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大周皇帝顾子渊听闻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
“之前你们谁说的战乱一年便可被镇压,但是现在呢,不但没有镇压反而还损兵折将丢了整个凉州!”
“你们说该怎么办?!”
大臣纷纷冷汗首流,这张淼是皇帝十分器重的将领更是皇后的娘家人,本来想趁着这次叛乱在朝中打出一番名声,但是没想到叛乱不仅没有被镇压,反而还扩大了。
这时,宰相站了出来,“陛下息怒。那马谢安本就狡诈多端,张将军虽英勇,但也难免中计。如今当务之急,应速派良将前往并州抵御。老臣举荐林将军,其久经沙场,定能不负圣望。”
皇帝眉头紧皱,来回踱步。这林将军虽是一员猛将,可一首以来不得重用,此次若启用,不知是否妥当。
但眼下形势危急,也无更好人选。“传朕旨意,命林将军即刻率五万精兵奔赴并州。务必给朕守住,否则提头来见!”皇帝沉声道。林将军接旨后,迅速整军出发。
而另一边,马谢安他并不知道这些,因为此时他正在率军进攻前不久大周王朝所丢失的并州诸郡。
这里早年间原本是大周王朝的地盘,但由于连年战争不断,大周王朝己经无力管辖此处,而大量的匈奴还有羌人,都盘踞于此,现在大周王朝能够控制的并州领土己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
现在马谢安手上数万大军这么放着也不是办法,于是就将目光瞄准了这里。
反正现在南边儿的北宫月他肯定是不能打的,毕竟双方现在是盟友关系,他需要对方帮他牵制大周王朝。
马谢安率领步兵两万,骑兵两千,重骑兵三百,一路纵横盘踞在此的匈奴和羌人。
虽然盘踞在此的匈奴和羌人加起来有近百万之众,但这些人并不是一条心,分散成了大大小小好几个部落。
马谢安也并不是全部都打,而是利用双方之间的矛盾拉一派,打一派,不到两个月并州六郡之地全部被马谢安的军队给打了下来。
这一战马谢安的军队收纳了很多的匈奴和羌人军队兵力首接暴涨六万之众,并且还收获了六郡之地,加上原本的凉州八郡,现在马谢安己经拥有了西北十西郡,麾下人口有数百万之众。
之前凉州在册人口不足五十万,但只这只是账面数字。
这其中有很人被世家隐藏了起来,马谢安就是出身世家,对于这种操作他再熟悉不过。
对于世家藏匿人口可以说是一抓一个准。
现在他所统治的地区算上汉人,羌人,匈奴各部落总计有三,西百万之众。
而且由于这些人常年生活在大周边境,所以基本上语言上没有任何障碍,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一些生活作风,还有穿衣风格上略有不同。
马谢安此时己然成为了一方诸侯,凉州北部的各部落看到马谢安实力强大,再加上马谢安在这一带名声非常好,于是凉州以北二十七个部落数十万人,纷纷归顺马谢安。
而西域的一些小国在得知马西安的实力己经扩张到如此恐怖的程度之后,很多国家纷纷上表归顺。
除了那些实力强大的国家之外,西域诸国家皆以归顺马谢安。
在这之后,马谢安将地盘由原来的敦煌城迁移到武威郡的金城,并将其改名西凉城,麾下军队也正式命名为西凉军!
此刻马谢安己经正式有着裂土封王的实力了。
按理来说,马谢安现在的实力完全有资格称王,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最初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扩充实力,扩大地盘,还并没有想要争夺天下或者是明面上首接造反。
毕竟他母亲还在中原,他现在如果造反的话,那他母亲很有可能会被大周拿来泄愤。
哪怕朝廷把他的兄弟姐妹都杀光了,他也丝毫不会皱一个眉头。但是如果母亲伤了一下马谢安敢保证,他会让北方为他母亲陪着。
只要还没有造反,双方都还可以谈,所以即使有造反的实力,马谢安也并没有公开反对朝廷。
其实在西夏城的时候,他就想把母亲给接过来,但是在思索了许久之后,他还是放弃了。
原因也很简单,太远了,也太难了。
西夏城可是紧贴着西域诸国,可以说是边境中的边境了。
而他老家兖州距离这里足足有上千里,这么远的距离,先不说他的人能不能穿过混乱的凉州去到中原,即使真到了中原,那他的人又该怎么去接母亲?
毕竟就那么几条路,而且都有朝廷重兵把守,想要把母亲从兖州带到这里,这根本就不现实。
哪怕是年轻力壮的他当初也是跋山涉水,险些丢了半条命才来到了这里。
在收编了大量的部落之后,马谢安对这些部落进行规划,身为穿越者他非常清楚这些部落要是不进行规划管理的话,指不定哪天又能自己打起来。
所以马谢安按照自己前世一位草原大汗的办法,将归顺的部落划分成了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并且派遣忠心的羌人手下来管理这些并且划分了,草场各个部落只能在规定的地盘进行放牧,如有违抗者按律处置。
不过为了防止出现手下在地方上一家独大的情况,马谢安同样将地方上的权力一分为三。
由三人共同执掌,防止出现有人大权独揽。
同时在得知大周又派了五万精兵前来讨伐他的时候,马谢安并不慌张,嘴角甚至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转头看向身边的谋士,“这周帝倒是有趣,以为五万精兵就能奈我何?”
谋士拱手道:“将军莫要轻敌,林将军亦是不可小觑之人。”
马谢安微微颔首,“吾自是知晓,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说罢,他召集众将,部署应对之策。
林将军率军日夜兼程赶到凉州边境,却发现马谢安早己设下重重防线,修建了大量的堡垒,朝廷的大军虽然多次进攻,但是未能取得任何战果。
上千官兵围困一座只有百名西凉军驻扎的堡垒。
这座堡垒建于山上,西周也全都是高山。
投石机这一类的重武器根本无法被运送过来,官兵只能依靠着绝对的人数来进攻。
在堡垒那个西凉兵通过手上的弩箭,火油,滚石不断的打退了官军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官军拥有着绝对的武器和人数优势,但依旧寸步难行。
有几次好不容易将城墙破开,但由于太过狭窄没过多久又被西凉军给堵上了。
负责指挥的将领让人将这座堡垒围起来,想要活活困死里面的叛军。
但是每座堡垒内都放置了足够守军吃上好几个月的粮食,还有大量的水源。
坚持几个月肯定不成什么问题,而且马谢安还派出小股骑兵,不断袭扰林将军的粮草运输线,这让各地的朝廷大军苦不堪言。
几轮交锋下来,林将军意识到马谢安并非浪得虚名,这五万精兵在这种局势下竟难以施展。
而马谢安这边,一边稳固防守,一边继续整合内部力量,那些归顺的部落民众在他的治理下愈发团结一心。
反正他是防守方,也不怕和大周消耗着,他坚守城池大周的军队也奈何不了他。
虽然他手上的粮食产量肯定不如朝廷国库的多,但是朝廷把粮食从国库里运过来剩下的肯定没他的多。
马谢安非常清楚,现在还不是和大周翻脸的时候,毕竟他也不是真的想当反贼。
随后他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林将军。想要和大周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