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川说要联系黄芪基地的事,倒不全是为了吓唬李卫国他们。
他中午确实和一位研究种植黄芪的教授有约。
只不过两人相约的目的并不是收购黄芪,而是要讨论一下新一号黄芪苗的相关事情。
谢颖欣教授是专门培育黄芪新品种的专家,在得知了林奇川这边种植黄芪成功后。
她就想着能不能让林奇川在家乡这边尝试种一下他们团队刚刚研发出来的新一号黄芪苗。
看在不同环境气候和土壤的情况下,成活率和产量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化。
同时也想看看,种植出来的黄芪性状会不会改变。
对于能够促使黄芪种植进一步发展的事情,林奇川自然不会拒绝。
所以中午双方约好要聊一下这个试验田要怎么搭建,范围大概多少。
至于说是否要谢教授帮忙牵线搭桥收购黄芪一事,对他来说还是次要的。
他特意当着李卫国等人的面提出来这件事,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他们误会。
告诉他们别一个个都当他是软柿子,是人都想上来捏他一把。
他们地里的那些黄芪,对他来说重要,但也没到非要不可的地步。
不得不说,林奇川这一招非常的有效。
原本觉得自己手拿把掐的李卫国听到林奇川放下的大雷后,人就开始慌了。
“这林奇川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
“他什么时候连外省种黄芪的都勾搭上了?”
那边徐婉婧原本也没想到这一层,但知道后又不觉得意外了。
“不是说林先生大学学的是什么金融学专业的吗?”
“原本我还奇怪他一个学金融的,怎么这么会种黄芪呢?”
“看来他之前应该是特意跑去那些黄芪基地学习了。”
“由此结交了那边的人脉。”
“难怪他一点都不着急了。”
“在我们看来是天大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啊。”
说到这里,徐婉婧语气中不觉带上了几分钦佩。
就这种行动力和学习能力,难怪林奇川能够成功呢。
李卫国和王大利都不傻,当然也听出来了。
王大利指着她有些无语,“现在是佩服人家的时候吗?”
“得该想想,眼下问题怎么解决呢。”
要是连林奇川都不要他们的黄芪了,那他们这三年的功夫都打水漂,就连村干的位置都怕是要退位让贤了。
“他总不能真的要跑那么远去收购黄芪吧?”
李卫国也气闷,“他到底怎么想的啊,家门口现成的不要,非得跑那么远去买人家的黄芪?”
“运输费不要钱啊?”
说完,李卫国有些不安地在原地转了两圈。
徐婉婧不得不戳破他,“可能是因为就算加上运输费,成本算下来,都要比收购我们的便宜吧。”
所以林奇川才会舍近求远。
李卫国也没想到,林奇川一个小年轻居然路子能够这么广,连外省的关系都能搭上。
现在倒好,变成他们任人宰割了。
哦,不对,要是林奇川真的不要他们的黄芪,那他们连上桌被人宰割的机会都没有。
此时李卫国不由有些庆幸,林奇川要收购黄芪的事,以及自己想算计他的事,还没传出去。
要不然偷鸡不成蚀把米,真的丢脸丢大发了。
徐婉婧看到李卫国郁闷的样子,心里有些幸灾乐祸。
“看来小年轻也有小年轻的好啊,胆子小不冒头,就不会得罪人。”
李卫国被她这话一堵,差点呼吸都不稳了,没好气道,“你在这乐什么呢?”
“你是没得罪他,可也没见捞到什么好处啊。”
“你那么捧着他,你们村的合同不也没签成吗?”
结果他话说完,旁边就传来赵大刚的笑声。
“嘿嘿,那可不一定。”
只见他晃着手里那份白纸黑字的合同。
“你看这合同,不是已经签好了?”
徐婉婧原本被李卫国刺了一下,兴奋之情立马冷却了下来。
是啊,林奇川是厉害了,他的问题不是问题了。
但合同没签成,他们大丰村损失也惨重啊。
结果憋闷的情绪还没来得及涌出来呢,就被赵大刚一句话给全打散了。
“真的吗?”
她双眼一下透出极亮的光芒,立马跑过去抢过合同来翻到最后一页,一眼就看到最底下“林奇川”三个龙飞凤舞的字趴在上边,存在感非常的强。
徐婉婧兴奋得语调都高了好几度,“哈哈,他什么时候签的呀,我都没注意到。”
赵大刚心里也乐开了花,“应该是我们在屋外那会,他随手就签了。”
王大利和李卫国突然跳出来搅局,林奇川爆出大消息又突然走人。
赵大刚才本来对合同一事都失去大半的信心了,心里正想着要怎么去把林奇川给拉拢回来呢。
他甚至暗自打算,要不要关键时候拉踩一下李卫国几个人,来凸显他们大丰村的厚道呢。
结果在不经意瞄到办公桌上的合同时,他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
一般合同都是两份的,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可现在桌上就只放着一份合同啊。
难道被风吹跑了?
赵大刚奇怪地翻了一下,结果正好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林奇川的签字,才反应过来怎么一回事。
原来林奇川早就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已经签好了字,顺便把另外一份合同给带走了。
这下大丰村的黄芪销路,是真的不用发愁了。
这时,徐婉婧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
她掏出来一看,脸上的笑容又盛了三分。
“太好了,大刚叔,第一期的订金也到账了。”
“林先生不愧是做大事的人,效率就是高啊!”
赵大刚接过手机,看了一眼手机里的那串零,来回数了好几遍,也不由兴奋地搓起了手。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要知道当时他们跟风种植黄芪,也是顶了不小的压力的。
村民们虽然很支持他们的工作,但其实内心里并不是太看好。
毕竟黄芪这玩意,乡下里认识的人就没几个。
就这跟柴火一样的东西,不值当吃又不值当喝的,居然也能卖那么多钱?
也就是沟谷村第一批黄芪卖掉,看着他们钱包鼓起来,村民们才真切相信了这个事情。
亲眼看着沟谷村的人生活红红火火的旺盛了起来。
一夜之间,大家对村里的黄芪也开始抱着极大的期望了。
就最近半个月,就不少人来黄芪地里问他,地里的黄芪要什么时候开始采收呢?
大家翘首以盼等着收钱,好建房子改善生活呢。
喜欢说我黑心,我走了全村都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