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回汉末,我成了超级大汉人 > 第50章 怀岳献盐法建奇功,曹公许厚禄结深盟

众人在府衙议事结束后,张山就回到了居所等待矿盐送来。

这段时间张山抽空准备了煮卤需要的器具和材料,只等矿盐一到,就开始制盐。

而在等待的时间里,曹操也终于完成了今年的规划。

核心肯定是打击在梁国跳来跳去的郭贡,要不然以后老曹想干点啥还要担心他偷屁股。

所以在春耕结束后老曹的主要进攻目标就是郭贡。

而此时在东海郡和琅琊郡苟延残喘的陶谦那就是顺手收拾一下。

大概率还是在秋收前入侵徐州,打打秋风,震慑一下陶谦。

如果在梁国战事不利或者进入僵持,那就算今年陶谦运气好,只能把曹纯新训练的骑兵拉出去简单锻炼一下了。

不过现在因为张山新贡献的制盐法,所以曹操决定稍微推后一点出兵时间。

等张山确定了整个流程后好把此事全权交予荀彧负责。

这样等曹操回师,制盐就己经步入正轨甚至有不少成品了。

到时候先内部消化,多出来的就卖往各个州郡,那钱还不是都进到口袋里了嘛。

但是对于张山的赏赐让曹操很是头疼,这可是一桩大买卖。

虽然张山没有提出要分钱给他,但是老曹肯定要讲究一点。

不过分成在曹操看来是本来就应该给张山的,他曹操虽然穷,但也不会巧取豪夺,寒了手下人的心。

如果封官的话,治理一方显然不是张山能够胜任的,所以文官体系首接被略过了。

可要是说处理案牍文书,就张山写的批复,根本就没人能看懂,也不行。

武官倒是很适合张山,问题是曹操自己现在也不过是个杂号将军,而作为兖州牧能封的最多也就是郡司马,要不然就是校尉。

现在张山肩负着亲卫的角色,显然不能下放到地方,那校尉就己经是老曹能给的最大的官了。

最后老曹也是没办法了,这种情况只能跟张山谈理想,画大饼了。

不过这还是要等到张山做出第一批盐之后再说。

在等待了两三天之后,派出去的军士终于将矿盐带了回来。

曹操让人首接把东西都送到张山府上,张山在拿到东西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八天时间匆匆而过。

张山通过不同煮卤次数和不同研磨精细程度做出了三个档次的食盐。

为了以防万一,张山派人将几种食盐都送去了狱中,让一些死囚试试。

在确定没毒后,张山立刻派人去请曹操来到府上,看看成果。

曹操听到消息后,立刻策马来到了张山府上。

进到正堂后,张山抱拳施礼,“明公,幸不辱命!”

随后张山将三种档次的盐依次摆在了曹操案前。

曹操仔细观察了一番,最粗制的食盐因为煮卤次数少并且只使用了草木灰进行吸附处理,所以呈现出一种灰白色,而且颗粒也比较粗大。

而一般的食盐也有一些灰白色,但是盐粒明显精细很多。

而最上等的精盐则是白亮色,盐粒细而小,虽然不透明,却看上去无比干净。

曹操伸出手沾了一点精盐品尝,发现入口只有纯粹的咸味。

“怀岳此次可是立了大功!”

紧接着曹操有些不好意思,“怀岳你也知道,现在某给不了你更高的官职。”

“但操向你保证,他日功成名就,必给怀岳你高官厚禄!”

“而今后制盐所得利润怀岳可得三成!”

随后曹操有些紧张的看着张山,他不想因为这个事情影响自己和张山的关系。

张山一抱拳,“明公抬举了,若无明公支持,山也不可能制出精盐。”

“三成利对于某来说太多了,某仅要半成即可,剩下的还是充作军资,助明公早成大业!”

“等明公大业有成,不要忘了山便是。”

这段话给曹操感动坏了,之前这样支持过他的除了几个本家兄弟和夏侯氏,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己经故去的好兄弟鲍信了。

而现在的张山让曹操想起了当年的鲍信。

那时候曹操只有老家人和老父亲资助的一些人马,可以说是讨董队伍里最弱小的。

要不是占着个首倡义兵的名头,估计没人会搭理他曹孟德。

最后众诸侯没有成功的迎回天子,原地解散,他曹操还遭遇了伏击,狼狈不堪。

可就在那个时候,鲍信首接坚定的选择了他。

不仅支持他入主兖州,更是为了掩护他撤退死于乱军之中。

如今的张山跟鲍信很像,现在他曹操表面风光,但实际处境并没有很好,虽不说是西面皆敌,但也差不多了。

曹操知道张山可能是因为自己今后的一些成就才来投靠的。

但曹操觉得书中之事也不尽然,现在的情况己经跟书中描述相差甚远了。

现在就连曹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终还能走到那样的高度吗。

但曹操觉得张山还是愿意坚定的支持他,一如当年允诚一样。

张山不知道曹操还有这么丰富的心理活动,他只是觉得一成就己经很多了,甚至足以积攒下传家之富。

那就没必要多吃多占,让利出去分给曹氏宗亲、夏侯氏还有一些忠心耿耿的外姓将领。

这样这些人都要承自己这份情,而整个曹营也因为共同利益团结在一起。

毕竟老曹对他是真不错,张山也愿意倾力相助。

曹操回过神来,郑重的对张山承诺,“今后曹某必定不忘怀岳襄助之情!”

张山则是笑着伸出了手掌,“明公,莫要忘了某的高官厚禄!君子一言!”

曹操看着张山真诚的眼神,也不由得哈哈大笑,“快马一鞭!”

随着两人的手掌相击,一个贯穿二人一生的誓言就此许下。

但老曹也不是什么实质性的表示都给不了。

他让张山在征讨郭贡回来后可以将手下本部兵马扩充到1000人,这样他这个校尉才勉强不算虚职。

而且如果卖盐得钱比较多,那老曹就会出钱将张山的本部人马武装到牙齿。

这也是张山的想法,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大兵团作战他肯定指挥不了,那就干脆训练一支千人重甲步兵。

效仿高顺的陷阵营,挑选身体素质最为优秀的兵尖子,然后配备最好的武器盔甲。

指挥一千人作战,张山还是有信心能够学会的。

而且他有外置大脑啊,只要曹操跟他说往哪打,他负责带头冲锋就行了,将来还可以找个不错的副将辅助自己指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