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144章 大好人

第144章 大好人

“说起来,也有我的不是了。想着秋祭人人穿着新衣,傅嫂子在府衙帮佣,若是穿得太差了,连我们也没面子。因此前些日子就给她两匹布,做新衣服。谁知到了秋祭那天,不仅新衣服不见了,连她的仅有的一根银簪子,都跑到了别人家。她就和丈夫闹了起来,不小心摔到地上,摔伤了腿。”熊楚楚饱含怒气地说着。

姜丰看妻子有长篇大论的意思,就搬了张椅子坐下听她说。

熊楚楚将自己知道的事娓娓道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世上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傅嫂子原名傅秋芳,是乡下嫁到城里的,之所以有这桩婚事,还多亏了老亲戚做媒。

丈夫郭大柱家里本是走镖的,颇有余财。郭大柱又是家中独子,傅秋芳嫁过来,没有妯娌小姑的吵嘴,公婆又通情达理,日子过得很不错。

傅秋芳生育了一子一女,后来公婆又走了,按说她这是当家做主了,日子应该越过越好,可惜却完全相反......

“你猜她日子难过的原因是什么?”说到这里,熊楚楚卖了个关子。

姜丰捋须笑道:“她家里既有钱,莫不是丈夫养小的?”

这是见惯不怪的......从前郭大柱有父母约束,还能守着一个妻子,这没了父母约束,还不得养些小妾之类?

熊楚楚捶了姜丰一下,嗔道:“人家可没有养小的......这郭大柱也不是坏人,相反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街面上都叫他‘及时雨’,端得是性情豪爽、仗义疏财。”

听出了熊楚楚话里的嘲讽,姜丰眉头一皱,且这“及时雨”可不是什么好绰号啊!梁山好汉里的宋江,可不就是“及时雨”?

“这可怪了。”姜丰笑道,“难道是傅嫂子不许丈夫帮人?这就是她小气了。”

“你哪里知道呢?”熊楚楚叹道,“人家做好事都是力所能及的。这郭大柱却能耐,把家里的东西都给人拿去。他反正在衙门里管一顿饭,又有朋友,总归饿不着。倒是妻儿都没米下锅了,他的孩子,饿得跟猴儿精似的。要不然,傅嫂子怎么会到我们家做帮佣?”

这倒也是,衙役虽不是官,在市井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郭家又有钱,怎么会让妻子抛头露面给人做帮佣?必然是家里过不下去了。

“我看孩子们可怜,平日家里吃不完的饭菜都允她带回家吃。这一回也是看她可怜,给她做了套新衣裳。谁知她一回家,发现衣裳不见了,却是被林寡妇拿去了。这林寡妇是郭大柱兄弟的遗孀,历来由郭家照顾的。”熊楚楚意味深长地说。

姜丰皱了皱眉,他对寡妇倒没有恶意......他娘也是寡妇呢,这世道艰难,寡妇带娃的尤其艰难。

但这寡妇和有妇之夫苟且,就不是好事了。当初要不是那个“豆腐西施”,姜玉一家也不至于家破人亡!

“不仅新衣服没了,林寡妇还把郭家的米也全拿走了。这些都是傅嫂子在咱们家做帮佣挣的。”

熊楚楚有些生气地说:“两个孩子还饿着呢,傅嫂子没奈何,只能又来咱家预支工钱,我便给了她。结果她回到去,那郭大柱不知从哪里喝了酒回来,两人因米和衣衫的事吵了一架,那郭大柱随手一推,傅嫂子摔到地上,把腿摔折了。”

听了熊楚楚的话,姜丰惊讶地说:“还有这样的人?”

世界还真有这样的人?这是怎样的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啊!

熊楚楚无奈地说:“本来郭大柱虽然混账、滥好人,至少是不动手打妻子的。这一回腿都摔折了。要我说,这也算是打媳妇了!”

腿都折了,还不算打吗?打媳妇的男人,还算什么男人?

别说喝醉酒了不知轻重,那郭大柱怎么不对别人不知轻重,就只对妻子不知轻重?

姜丰眉头紧皱,心情很差,他想到了姐姐姜玉,想到了被吃绝户的那家,想到了这个时代的很多女子。

在男权社会里,女子所嫁非人,似乎就只能认命,没有任何办法。

当初姐姐姜玉第一次受委屈回娘家,他还问姐姐为什么不和离,母亲和娘子都说他太天真。

女子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和离了如何生活?再难也得在夫家生活下去!

但是在姜丰看来,死都不怕了,还怕和离吗?如果过不下了,连生命都遇到威胁,不和离又能怎样呢?

姜丰想了想,对熊楚楚说:“你明日去看看傅秋芳,给她撑一撑腰吧,都是可怜人......”

知道丈夫心善,熊楚楚笑道:“你放心,我省得。”

只是......这样的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

知府一任是三年,他们在开建能任多久还未可知,傅秋芳却是要一辈子和郭大柱在一起。

想到这里,熊楚楚叹道:“也只有菩萨保佑,或有一日郭大柱醒悟过来,或者傅秋芳的两个孩子长大了,她的苦日子才算结束。”

也未必只有这个办法......姜丰心中琢磨着,他倒是支持傅秋芳和离。但此时的人都讲究“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他是知府也不能强制别人和离的,还是再看看吧。

若是最后傅秋芳真的有勇气和离,或许这可以成为一个特案,为所有同样处境的女性一个新的选择、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

想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虽然相信熊楚楚,第二日,姜丰还是找了两个师爷来打听。

“郭大柱啊,他也算是为衙门做事的。”文师爷一听,就说了起来。

衙门的衙役是有定数的,人手不够用,就会再请一些人,算是编外人员,协助维护治安,也叫衙差。

“街面上都喊他‘及时雨’,谁家有难事找他准备错的,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好人。每个月那点月银,基本上都散给了别人,因此养家的事,还要他娘子做帮佣。”文师爷似乎是在夸奖,语气却有些意味深长。

及时雨?又听到这个绰号。姜丰冷笑,这要不是个傻子,这......分明就是个傻子!

宋江也是小吏出身、家里却是个大地主,有钱可以仗义疏财。郭大柱一个衙役,也想做宋江?

做他祖宗的春秋美梦!

听了师爷的话,姜丰对郭大柱的观感更差了。

这郭大柱要不是个有野心的人,那就是个窝囊废!只有没出息的男人,才靠别人的赞美来满足他的虚荣心!

此人听起来倒不是高逵那样出轨、打妻子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个名声很好的人。

对外人来说,他是个好人,但是对于被牺牲的傅秋芳和孩子们来说,他显然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慷妻儿之慨,凭什么?

姜丰从来都觉得,做好事得量力而行,从不推崇泯灭自我的牺牲精神。

比如他前世曾听过一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个女教师带着毕业班,她的女儿发着高烧,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女教师没有带女儿去医院,最终女儿因高烧导致失聪,一辈子残疾。

这个女教师在领取“感动人心”奖时发言,她觉得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她的学生中考成绩很好,她不后悔。

姜丰觉得很荒谬......她牺牲的是女儿的一辈子,凭什么由她来说后不后悔?

如果人人都推崇违背本性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最终将成为精神绑架。一旦有人不遵循这种牺牲精神,就会被谴责,这才是病态的、不道德的。

现在,姜丰见识到了郭大柱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牺牲精神,心中只有厌恶,只有对被牺牲的傅秋芳母子的同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