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六十三章 省城赶考

第六十三章 省城赶考

此时的人,进一趟县城都是出远门了,更别说去省城赶考。从衡川府到省城南安府,要三天的路程。

全省各地的学子浩浩荡荡地往省城赶,就为了这三年一次的乡试。

能不能鱼跃龙门,成为“举人老爷”就靠这奋力一搏了。

因为路途遥远,一些偏远些地区的农家子弟,赶一次考就要负债累累!

而路途上,还可能出很多意外。比如有些劫道的,就最喜欢对赶考的学子下手。毕竟这些学子身上肯定是带着银子的,没有银子,赶什么考?!

托了施家的福,姜丰这次去省城赶考安全上是有保障的。施伦约了他结伴同行,还带着两个身强力壮的健仆和一个书僮,赶了两辆马车出发。

姜丰的行礼不多,只有一个木箱子和一个包袱,不过是些书籍和笔墨纸砚以及一些换洗的衣服,施伦就不同了,连点心茶叶药物都带上了。

看到姜丰好奇的眼神,施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家中老仆,总担心我在路上吃不好喝不好,又备了些仁丹,以防水土不服。”

姜丰叹道:“这也是忠仆了,是关心你呢!”

施伦点了点头,轻声说:“是我母亲留下的老人了。”

这个“母亲”自然指的是他的生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像施伦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家公子,也有他不如意的地方。

姜丰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和施伦讨论起学问来。两人就坐在马车上,一问一答地出题测试,时间倒是过得快。

一路上可以投宿的客栈都是人潮涌涌,姜丰第一次知道原来本朝有那么多读书人!

“历年来积压的秀才们,只要还没死心的都要参加乡试,这一省之中,怕是有几千上万了,这么多人竞争这一百个举人名额,我都有些心虚了。”施伦站在客栈门口,对姜丰感叹。

姜丰也被这老老少少的赶考秀才们吓到了,饶是他一向自信,此时也不由得在心里求了一遍满天神佛。

在人群里,姜丰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小竹村他曾经的同宗们也来赶考了!年纪最大的一个是姜丰的族叔,已经五十岁,做了祖父了,还来参加乡试。

小竹村的几个人看到姜丰有些尴尬,但是面子情还是要做的,就一起走了过来,对姜丰道:“阿丰也在这里呀,可真是巧。”

“是啊,真是巧。”姜丰不咸不淡地和他们打着招呼。

正尴尬着,施伦的下人回来了,说是定了三间上房,施伦和姜丰一人一间,他们几个人挤一挤。

姜家的人听了,就诧异地说:“我们刚刚问已经没有房间了啊?还准备去附近村庄碰碰运气能不能借宿呢,怎么还有房间?”

施伦的书僮笑了笑,说道:“我们加了钱,就有了。”

作为施伦的书僮,他也听说过姜丰脱离宗族的事,有些为姜丰抱不平呢,此时见了这几个人,就隐晦地炫耀了一下自家的财大气粗,气气他们也好!

果然,姜家的几个人听了,脸色就不大好看,和姜丰告辞之后就快步走掉了。

施伦笑道:“如今赶考的人多,客栈涨价不说,就是民居也不是那么好投宿的。不少人都只能在土地庙这些地方投宿呢。”

姜丰闻言,默默地祝那几个同姓们好运了......

好不容易到了省城,同样要面对住宿的问题。倒不是说省城住不下这些考生,而是省城居,大不易啊!

客栈的费用,只有比府城更贵的!

当然,各府的考生也可以去找自己的同乡会馆住宿。但是同乡会馆条件比不上客栈不说,房间也有限,没有一点人脉关系的,还挣不上呢!

姜丰自然没有去同乡会馆和别人争。他如今写了几本长篇小说,又都是畅销书,光是稿费就令他囊中丰厚了。

衡川府的考生都聚居在城北的一家客栈里,这家客栈的东家和掌柜都是衡川府人,到处是熟悉的乡音,大家心里也踏实些。

到了八月,一个关于乡试的新规又打得考生们措手不及!

府试和院试,都是不能自己带食物的,往年乡试也是如此。大家都做好了交考试费,吃考场餐的准备。

谁知道新的消息说,要自己带食物!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怕带食物的夹带作弊?”有考生就嘟囔:“我听说有些厉害的,就是米粒上都能写字!”

“在米粒上写字的,也得有个西洋镜才能看得清吧?西洋镜是不能带进考场的,你放心!”另外一个考生就说道。

西洋镜指的是放大镜。

施伦说道:“这是新任巡抚大人的主意,说是往年有一科乡试作弊,就是伙房的人串通考生。因此今科考试,索性就让考生自带食物。当然检查是很严格的,你要是带了糕点,都会给你捏成粉末。”

想想看,衙役们都不知道有没有洗手,被他们捏过的糕点,还能吃吗?

这个新规一出,城里的糕点、果脯、肉脯之类,又是疯狂涨价,考生们怒骂奸商,却不敢说巡抚什么。

笑话,就是考上的举人,在巡抚这个封疆大吏面前,也不过是蝼蚁。读书人等级分明,岂敢轻易说上官的不是?

到了考试这天,姜丰就带着烙得干干的面饼、水煮蛋、肉脯去考场了,考场上清水是有的,吃这些东西正好。

检查是一如既往的严格,特别是食物这个环节,所有人的食物都被衙役的黑手捏得脏兮兮的。

姜丰是个小机灵,面饼和肉铺都提前切得碎碎的,就快成粉末了。

衙役看了他一眼,倒是没说什么,抖了抖食盒,确认没有夹带之后,把他放了进去。

姜丰看着,其他东西且不说,水煮蛋都被敲开了检查。

他实在想不明白,鸡蛋里面还能怎么作弊?

秀才试的时候,还需要廪生作保,而到了乡试,只剩下考生六人一组结保,出具一张结报单,待检验过后,便能进场。

考生互相结保,一人作弊,其余五人连坐!

进场之后,还有最后一重关卡,就是核对考生的信息,身份、样貌、年龄这些都要和考引对得上。

姜丰这些日子每日在府学苦读,但家人知道他读书辛苦,时不时炖鸡汤送来、又有他最爱吃的红绕肉,结果他肉眼可见的发福了......

现在,就尴尬了。

“考引上明明写的是清瘦,你觉得自己是吗?”监考官冷声说道。其他军士发现状况,也全都看过了,只待一声令下就把他拖出去。

胖子没有人权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