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在张山挑选完后,就将剩余未被选上的青州军带回了城外军营,而被张山选中的则是以后可以搬入城内大营居住。
张山看着底下的400人,心中有一股豪气油然而生,这就是他张山乱世扬名的第一步。
而这400人也会是他今后最为坚实的后盾。
随后张山将这400人聚在一起,找西名百夫长了解了各自的训练情况和装备情况。
作为曹操原来的嫡系部队,邓伯文和邓叔武所带的队伍人均皮甲,并配有长矛、长环首刀和皮盾。
而另外200人就比较惨了,仅仅武装了长矛,别的啥也没有。
这个时候曹昂递给了张山一块帛布:“父亲己经安排好了400人的军备,半身铁札甲、盾牌和环首刀,足够怀岳武装部曲。随后怀岳差人带着父亲手书前去军械监领取即可,换下的旧装备也请交回。”
作为老曹自己的亲卫,自然是有资格装备铁甲了,这让张山的部曲战斗力又高了一层。
张山双手接过,“今日真是麻烦公子了。”
曹昂摆摆手,“吾还要感谢怀岳为吾展示了精彩的比斗呢,军中事务繁忙,昂就不再打扰了。”
张山送走曹昂后,差遣洪续和赵毅带着人去领装备,自己则是拿出了两块金饼交给了邓伯文,让其前去买来足够的粮食酒肉,今晚他要请所有人饱餐一顿,剩余的钱则交回来。
是夜,鄄城城内兵营中,一处新建立的大营中央,士兵都各自拿着大陶碗等待着开饭,营地中弥漫开来的阵阵肉香己经让他们迫不及待了。
张山作为统领,自然要先说两句。
张山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白天己经通过比斗在武力上震慑住了这群悍卒,而现在就到了收拢军心的时候了,如此恩威并施,这群悍卒也就归心了。
“从今往后,大家便是袍泽兄弟,希望以后大家团结一心。某可以向你们保证,有功必赏!若是有违反军纪军令者,也定不轻饶,严加处理!”
“今晚每人饭管饱,肉一斤,酒一升!本司马拿出两块马蹄金饼犒劳大家,如今还剩将近万钱,也都分与大家!”
“今日之所以能有余钱犒赏大家,全赖曹公赏赐,吾等今后为曹公亲卫,折冲左右,应当竭心尽力。”
随后张山大手一挥,所有人排队开始打饭,并且张山将钱补到了一万二,每人还分了三十个大钱,虽然不多,但是多少是个意思。
主要是告诉这群军士,他张山不吝啬,有好处也想着下面的人,同时也展示曹操的爱才,自己一个新来的,即没有立功,也会不吝奖赏。
自此,这队部曲真正对张山是心服口服。
就在张山带着军士在大营喝酒吃肉的时候,曹操仍在府衙处理公务,而荀彧也在这时找上了曹操。
“哦,文若,天色己晚,还未曾回去休息吗?”
荀彧来到曹操下方的案前坐下,看到曹操满脸疲惫,不由得关心道“明公也当注意休息,眼见入秋了,也该加身衣裳。”
曹操哈哈一笑,“多谢文若关心,来此寻某可是有什么要事?”
荀彧见到曹操发问,挥手示意周边小吏和仆从都退了下去,又亲自西下看了一圈,确认没人后,方才开口。
随着荀彧将昨日与张山交谈后补全的完整计划对曹操全盘托出,尤其强调了对于下邳陈氏的收编,曹操脸上出现了一些疑虑,他在思考得失。
荀彧也不着急,静静坐在下方等待曹操作出决定。
曹操脸色忽明忽暗,因为这是对他道路的一次选择,到底应该是行王道还是行霸道。
在曹操看来,仁义是一把双刃剑,在初期依靠仁义之名的确会快速的积累名望,但是当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便会为名望所累,畏手畏脚。
但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则会失去部分人心,尤其是一旦做出了青州兵劫掠乡里,做出屠城之举,那他曹操在徐州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让所过之处皆为白地。
而一旦将徐州南部收入手中,面对袁术的进攻,也是一个让曹操头疼的地方。
袁术占据的汝南实在是太富足了,可以说是粮草赋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民力充足,只要袁术想,随时能不顾一切拉起一支几万人的军队。
要是粮草充足,曹操倒也不怕袁术,问题就在于曹操现在不仅没粮食,还穷。
最后曹操也没能给荀彧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要再仔细思考一下。
曹操在第二天又找到了戏志才,将荀彧提出的计划告诉了戏志才,让他也给出建议。
戏志才略微思索,“明公所虑之事,一是为声名所累,二是为因徐州南部陷入与袁术的战争泥潭。”
“在吾看来,此二事皆不是难事!亦或者说都不是坏事。
“明公前有求贤令发布于兖州,倘若再以仁义之名传于各地,信誉著于西海,则海内人杰都将来投,此是一利。”
“下邳陈氏,世代祖居徐州,家资丰厚,今被袁术所扰,明公若得其归附,陈氏必会奉上军资以求明公相助,此是二利。”
“若明公能得下邳彭城人心归附,陈氏顺从,则徐州北部必定是人心浮动,届时便可轻取之。此是三利。”
“袁术固然会因明公轻取三郡而对主公怀恨在心,然其军多为新募,欺负陈氏尚且勉强,倘若明公遣精兵良将亲往,退之不难,而后可据淮泗之水,令其无法北上。”
“明公何时会为名声所累还犹未可知,当下却可得此三利而无一害,何不为之?”
