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准把我的点心送给别人。”怀中人开始发出梦呓。
顾成言动作一顿,缓缓靠近,听清他所说的话时,微微低头浅笑,周身仿佛围绕着烟雨之气。
他轻轻地亲吻林舒玄的额头,宠溺地对他说:“再不送了,以后关于你的所有东西,我都悄悄藏起来,可好?”
可惜无人看见这一幕,得见此刻温润深情气质卓绝的顾成言。
他不便久留,一个时辰后,离开了后宫。
虽是天子近臣,但毕竟是外男,顾成言之后再也没能找着合适的时机见到林舒玄,只能从太医院掌院刘太医嘴里听见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可这些消息都不算是好消息,顾成言有时候甚至情愿听不见关于他的这些消息,只要他能够少受些折辱,过得舒心些。
距离顾成言成为新科状元整整过去了三个月后,父亲顾正修跟母亲夏若曦才带着妹妹思琪抵达京城。
忘了说了,顾成言如今在京城也是有自己的府邸的,正是陛下亲自所赏。
夏氏到府里一看,这么大一座宅子,竟然只有四个下人。
她忍不住摇头叹息,“成言真的是太过简朴了!如今也是正经的官身,身边只有闻音一个人近身伺候着不说,这么大的宅子,就这么几个人,打理得过来吗?”
思琪笑着抱住母亲的胳膊,“娘!所以哥哥才要你跟爹爹亲自过来照看呀!别看他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性子可糙了!给他扔进山里,他自己也能将就着过下去。”
顾正修倒是觉得儿子这样挺好,他笑着说:“成言像我,不图享乐,也不计较排场,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如今在陛下身边做事,自然是分身乏术,其他方面难免顾不上,咱们替他捯饬着就是了。”
早上去翰林院点卯后,得知陛下今日都在太后宫中,基本用不着他在侧侍奉,刚好家中来人禀报说是老太爷老夫人还有小姐都到了,于是便告了假回家,归结于他如今的好人缘,甚至连当天的差事都有人主动替他分担。
顾成言穿着一身官服归家之时,被夏氏跟思琪围着打量了好一会儿,顾正修虽然没有她们那么夸张,但眼神中的羡慕是遮掩不住的。
“大哥!你如今看起来可威风了,跟舅舅比起来也不差什么!”思琪狂给自家哥哥吹捧。
顾成言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舅舅是正四品的官衔,我如今才从六品,相差整整五级呢。”
顾正修可不乐意自家儿子说他自己不如大舅子。
反驳道:“你如今是天子近臣,翰林院的人将来可是要进六部做宰相的!论起来你舅舅确实没你前途光明!”
顾成言惊讶地看着自家老爹。
夏氏捂嘴轻笑,“成言是不是觉得你爹跟换了个人似的?自从在景州接到京城来的喜报,他呀!就特别积极地找你舅舅问询,这翰林院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你做了状元郎却进了这么个地方。”
“让爹替我费心了。”顾成言明白顾正修能主动拉下脸面去找夏之申讨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顾正修摆摆手,“这也没什么,你舅舅做官几十年,他知道的多,爹找他问一问就是想知道的清楚一些,原来翰林院还是个清贵之地,听说里边的人都拿鼻孔瞧人,他们可有为难你?”
顾成言估摸着舅舅的原话应该是:翰林院的官员都是性子极为清高之人,恐怕不好相处。
“大家待我都好,毕竟有陛下的信重,他们也就不会为难我。”
一家人好生吃了顿饭,顾成言将库房的钥匙跟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夏氏打理。
又额外给思琪送了好些提前备好的东西,都是些女孩子最喜欢的头面、布料等。
当然私下还给了她一间胭脂铺子的铺契,是半年前就盘下了的,所用的银子是从万华阁支取的分红。
思琪当下眼睛就红了。
“哥,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小姑娘哭着扑进了大哥的怀里。
顾成言轻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像小时候一样。
“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啊?”
