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24章 大湾知府

第224章 大湾知府

姜丰走马上任,到了东海宝岛做知府,是为“大湾知府”,统摄全岛军政要务。

按大湾的面积和实权,其实和内地一省巡抚的职权也相当了。只是大湾远在海外、人口稀少,因此只有一个知府的编制。

此时的大湾岛,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但姜丰很有信心,这个岛是名副其实的宝岛,有优良的港湾、丰富的资源,来日大有可为!

大湾岛最大的城池是鸡笼城,位于岛的东北角,因地形似鸡笼而得名。

府衙治所就设在这鸡笼城,只是如今......到处破破烂烂的,百姓衣衫褴褛,连个像样的知府衙门都没有,还得征调百姓现修。

得知给官府干活可以管饭还有钱拿,百姓一开始将信将疑,发现是真的之后,都呼啦啦的来了。看得姜丰不由得心酸。

当初的开建府虽然说地处偏远,也没有大湾岛这样的满目疮痍。

该死的荷国人和扶桑海盗,劫掠就最拿手,建设就不行......

光是修建一个城池还不行,还要兼顾全岛。而如今,全岛很多地方道路不通,很多高山族都住在山上,这政令难以通达。

摆在姜丰面前的几个问题,人口、修路、基建......接下来才是教育、民生、经济......

归根结底,还是要钱!钱!钱!

虽然在扶桑国占了几个银矿,但是开采出来的银子都被陈璋派人装船、源源不断地往京城送去。

姜丰也曾找到陈璋:“兄弟,打个商量行不行?这打扶桑还是我首先提议的。现在大湾穷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不能给我匀一点?”

陈璋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是要上交朝廷的,你再问朝廷要吧!”

到了朝廷,哪里那么容易要得出来?户部尚书那糟老头子坏得很,直说全国各地要花钱的地方多的去......

比如说,如今花钱的大头......白水州,他的老朋友施伦。

是的,施伦这厮命大得很,在船沉之际,被徐氏拉着攀着一块船板,愣是等到了岭南将军的救援!

如今大湾岛已经收复了,伤愈之后的施伦仍然担任着白水知府一职,正在红红火火地兴建白水码头呢!

与此同时,皇帝从岭南将军府、闽省总兵府抽调了一批精通水性的官兵,组建东海水师,由原京营指挥使徐恭出任水师提督。

这支东海水师,就驻扎在大湾岛的南边,在大湾岛练兵。

建深水码头、组建远洋水师,都是要花很多的钱的。本来户部尚书正头疼呢,结果瞌睡遇到了枕头,从扶桑运回了一船船的银子......

于是,他将银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姜大人,你想要银子啊?你不是主意多得很吗?自己想办法去吧!

姜丰琢磨了一会,找到了徐恭:“徐将军啊,咱俩都在大湾,大湾好了,我们才好。您说是不是?唉,你这里有朝廷支持,练兵是不缺钱。但是我那里,我要修路、建学堂,样样都缺钱。因此想跟你商量商量......”

徐恭立刻警觉起来:“姜大人,军费是不能匀的。我们这里要造军舰、要练兵......”

“我知道!我知道!”姜丰凑近了一些,神秘地说:“你知道西洋的英吉利国么?此国极富,你想知道它的发财秘诀吗?”

看徐恭精神一阵,姜丰贼兮兮地说:“西洋佛郎机、葡国攻占了玛雅、阿兹特克国,北美古国多黄金,佛郎机、葡国殖民者一船船满满的黄金从美洲运回去。只是他们时常遇到海盗......其实这些海盗就是披着盗贼皮的正经英吉利官兵!”

徐恭不禁提高了声音:“你想以正经水军劫掠海商?”

当心岭南将军敲你哦!海税可是岭南将军府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本官岂是这种人?我朝的自然不劫。”姜丰连忙说道:“我想着,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咳咳......应该是英军能抢,我们也能抢能。嘿嘿,我们不是缴获了几艘荷国战船吗?配上士兵和火器,拉出去溜一圈。英吉利的商船、佛郎机的运金船,逮到谁抢谁......俗话说得好,实战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最好的方式!”

