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我与仙子不两立 > 第二十四章 庚金通明

陈疏言接过后也不言语,径直翻开,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厚重的云篆成书,故而心中也有几许紧张。

人人皆知云篆合乎天地玄理,字字之间虽有隔离,但却隐藏线条勾连,用真气探寻其中,如同进入了人体的经脉一般,能从开篇第一字流淌到最后一字,如此,便说明了这确实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术法。

陈疏言细细的感悟了一番,果然是真气在字句上运行丝滑,一气呵成,似乎还在里面感受到了一股铅汞金铁之意,暗暗称奇。

上午的那篇《一阳符剑》因为是残篇,故并无此象。

《庚金丹石贴》只有寥寥百字,所谓贴,通篇是凝元显意的真韵,供人临摹揣度。

想要把一部功法行气路线,气禁手决,经脉心法用百字完全表述出来,可谓是字字珠玑,意涵广大,字与字之间能够映照天地至理,道尽万物生死枯荣。

推演了一个时辰后,陈疏言不复之前的淡然从容,不断的掐指演算,额上也显现出了细密的汗珠。

张志与曾文坐在稍远处,看着那油灯下的少年,心思各异。

盖因时人对功法讲究敝帚自珍,这陈疏言若是能够推译出《庚金丹石贴》倒还罢了,若是推不出,又让人知道了这部功法,传了出去,难免让人生出觊觎之心。

云篆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高深学问,推演时往往动辄翻阅数百部道藏,还需用到龟甲,竹筹等物,辅以六爻八卦,探究天理人文。

陈疏言已把经院诸多经藏了熟于心,自是无需再行翻书之事,六爻八卦说白了也不过是一种计算方法,陈疏言用掐指当做结绳计数,演算一节后掐一指,然后再进行下一节。

故而,陈疏言的掐指一算并不能断人因果前途,只能用于推演云篆。

实是太过消耗脑力,陈疏言有心歇一会儿。但是又不想让场上两人看轻,便用【虚极静笃】的天赋遁入虚境。

入虚境后,陈疏言瞬间抛去大部分凡人间的感情,时间的流速也在这一刻停滞了下来。

张志与曾文远远的看着陈疏言,心中浮现起这人怎么突然间就缥缈起来了的感觉,高深莫测,气象悠远……

又是两个时辰,陈疏言才慢慢神归躯壳。

张志与曾文迎了上来。

陈疏言呼出一口气,说:“幸不辱命。”

曾文喜形于色,道:“好,好!”

说完,看向桌案,宣纸其上银钩铁画,扉首上书《庚金剑气诀》。

竟然是《庚金剑气诀》!

此决向来是内门入渊观的不传之秘,在宗门之中是用多少善功也兑不来的秘术,此时竟能得手,真是意想不到!

张志拿起《庚金丹石贴》与《庚金剑气诀》两厢对映,观看其中的气机流路,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率先说:“那么我和曾师弟就誊抄一遍。”

曾文眼神略显复杂的看了陈疏言一眼。

曾文心道,此子倒也是忒好的运气,白捡了这么一门法术!

不过其实也知道,若没有陈疏言,这份《庚金丹石贴》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译出,更何况,自己与张志何尝又不是白捡的法术呢?

只是本来是两个人会的法术,变成了三个人会,有些不甘心罢了……

待张曾二人告辞离去后,陈疏言尝试修炼了一下,用手指打出繁复的手诀。

陈疏言并没有系统的学过气禁手决,所以手结做的非常缓慢。

“一剑开天门。”

话音落下,陈疏言感觉有一道淡金色的炁剑自右手中指射出,击中房门,留下透门而出的细孔。

道爷我成了!

这算是陈疏言掌握的第一个法术了吧,故而开心的喜不自胜。

《庚金剑气诀》如果只是用手指发出无形炁剑未免就太低级了些,真正的《庚金剑气诀》还需要炼制庚金剑丸才能略有小成。

但是陈疏言此时的庚金剑指倒也是个简化取巧的法儿,是记录在《庚金剑气决》中的小道,算是一个类法术。

又得两套剑诀法术,却只能修炼半套,不知不觉中陈疏言也算是薄有家资的一名修行中人了,上山一年,区区练气三层就有天一生水宝妙枢、庚金剑气诀、一阳符剑三套法术傍身,已经碾压很多同境散修了。

果然是起点决定高度,要不是身在霓霄这样的大宗门又怎能有机会轻易接触到这样的功法?

打开属性面板

角色:陈疏言

境界:练气三层

寿元:十五年/七十二年

道行:练气

天赋:虚极静笃

道体:谪仙道体

功法:霓霄吐纳法(99/99三层)、重霄剑术(856/999小成)、霓真拳术(831/999小成)、练气期庚金剑气诀(1/99入门)

技艺:阵法(99/99一层)

这段时间里陈疏言也并没有停下重霄剑术与霓真拳术的修行,进度条可以说是稳中有进,但是霓霄吐纳法却感觉是卡在了99这里,让人难过。

哦,阵法也是卡在了99/99一层这里,即使陈疏言画了无数封灵符阵,又在纸上试画许多二纹阵图,却都没有让进度再次增长。

而练气期庚金剑气诀虽然现在只是入门,但陈疏言却依旧开心,只要学会了,那之后就只剩下勤加练习迟早能够成为宗师境界。

还真是系统在手,修行无忧啊。

陈疏言感慨。

山风浩荡,陈疏言似乎适应了这般枯燥乏味的生活。

宗内传薪大典的日子临近……

内门弟子在这个时候也会巡讲各峰,庶务峰自然也在其中。

庶务峰上,两【记名】的弟子都在,乌泱泱的一大片,似乎都来到这里聆听前辈们的讲道。

内门弟子来的是胡怀中与康佩君。

胡怀中一袭道袍,风雅摄人。

康佩君云髻雾鬟,清冷内敛。

二人都是二十五六的模样,当然,修道之人,特别是他们这种已经是内门弟子,修为必然不凡,已经不能单纯的从外貌判别年龄了。

胡怀中在高台的蒲团上讲些对于道藏的理解,一副云淡风轻。

喜欢我与仙子不两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