思琪其实一直都是有些自卑的,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出身微贱,虽然被爹娘收养,还有一个十分疼爱自己的知府夫人舅母,但跟那些出身名门的世家小姐们在一起,总是觉得没有底气。
家人其实也都知道,但为了维护小姑娘的自尊心没有戳破,反而非常宠爱她。
顾成言也尽可能给她提供丰富的物质傍身,要知道,思琪房里的那些贵重的首饰可比寻常的官家小姐多了几倍不止,谁三天两头的就给家里的女孩买首饰,还不是得逢年过节或者特殊的日子才有。
其实顾家人之所以这么着急赶着上京,还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顾成言的加冠礼。
这在南凌表明该男子年满二十,加冠后,由父亲、信任的长辈赋予他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对每一个男子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加冠礼需要宴请亲朋好友,父亲必须在场住持,此外还需要一位德行高尚、令人尊敬的长辈替他加冠。
这人选本该是顾成言的老师元先生,但是先生如今在景州城,他的身子也不宜远行,所以需要另择一位。
来之前,顾成言的舅母陈氏曾经给过建议,可以请她父亲,也就是当朝御史大夫来为顾成言加冠。
顾成言摇了摇头,解释道:“御史是言官,有监察百官之责,并不适合与我走的太亲近,恐会遭人闲话,给陈大人带去麻烦就不好了。”
“那?咱们这人生地不熟的,能找谁呢?”
在与李元洛、程季良一块吃饭的时候,聊到了这件事。
程季良笑着说:“何须烦恼,成言你与我乃是至交好友,不如就由我父亲替你加冠如何?”
“这,我虽与右相大人见过几面,但并未交谈过,他事务繁忙,不知可还记得我这小小的翰林院修撰?”
毕竟人家可是一品高官,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顾成言心有疑虑。
“你也太过妄自菲薄了!这满朝官员中,如今谁还不认识盛宠优渥的新科状元呢?”
顾成言知道点心那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传言都把他神化了,众人纷纷拿这个轶事说道。
“季良你又取笑我。”顾成言无奈苦笑。
“我是说真的,我父亲知道我跟你交好,还问过几次你的事,他对你十分欣赏,择日不如撞日,你今日便随我回府,刚好跟他见上一面,合适的话就当面约好,你也不必再为这件事忧心了。”
李元洛鼓掌叫好,“程伯父性子特别好,比我爷爷好说话多了,他肯定会答应的!”
于是乎,顾成言就被程季良跟李元洛左一个右一个架着,去了程府。
巧的是,右相正好得空,跟他们三个年轻人坐着聊了好一会儿,虽然位居高官,但他看起来极为慈善,就像对待自己家中的子侄一般,与他们闲话。
顾成言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程季良虽然出身世族,却待人极为亲和,大约都是他父亲的言传身教。
右相得知顾成言还未及冠,又有意请他为之加冠,在感叹对方年少聪颖之际更增添了几分欣赏。
非常欣然地答允了。
顾成言走后,右相对儿子问了一句:“你觉得顾成言做你的姐夫怎么样?”
不等程季良回答,他又自顾自的说:“极好!谈吐得宜,智谋双绝,而且人品贵重,方才听他说家中还有个妹妹?过几日让你的姐姐们请人家来府上坐坐,培养培养姑嫂感情。”
程季良扶额,差点忘了,他家中只有他一个男孩,姐姐却有六位,他父亲别的都好,就是成天担心六位姐姐以后的婚配,好不容易遇着成言这么合适的人选,自然是不会放过了。
他这可怎么跟成言说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始双更啦
第27章
周文远虽然跟顾成言并没有多少交情,但毕竟是同榜,所以也收到了他的请帖。
这不,如今正在酒楼里与他交好的几位同僚拿这件事说笑,语气之中满满是不屑与贬低。
但这酒楼中也不乏顾成言的仰慕者,正巧说到他。
“听说那新科状元顾成言过几日加冠,这么说来他竟还未满三十,六元及第,年少盛名,当真让人敬仰。”
“可惜他为人低调,寻常人无缘得见真人,我倒是听说他曾经在程季良程公子的邀请下参加过两次诗会,还留下了一句极其精妙的上联,至今都无人能接上。”
“不是都说那探花郎周文远文采极好,他也没能接上吗?”
