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一卷 第589章 临危布局

“首长,电文上说20集团军下辖61、69步兵军、第7机械化军,还得到第5机械化军增援(16集团军先遣部队),即便反击失利,情况也不至恶化至此吧?”

安德烈按耐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此时的20集团军总兵力达13万,拥有各式火炮1500门,坦克1400多辆,装甲车330多辆,另配属飞机100多架,看起来兵强马壮。

可实际战力却远没有账面上的那么好看,首先这1400多辆坦克中,新式T—34和KV1只有80多辆,其余绝大部分都是过时的BT5、BT7和T26坦克。

这些老式坦克在面对德军三号四号战车时,完全处于劣势,它们甚至连车载电台都没有装备。

再看看西方面军的对手,仅以第3装甲集群为例,光这个集群就下辖第39摩托化军,第57摩托化军,还临时配属了步兵第5军,第6军。(历史配置)德军一个摩托化军通常是两个装甲师搭配一个摩步师,而39摩步军是两个装甲师搭配两个摩步师。

再加上德军编制通常比苏军大,也就说,光德军第3装甲集群的兵力就与20集团军旗鼓相当,甚至还要超出。

更致命的是,此时的苏军指挥官大部分都缺乏德国军队的大兵团作战经验,仓促应战下,作战计划也很粗糙,战斗规模越是宏大,这个弱点会越发明显。

看着安德烈关切不解的目光,周逸龙认为有必要让他认清眼前的局势,才能更好的掌握部队,于是他详细说道:

“你知道就在几天前,西南方面军曾在布罗迪组织过一次大规模机械化反击吗…………”

许多人都以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发生在库尔斯克,其实并不然,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核心交战地点是普罗霍洛夫卡,在这一地区德军总共投入了306辆坦克,而苏军是672辆,双方总计卷入978辆各式坦克。

而布罗迪会战规模远超普罗霍洛夫卡,作为苏联边境五大军区中实力最强的西南方面军,在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后,他们一口气组织了6个机械军约3500坦克,在布罗迪地区同德军第1装甲集群的800辆坦克,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惨烈大战,而交战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德军损失了800辆坦克中的200辆,苏军损失则高达惊人的800辆,会战结果以苏军全面败退而告终。

这一场会战充分证明了,此时的苏军还不具备同德军大规模野战的条件。

会战中苏军缺乏制空权,全程遭受德军轰炸,装甲兵训练不足,指挥官缺乏经验,战役组织漏洞百出,通信指挥不畅,暴露出诸多弱点。

最典型的莫过于第15机械军在紧张激烈的局势中,竟然连续接到几个互相矛盾的命令,导致该军毫无意义的四处跑动,全程没有发上力。

更悲催的是第8机械军,他们是会战中表现最好的部队之一,一度曾突入德军后方,切断德军第16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的联系,但因为通信中断,跟方面军失去联系没有发挥出决定作用,反而被德军慢慢包围击溃。

试想,以西南方面军的强横实力,用六个机械军对阵德军一个装甲集群,最后都打成这个样子,那西方面用两个机械军,对阵已经在明斯克完成会师的德军两个装甲集群,会是什么结果呢?

更不用说,西南方面军中的新式坦克占比,远远高于西方面军。

听完周逸龙的分析,安德烈终于明白了局势的严重性,他这个时候才彻底弄清楚,首长为什么想撤退到斯摩棱斯克集结主力,用城市消耗德军实力。

这才是此时苏军最正确的打法,只可惜已经无法采用了。

分析完局势,周逸龙露出罕有的凝重神色,用手拍着安德烈的肩头道:

“内卫军就交给你了,我们能不能活着回来,就看你能不能守住部队!”

汗水从安德烈的鬓角悄然而下,他知道一旦反击失败部队被围,那在后方修整的内卫军战斗群,将成为唯一打开通道的救命稻草。

从未感受过自己肩头的担子如此沉重,安德烈咬紧要关,用生平最庄严的身姿敬了一个礼道:

“请首长放心,除了您,就算枪毙我,谁也别想调动战斗群一兵一卒!”

交代完安德烈,周逸龙又亲自找到布列斯特要塞指挥官加夫里洛夫少校。

要塞部队历经苦战,先是在边境陷入德军重围,后又在沼泽力抗强敌,不但伤亡惨重,部队精力体力也透支严重,最后关头,还是借着内卫军摩托化第1团的车辆,才艰苦突围的。

眼看历经艰险,死里逃生,斯摩棱斯克就在眼前,官兵们好不容易松口气,以为可以得到片刻喘息,没想到,方面军副司令就带着新任务亲自找上来了。

“要塞同志们都是好样的,你们打得英勇顽强,辛苦你们了!”

面对满脸硝烟的加夫里洛夫少校,周逸龙没有敬礼,而是主动伸出了手。

加夫里洛夫没想到首长会突然找到他们车来,刚准备伸手,又觉得满手都是泥血,想收回去,却被首长紧紧握在了一起。

周逸龙发自内心的尊重,让见惯生死的加夫里洛夫眼眶一红,语气哽咽道:

“首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但我要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我们恐怕没有时间修整了,告诉我,要塞部队还能战斗吗?”

加夫里洛夫这时才明白首长的来意,他到底是经历过革命时期战争考验的老兵,对危险的认知远超常人,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挺起胸膛道:

“请首长放心将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必将战斗到底!”

“好!好!!好!!!”

周逸龙一连说了三声“好”,多好的战士,如果不是因为这场该死的战争。

周逸龙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努力将话题转移到任务上:

“你的任务,就是率领部队守卫斯摩棱斯克,从现在开始,所有撤退到斯摩棱斯克的部队都归你收拢指挥!”

“所有?”

加夫里洛夫吃了一惊,他从未受领过如此复杂的任务,也从未担任过如此重大城市的保卫工作。

要知道,从前线陆续撤离到这里的部队,光番号就有几十上百个,这么复杂的人员构成想整合到一起,靠他一个小小的少校难度可想而知。

更不用说斯摩棱斯克也不是布列斯特要塞,这座城市铁路道路四通八达,人口稠密,又没有坚固工事,防卫难度远远超出之前的要塞。

可周逸龙根本不容他置疑,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他的手道:

“我授予你方面军副司令的名义,派叶夫根尼协助你,召集所有能战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这座城市!”

说完,周逸龙又转向四周自发聚拢过来的官兵们,大声说道:

“同志们!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我们要打破一切固有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打击敌人。

不要再顾忌什么编制番号,也不要管有什么装备,有多少人就编多少部队,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

无论之前你是什么职务,哪怕你只是一位列兵,只要你有保家卫国的热血与勇气,能召集10个人,你就是班长,能召集30个人你就是排长!

要有打烂一切,死而后生的觉悟!

也许,我们不会有增援,也许我们缺少弹药,也许我们没有飞机!

但是,当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询问我们:爷爷,那当时你有什么?

我们可以骄傲的挺起胸膛,当之无愧的说道:我们有一颗誓死卫国的心!

苏联必胜!乌拉!”

“苏联必胜!乌拉!”

“乌拉!”

“乌拉!”

这一刻群情激昂,万众汹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