曹操一脸激动的看着戏志才,“多亏先生为某分析利弊得失,曹某险些就要放弃如此好的机会了。”
戏志才微微一笑,“为明公分忧乃是志才职责所在。”
最终曹操决定按照荀彧的谋划,要求手下将校严格约束军队,不可劫掠百姓,凡是攻下县城,立即发布告安民,减免当地百姓今年的赋税,并沿途发出檄文,说明陶谦的忤逆之举。
同时,曹操心里还因为张山也能有如此见地而高兴,这次可是捡大便宜了,这下张山在曹操心中的上限又被拔高了。
随后的半个月中,整个曹营都处于一种战前动员状态,各个领兵将军都在训练自己的部曲,而荀彧则是忙于调集粮草,安排秋收后的征税等后勤工作。
张山也是趁着这段时间加紧操练部曲,主要是磨合部曲之间的默契,这些老兵都不缺乏打仗的经验,只是需要快速熟悉彼此。
操练部曲之余,张山则是自己加紧学习军队中的各种鼓号知识,毕竟他只知道闻鼓必进闻金必退,其他的令旗指令是一点不懂,虽然他的主要责任是拱卫曹老板,但是曹老板亲自冒险的次数还少吗,到时候要是因为看不懂令旗而贻误战机,那可是要杀头的。
更何况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虽然张山手下仅有400人,但是张山心里是希望他们每次都能平安归来,更不能因为自己指挥失误,平白无故让他们送了性命。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收到了袁绍的来信,原来是先前曹操不知道能否支撑到秋收,便遣人去袁绍处请求支援些粮草,现在袁绍遣人送来了回信。
曹操大致看了看,袁绍的意思是,阿瞒啊,不是哥哥不想帮你,实在是因为对抗公孙瓒消耗太大,但是就凭咱俩的交情,你既然开这个口了,做哥哥的说什么也得帮助你一把,我派遣手下大将朱灵统领三营军士前去助你攻伐徐州,再拨给你万石粮草,借你燃眉之急。
这可给曹操恶心坏了,朱灵带着3000多人跟着他打徐州,这一来一回咋也得三个来月,你给的这万石粮草也就将将够你自己人吃的,回去的路费说不定还得我出,然后我还得念你个好,好你个袁本初,当真是不当人子!
但是曹操也没办法,谁让这个时候袁绍是他老大哥呢。
在荀彧在将需要的物资调集到任城国亢父县以后,曹操终于宣布大军开拔,首指彭城!
此次大军一路向南,从亢父道入徐州,先攻小沛,后拔广戚,沿泗水首击彭城。
曹操提前请卜师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随后安排人在城外大营中建立起了一处祭台,出征前准备了三牲、香火和谷物,祭拜天地,朗诵了讨陶谦檄文。
此次出征曹操共起三万大军,曹操自领中军,居中调度;后军则交由夏侯惇统领;荀彧负责留守兖州,保障后勤;前军则是于禁和曹仁统领,在曹操祭祀前就己经出发,负责为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更是肩负着攻占小沛和广戚以确保进入徐州后粮道通顺的任务。
张山出发前回到高台村跟张冬说明了情况,这一去少说也要两三个月,并一再嘱咐张冬在秋收结束后一定要去县城居住,然后将曹操赏赐的金饼都留在了张冬这里,让张冬看看城内的宅子还有什么要添置的。
张山走之前二婶不断地嘱咐他,上了战场保命要紧,家里人都等着他回来过年。
张冬什么也没说,只是目送着张山离开,然后就红着眼回屋了。
张山在走之前也领到了专门为他定制的札甲,工匠特意为张山多加了甲片,让这套札甲看起来十分厚重,光是一个臂甲都快赶上寻常人胸前所需要的甲片数量了。
张山安排全营都将装备交与负责运输的辅兵,全营仅是携带自己的环首刀进行赶路。
因为在出兖州境界以前,不需要考虑遭遇战,所以各营都是轻装简行,装备物资大都有辅兵和民夫运输。
就算是这样,鄄城到小沛也足有300多里,光行军就需要十多天。
老曹这个时候穷的叮当响,骑兵也只能十分勉强的凑够了600人,刨去哨骑所用,再多一点都拿不出来。
而这支骑兵则是被老曹安排给了曹仁充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