“那要不他只是个探花呢!顾成言可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只是人家不喜欢卖弄罢了。”
“不过这探花放在他身上也有些名不副实吧!前三甲游街那日大家又不是没去看过,状元郎面如冠玉、身似修竹,就连榜眼程季良,人家还是之前的京城第一公子呢,这两个谁不比他潇洒倜傥。”
“说起那日,顾成言还从马上飞身而起,接了一朵殷红的海棠簪在耳畔,那画面我至今记忆犹新,不得不赞一句:顾郎风姿卓绝,世无其三!”
周文远的脸色青黑,他的几位好友赶紧安慰道:“文远,你别听底下那些人胡说,他顾成言算什么啊,还不就是仗着陛下宠信,你才是真正的绝世诗才!”
说是这样说,但只要见过顾成言本人的人都不会觉得方才那些人言过其实,人家确实就是这样出众!
周文远僵硬着替自己找场子,“他在京城根基未深,加冠也未必有几个人愿意去,多半也是些官职低微之人趋炎附势,这种场合我实在不屑前往。”
“是是是!实在没有去的必要,谁都知道如今文远你深受左相大人的青睐,听说左相还有意将府上嫡出的小姐下嫁,那可真是艳福不浅呐!”
周文远听到这里,脸上露出自矜之色,这话倒是没错,那小姐他亲眼见过,若不是左相有意撮合,想要择他为婿,又如何会安排小姐与他在前院偶遇。
到了顾成言加冠当日。
一开始来的宾客确实都是些官阶低微之人,不过或多或少都跟顾成言打过交道,顾成言也都给他们发了请帖。
夏氏自小跟在陈氏身侧,再加上有女儿思琪从旁协助,举办宴会的各个流程进行的有条不紊,府上的下人也都懂规矩,对待众宾客都一视同仁,亲和有礼。
程季良跟李元洛来的也算早,还帮着迎客招待。
他们三人算是见识了,顾成言的人脉到底有多广,从平民中的酒馆老板、书苑掌柜,到宫中的御前侍卫长、太医院掌院,涉及士农工商各个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
除此以外,竟然还有江湖中人前来贺喜,其中万华阁跟医谷抬来的贺礼便足以买下东市好几个铺子了。
这些个平民都是由顾成言的父亲顾正修负责接待的。
李元洛蹭到程季良的跟前小声嘀咕:“成言还跟江湖门派交好呢?”
程季良笑着看了他一眼,“成言懂医术,会武艺,这是你我都知道的,顾伯父还曾是武林盟盟主,这也不奇怪。”
李元洛挠挠头,“这些我不知道啊!成言他不是只会骑马吗?”
程季良合上扇子,用扇柄轻敲自己的手掌,突然恍然道:“忘了你不跟我们一块儿当差,可能不知道,成言医术不凡,陛下曾特意让他跟太医院的掌院多交流,前不久,贵妃在御花园使得好几位皇子公主昏厥,太医人手不够,成言还得了圣喻帮着看诊。”
李元洛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他们三人中跟顾成言最亲近的那人了,好多事情他听都没听说。
明明大家都是同龄人,但是他至今身上也没有一份正经的差事可做,算起来成言也只比自己大一岁而已。
之后来的人身份愈加贵重,他三人也不再闲聊,而是打起精神帮着迎客。
翰林院的诸位学士基本都到了,程季良本身就是翰林院的人,这批人就由他亲自接待。
忠亲王府派了人来不说,来的人还是忠亲王的世子,身份相近,父辈又同为军中之人,李元洛便接待这位世子了。
后来御史大夫家的陈老夫人也携同家中的女眷亲至,夏氏是养在陈氏跟前的,正好跟老夫人叙叙旧,说一说陈氏的近况。
连淑妃的娘家礼部尚书的夫人也到了,夏氏虽然有些意外,但都是女眷,招呼起来倒也不难。
最后到的,是给顾成言加冠的右相。
“伯父亲至,实在令我这寒舍蓬荜生辉。”
右相笑呵呵地看着他,“成言你今日也算是彻底长成人了,老夫很高兴能做这个为你加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