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仓促继位后,面临的就是一堆烂摊子。】
【弘光政权遗留下来的不仅是混乱的朝政,更是萎靡不振的抗清局势。】
【朱聿键力图整顿吏治,选拔有才能的官员,来恢复明朝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同时也没有忘记要光复大明的志向,积极组织抗清,试图整合各方势力,形成统一的战线。】
武周,武则天来了点兴趣,这个听着靠谱些。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朱聿键也算是从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心性上比起那几个废物强多了。
若是有能够领兵打仗的良将,好好发展谋划,说不定有反攻的机会。
叶楚颇为赞赏:【论个人品行来说,朱聿键在老朱家也算得上是封建社会好青年了。】
【继位后在自己的登基诏书中,坦然承认了是皇家的错误害苦了百姓。】
【“国家三十年久不见恤民之实政矣”,“致我百姓,苦极无告”。】
【作为君主没有一味的把责任推给造反的天下百姓,而是愿意直面真相。】
汉朝,说起这个刘彻可就不困了,毕竟他也是下过罪己诏的男人。
自古皇帝认错难,就算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
作为天下的君父,错了就要改,就要认,这是他刘彻的傲气!
凭这点,就已经胜过他那些掩耳盗铃的先辈许多了。
【面对抗清的危机局势,朱聿键推翻了荒唐的“联虏平寇”政策,不再针对农民起义军。】
【对于愿意投效大明共同抗清的势力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一视同仁的加以封赏。】
【要知道朱聿键的亲弟弟就死于李自成之手,南阳之战中许多人也曾经是他的敌人。】
【但他仍然亲自册封了李自成的遗孀和侄子,以及那些昔日和他为敌的起义军首领。】
【为自己的抗清联盟,拉拢了不少的势力加入其中。】
唐朝,李世民不自觉地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把国家的存亡安危,放在自己的私仇之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此一遭,多少能收揽一些人心。
【在个人生活上,朱聿键也十分俭朴,不修宫殿,不选秀女,也不好奢侈享受。】
【除了皇后曾氏之外,并无姬妾。】
【国库一切开支均以军饷支出为先,一心抗清复国。】
【如果在和平时期,应该会是个不错的君主。】
【可惜在这样的乱世,朱聿键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艰难的重担。】
朱聿键无奈苦笑一声,他何尝不知道?
自己自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正儿八经的教育,如今山河飘零,他也是赶鸭子上架。
可总归坐到这个位置上,就要为大明做些什么。
福建此地兵力几乎依赖于郑芝龙,自己虽然是皇帝,却使唤不动这些人。
【在实际执政过程中,朱聿键受到以郑芝龙为首的地方军阀势力严重制约。】
【郑芝龙手握重兵,却出于个人保存实力和争取地位的需求,对朱聿键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朱聿键也缺乏有效的制衡手段,始终受制于郑芝龙,导致政权内部矛盾重重。】
【对外的抗清战役中也缺乏军事战略眼光和指挥协调能力,各个战场上都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势,在与清军的对抗中屡屡失利。】
朱聿键:努力了,但没什么效果呜呜呜!
洪武年间,朱元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偏偏有资质的多灾多难,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导,又没有能够一战的将领。
大明势弱,大清可不会给明朝留下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1646 年,清军稳定了北方局势后,开始集中兵力进攻隆武政权。】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郑芝龙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还暗中与清军勾结,准备投降。】
【不仅拒绝出兵抵抗,还撤掉了仙霞关等重要关隘的守军,为清军进入福建打开了大门。】
【就这样,清军在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了福建。】
【在史料中关于他的死因记载,多为在战斗中被清军杀死,以及被俘后绝食自尽两种说法。】
唐朝,杜甫感叹一声:“身如劲柏经霜立,心似寒梅傲雪安。”
隆武帝确有中兴之相,可惜王朝末路,已经是救之不及了。
李白点点头,举起桌上的酒杯遥遥对着天幕敬了一杯。
“有爱国爱民之心,在大明的末年已是难得。”
【我们很难说朱聿键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皇帝,抗清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实际的成果。】
【在位短短一年,没有摆脱郑芝龙的挟制,也没能守住福建之地。】
【然而在这个皇室子弟不是投降就是逃跑的王朝末年,他接过了遍地疮痍的江山。】
【为朱家的江山,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朱聿键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嘴唇微微颤抖着。
他终究还是没能挽救大明的江山,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他无力的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间不断涌出,滴落在他的衣服上。
皇后曾氏也是眼眶通红,轻轻揽住他,安慰道:“陛下已经尽力了。”
朱聿键蓦然抬起头,眼神愤恨,有些咬牙切齿:“郑芝龙为明臣,却不战而降,实在可恨!”
“为今之计,需要尽快想个计谋除掉他才是!”
曾氏微微迟疑,问道:“陛下是说,扶持忠孝伯?”
“可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真的会站在我们这边吗?”
其实朱聿键也不确定,只是以他对郑成功的了解,知道他是个有少年意气的人。
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做了叛明降清的举动,会怎么做呢?
【不过朱聿键还是为大明留下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郑芝龙投降大清,他的儿子郑成功却不愿意做一个叛国之人。】
【在知道自己父亲决意降清的时候,郑成功曾苦苦劝阻,力陈抗清的必要性和大义所在。】
【但郑芝龙表示:不听,不听,我不听。】
【一边是自己的生父,一边是自己效忠的大明,郑成功究竟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