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军在回到龙城之后发现发现自己的王庭己经被破坏的不像样子的时候都分愤怒无比。
匈奴单于在看到龙城的惨状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心疼自己的王庭,而是担心自己的大女儿苏娜。
毕竟城没了可以再建,他这大女儿可就一个!
当手下跟他汇报大女儿在内城安然无恙的时候,匈奴单于松一口气。
很多匈奴将领看着被损毁严重的龙城,以城墙上马谢安的那几个大字,纷纷请命要追击彻底的西凉军。
太丢人了!他们南下劫掠中原,东西没抢多少,反而被别人抢了一顿,还被人差点儿把王庭打下来。
要不是他们回来的及时,恐怕王庭己经没了。
而且西凉军经过长时间的战斗,肯定己经疲惫不堪,现在追击他们很大的可能将对方全部干掉。
凭借他们手上的战马想追上西凉军并不难。
但是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匈奴大单于却并没有这么做。
虽然现在西凉军己经离开了这里,但他们是自己主动撤走的,军队士气还在。
而且西凉军能从凉州,并州打到他们这儿,肯定全都是骑兵。
虽然他们的人数是对方的十几倍,但是装备上并不占优势,如果把对方逼急了的话,与他们鱼死网破,他们即使赢了也是惨胜,这样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更何况西凉军主将,曾经率领着不到千人就击退了他们三万大军,他也不敢赌对方有没有留什么后手。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兵全都派过去追击。
他虽然是匈奴的首领,但是他手上能够调动的士兵也有限。
匈奴单于并不是南方中原的皇帝,在中原皇帝即是天说一不二,而在草原匈奴更类似于一个盟主,虽然没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没办法像中原皇帝一样调动全国的兵力。
让自己的军队去追,万一被西凉军反过来消灭掉的话,那么他这个匈奴单于估计就被其他部落给替换掉了。
而其他那些部落也不可能为了王庭和西凉军为敌。
那些部落之所以愿意回来,主要是担心自己家的草场被西凉军侵占。
而且现在草原有相当一部分,还需要从西凉军所在的凉州和并州购买,真跟对方于是他们断绝跟他们所有生意往来,那么他们缺的铁矿,药草这一类的东西将彻底没有。
所以在以上考虑之下,匈奴单于并没有选择追击,即使一众儿子和将领不断的在劝他,但是匈奴单于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
而另一边马谢安率领一万铁骑,奔腾在草原之上,朝着南方并州。
副将韩琦看了一眼匈奴王庭的方向,惋惜的说道:“可惜呀,要是匈奴主力晚一点回来,说不定龙城我们就己经拿下了!”
马谢安听后说:“放心吧,我们还会再回来的!这一次是他们好运,下一次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运气了!反正这趟我们也不亏,并州以北数千里草场,己经十几个部落全都归顺了我们,虽然没有打下匈奴王庭,但也算一场大胜!”
回到西凉城后,马谢安受到百姓热烈欢迎。
这些百姓对于马谢安的欢呼,可不是装的,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
因为这次远征匈奴,西凉军获得到了大量的牛羊,以及金银珠宝,而这些有不少都分给了士兵。
这些士兵在得到了大量的牛羊和金银珠宝之后,大部分全都送回了家里,帮助家人改善生活。
而这里大部分百姓都是士兵的家人。
不过马谢安深知匈奴不会善罢甘休,尽管这次暂时退兵,但双方之间的战火迟早会再次燃起。
马谢安一边将那些头上的部落拆分,按之前的一样,分为十户,百户,千户,万户派出身为匈奴的手下前去管理。
马谢安清楚,要想在未来在和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只有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大周的州和郡他现在肯定是不能打的,西域方面有很多小国基本上明面上归顺了西凉军。但是很多大国,却依旧他处于摇摆状态。
分别有,乌松国,大月国,大宛国,康居国。
这些国家的面积都不小,最小的也相当于一个郡,还最大的乌孙国更是相当于中原小半个州。
所以马谢安正在考虑要不要出兵,把这些国家攻下来。
当然除了以上那些国家,还有很多隔着比较远的小国,不过这些国家太小了,于马谢安而言可忽略不计。
最小的国家甚至比一个镇子大不了多少。
就这点儿,一个披甲武士就可以轻松的拿下去。
匈奴单于这边,虽未追击西凉军,但也在整军备战。他意识到马谢安是个巨大威胁,于是暗中联合一些摇摆不定的部落,准备找时机夺回失去的地盘。
而马西安为了确保自己刚抢来的大片草原不会被匈奴重新抢回去,于是就下令在那些富饶的草原边境处修建大量的堡垒。
这些堡垒本身并不大,内部生活的也并不是百姓,而是士兵。
堡垒内部配有各种重型的投石车,巨弩,弩箭等武器,而且储存了一定规模的粮食。
为的就是防止匈奴再次大规模来袭。
小规模的匈奴不是对手,大规模的匈奴只要敢来,后方的军队就会得到消息然后出动。
以此来确保战争不会发生在自己的主要地盘上。
另一边大周王朝,皇帝顾子渊在得知马谢安率领一万铁骑远征漠北草原,甚至差点打下匈奴王庭的时候,震惊不己。
虽然马谢安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支援幽州。
但是远征漠北万里,进攻匈奴王庭,就足以完全抵消,未去支援幽州的罪责了。
这次匈奴南下幽州固然损失重大,但是和西凉军远征漠北比这些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
而且未去驰援幽州顾子渊面其实也比较理解。
毕竟凉州和并州与幽州相距甚远,而且西凉军虽然名义上归上大周,但实际上完全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
如果他是马谢安他也不会去,毕竟让军队横跨千里去支援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换成他也不愿意。
不过马谢安这一战打的确实漂亮,不但解决了幽州的危机,还让匈奴元气大伤,甚至差点将匈奴王庭给打下来。
不仅挫败了匈奴锐气,更是解决了幽州之危。
但是随后顾子渊就为难了起来,因为马谢安在立奇功,如何赏赐就成了一个难题了。
按照马谢安的功劳来算的话,这一战即使将其封王,也己经不为过了。
但是大周开国皇帝死前留下遗言,非宗室子弟不得封王。
最多只能封其为公爵,官职方面,马谢安己经是征西将军了,在往上的话那只剩下三公了,但问题是三公现在都还有人,如果擅自将他们其中任意一个给撤下去都将造成不小的影响。
拿其他东西补偿,钱,西凉军所在的凉州位于中原和西域的必经之路,虽说土地贫瘠,但是来往商人众多。
何况如果只是赏赐马谢安一个人或许还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一次远征匈奴的骑兵足足有上万人之多,其实每个只给一百钱,也要上百万。
而且一百钱这说句不好听的,骑兵一个月的军饷都不止这点,如此大功至少要每人给上千钱。
这可就要上千万了,朝廷之前为了镇压凉州叛乱的时候就己经把大半个国库给掏空了。
现在又要拿出这么多钱,那朝廷可就彻底没钱了。
现在各地都在发生大旱灾荒,都是需要钱的,如果现在将钱全都靠赏西凉军,那你是灾民怎么办?
封地的话,好像也不太合适,毕竟马谢安现在所控制的地盘己经包含了并州凉州以及以北数千里的草场,如果再给他一块封地的话,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