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一卷 第588章 危墙之下

“首长,我们怎么办?”

对于这道命令,叶夫根尼也表现出莫大的担忧。

“部队情况现在怎么样?”

周逸龙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先提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激战,部队减员都很大。据初步统计,内卫军战斗群减员约1万;第11机械化军减员过半,建制被打乱;第13,14机械化军减员较重,有部分车辆因故障被抛弃,实际战斗力只有开战时的三分之二……”

叶夫根尼是一名优秀的副官,即便在一片混乱中,也竭力把握着对部队的掌握。

这里的减员,并不等同于伤亡。

减员还包括因疾病,掉队,失踪等情况造成的人员损失,还包括因故障,轻伤而不得不放弃的车辆装备。

明斯克围歼战,从战术角度看,苏军的确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次性消灭德军三个精锐师团,击毁德军300多辆各式坦克。

但要从后勤统计角度看,苏军的装备损失接近甚至还要超过德军。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战场控制权”。

苏军虽然获胜,却因为整体形势而不得不放弃战场后撤,导致大量因故障和轻伤被抛弃的车辆,最终变成了永久性损失。

而德军却不同,虽然战败最后却控制了战场,即便300多辆坦克战损,但其中的永久性损失(无法修复)不过100辆左右,还有200多辆坦克,可以通过战地维修后,重新投入战场。

这就造成德军损失严重的只是人员(伤亡或被俘),而主要装备损失却并没有那么大。

这也是苏德战场早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德军非常善于利用这个问题,在宣传的各种战报中,通常只统计永久性战损,对于那些战伤和故障的坦克都隐瞒不报。

再经过一些“艺术”加工,这就使得历史上,苏德战场的坦克交换比往往达到非常夸张的地步,比如6:1甚至10:1。

实际上,这显得非常荒谬。

可以做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统计,二战中德军生产的战车总数大约是4万辆,在战争中基本全部损失;苏军生产量大约是10万辆,战后存留小4万辆。

即便按这个数字统计,苏德战损比也不过是6:4。

而在战争初期,因为被突袭,苏军还有数千辆战车被德军缴获使用,这些坦克最后都战损在德军编制下。

如果再算上德军缴获使用的法国、波兰、捷洛斯克坦克,还有仆从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坦克,就算最后减去被英美军队击毁的数量,苏德两个阵营的坦克总交换比,也非常接近1:1。

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6:1甚至10:1的荒唐数据,这不过是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罢了。

听完这些数据,周逸龙的心中更加沉重,机械化军损失固然严重,但内卫军的1万减员也非同小可。

要知道,在1939年莫斯科大军演胜利结束后,内卫军各旅都进行了扩充,编制向师级单位看齐,整个战斗群总兵力直逼10万大关。

但其中大量都是后勤、火炮、通信、医护、防空等支援单位,实际用于一线的战斗兵员只有两个坦克旅,两个机步旅,一个重坦克团,一个摩步团和一个伞兵旅(伞兵是小编制旅)。

整个战斗群一线兵力只有6万左右,而这减员的1万人,大多数都是一线兵力,再加上内卫军大量装备的T—34、KV85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这些属于新式武器,战前弹药储备不足,补充困难,还需要等后方调运。

大量的减员和严重的补给问题叠加在一起,使得内卫军战斗群的战斗力已经被严重削弱,这个时候仓促投入反击,明显凶多吉少,也无怪乎叶夫根尼一脸担忧了。

意识到情况严重,战斗群的其他指挥官也陆续围了过来。

看着安德烈、维克多、卢特考斯基、马克西姆等一众军官的焦虑眼神,周逸龙知道,这个时候只有自己能顶住压力了。

他大手一挥,果断下令道:

“发报!我亲自跟方面军交涉!”

这是一次艰难的交涉,所有人都知道,周逸龙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在为大家争取。

…………

一番激烈的交涉后,周逸龙神情凝重的拿着电报走出了指挥车。

看着方面军回电,所有人都沉默了。

铁木辛哥元帅严厉强调,反击命令是最高统帅部亲自下达的,无法取消,周逸龙下属的三个机械化军必须加入行动,只有内卫军不属于陆军节制,在周逸龙将减员和补给问题上报后,争取到了修整时间。

这是一道非常严厉的命令,第11机械军先前被围损失严重,第14机械军开战时就只有半个军的实力,就算实力最强的第13机械军也在激战中被削弱了近三分之一的战斗力。

可即便如此,方面军仍然坚持将他们立即投入战斗,可见战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极其残酷的地步。

面对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让所有人都心情沉重得说不出话来,就连周逸龙也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在一片沉默中,叶夫根尼以为首长也只能无奈接受命令时,却见周逸龙猛的抬起头来,眼中闪现出前所未有的果决:

“传令!第11、14机械化军损失严重,编制不复存在,就地解散,余部编入内卫军战斗群!”

“啊?首长?”

叶夫根尼急了,以为周逸龙打算抗命,这在战争中是无法挽回的重罪。

周逸龙挥手拦住他,又扭头看向装甲2旅指挥官卢特考斯基:

“抓紧修整一天,我将亲带装甲2旅和第13机械化军,跟随20集团军发起反击!”

说完,不理会众人惊愕,周逸龙又看向机步1旅指挥官安德烈道:

“其余内卫军交由你指挥,抓紧时间在斯摩棱斯克后方修整,没有我的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调动!”

安德烈是边防军出身,也是周逸龙麾下最沉稳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周逸龙将部队交给他,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但这道命令,却把安德烈吓坏了。

为什么要把内卫军放到斯摩棱斯克后方修整?

首长在担心什么?

难道首长认为,斯摩棱斯克会落入德军合围?

一想到这个念头,安德烈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首长带领的反击部队,岂不是……

几乎是一瞬间,安德烈心中浮现出巨大的惊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