国破家亡,东林党的朝臣们都在家里准备恭迎新皇帝了。】

【但崇祯这个旧皇帝肯定是不能在皇宫里等啊!】

【大明要亡了,自古亡国之君一般多半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要么被囚禁一生,要么被杀死。】

李煜:扎心了!

【不仅如此,后妃宫女也很可能会沦为敌人的战利品,遭受受辱。】

李煜:(吐血)。

【于是崇祯在城破之时,还特别贴心的杀死了自家的所有妃嫔,派人逼死了皇后、太后和自己的女儿。】

【但他的几个儿子早在城破之前,就被他送出了城外。】

武周,武则天自然是嗤之以鼻,十分看不上眼。

女儿的命就不是命,儿子就要早早送走,简直可笑!

洪武年间,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哀痛。

“这小子,恐怕是存了死志打算殉国,这才如此狠绝啊!”

小朱棣本来对崇祯是十分看不上的,但冲他这份殉国的勇气,他也高看一眼。

【听到这里,是不是以为崇祯打算杀死家人后,自杀殉国?】

明朝众人:?

不是吗?这都把后宫妃子,甚至太后都逼死了啊!

这明显就是打算以身殉国了啊!

【杀掉后宫女子之后,崇祯急忙喊来自己的心腹大太监王承恩商量对策。】

【是的,一点准备都没有,人家破城了才开始规划跑路之事。】

【仓促之下没有准备,崇祯只能换上了太监的服饰带着身边的宦官出逃。】

【人家守门的士兵没有得到任何指令,当然不能随便放行。】

【万一是敌军内应,或者是宫内发生了什么变故怎么办?】

【崇祯窝窝囊囊的带着手下的人把城门跑了个遍,发现出不去了。】

沉默,是今晚的大明。

朱元璋额角的青筋直跳,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如此的荒谬。

连跑路逃命,都显得如此的草率抽象!

小朱棣沉着脸,他收回刚刚的话,他们还真是高估了他!

【李自成已经进城,自己也无法逃出宫门。】

【万般无奈之下,崇祯恰好又是个极为要面子的人。】

【既然已经无路可走,他也不会投降贼子,还不如自杀算了。】

【毕竟,还能在最后搏一个好名声呢!】

内阁首辅魏藻德无视了崇祯投射过来的愤怒目光,心中暗自冷笑。

他们这位陛下,爱面子是真的

做什么事都想让别人来为此承担恶名,自己想要干干净净的捞到好处,哪有这么容易?

这些年为他卖命效死的人,落得好下场的有几个?

倒还不如冷眼旁观,落得个轻松自在。

毕竟他们老朱家的皇帝,多是自私冷血的。

昔日万历皇帝一病不起之时,也以为自己大限将至,下了一道圣旨忏悔自己的罪过。

诏书中言辞凿凿,无不是痛悔自己害苦了天下的百姓,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结果呢?

病好了,立马就后悔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回圣旨。

何其荒谬可笑?

【李自成进宫之后,没有找到崇祯,还以为他跑路了。】

【直到几天后,在煤山的寿皇亭附近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发现了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的尸体。】

【崇祯帝死时 “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身边仅有王承恩相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他留在衣服上最后的遗言。】

“若真想自尽,宫中何处不可?”

“还要跑到那什么劳子煤山去?”

太平公主翻了个白眼说道。

“婉儿说,这崇祯帝是怎么想的呢?”

上官婉儿手中记录的动作不停,沉吟了一会儿。

“求生是本能,想跑是真心;王朝覆灭,这最后的悔恨也是出自真心。”

明朝末年,京师城破之后,京中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谋划着去投奔李自成。

担任工部尚书的范景文整理好着装,容色肃穆。

一笔一划的在门楣上写下 ,“谁非忠臣,谁非孝子,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眼眶通红,神情却是意外的安宁和平静,他缓步走到了庭院中的水井处,毅然决然的投井自尽了。

【有心也好,无奈也罢,随着崇祯煤山上吊自杀,明朝也迎来了落幕。】

【在《明史纪事本末》等史料中,曾记载崇祯对于朝中诸臣误国的指责。】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可这一切的源头,真的全部罪在诸臣吗?】

【这满朝大臣,就没有一个是忠君爱国之辈吗?】

崇祯(痛哭):难道不是吗?

他们根本一点都不忠君爱国,没一个好东西!

汉朝,刘彻呵呵了一声。

一个能够提拔出满朝亡国之臣的君主,你能说他不是亡国之君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