徐恭看着姜丰不说话了。刚刚打上扶桑,硬是单方面“友好磋商”占了别人的银矿,现在就想去打劫西洋大国的船队了......

“姜大人,你胃口真大。”徐恭嘴角抽抽了,你的廉耻呢?你不是正经的读书人出身?这一刻,徐恭怀疑姜丰是祖传的强盗世家了。

“嘿嘿,过奖过奖!”姜丰抚了抚须,谦虚地说。

不,我没有在夸你......

虽然这么说,但是姜丰描述的一船船黄金还是让徐恭颇为心动。况且,正如姜丰所说,各国都是抢,我们如何不能抢?

思索了一会儿,徐恭咬了咬牙,狠下心点点头:“说吧!怎么做?”

成了!姜丰心下一阵激动,拍了拍手,如今担任大湾府同知的唐昕迅速拿出了几副海图,上面标明了佛郎机黄金船回国的路线、英吉利国海军可能出现的地方......

“姜大人,你这是早有准备啊!”徐恭意味深长地说,这样的海图显然不是一日两日可以绘就,背后恐怕不知打探了多少情报。

“过奖!过奖!”姜丰笑着把海图交给徐恭,跟他讲解了一翻佛郎机的殖民地、英吉利国的殖民地,两者之间的冲突等事,最后说道:“远洋行军,还有一事需要注意,船上需准备耐于储藏的新鲜蔬菜,否则士兵和船员容易得坏血病。”

接着又解释了一翻什么是坏血病。

徐恭听得目瞪口呆,只觉得从前对姜丰的了解全都是错的!读书人果然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人,只怕姜丰早八百年就惦记起西洋各国了!

这叫什么?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又“气氛友好”地谈了一遍分赃的事,姜丰带着唐昕满意地返回鸡笼城了。

回去的路上,唐昕迟疑地说:“大人这样做,不怕朝中有人攻歼?”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姜丰老神在在地说,“这就是做大湾知府的好处了,孤悬海上,要做什么事就可以放手去做。等到朝廷那些老头子得到消息,我们都把黄金搬回家了!再说了,他们不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嘛......”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徐恭带着新建的东海水师,竖起扶桑人的旗帜、假冒扶桑海盗出海“巡逻”了。

这也是姜丰的建议,万一和西洋各国扯起皮来,就自称是扶桑人,还教了他们几个“八嘎”!

“大人,你说我们的人打得赢西洋海军吗?”得知消息后,唐昕却担心了起来。

姜丰笑了笑:“徐恭是个宿将,他既然敢去就有信心。再说打劫又不是打仗,找准小队的运金船,抢一波就跑......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有来自东方的海军抢劫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抢劫就好兴奋!大概人就是这样,无本的买卖嘛!

想了想,姜丰又说:“可恨陈璋那个守财奴,一点都不肯通融,真没义气!不然我们的财政也不会那么紧张......不过打劫......哦,不,海贸这种事只要做得好,我们大湾何愁不富!”

唐昕畅想着未来,也高兴起来,又说道:“筹建火器局的事,遇到个难题,就是熟手的工匠不多,只有从京中带出来那几个......我们还得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只是大湾这里人口不多、识字的更少......

“如今经历了战争,许多孩子成为了孤儿。我们就招募这些孤儿,送他们到新式学校学习。这些培养得好了,最是忠诚好用!”姜丰皱眉道:“就是缺钱......这样吧,知府衙门随便建一建就算了,先把学堂建好!”

建新式学校,教授自然科学是两人早已商量好的事。

唐昕沉迷机械几十年不得升迁,在京中和姜丰交流了一回数学和物理,就对姜大人佩服至极,自己走了门路谋了这个大湾同知一职,打算跟着姜丰大干一翻。

如今得知姜丰要大力支持自然科学教育,唐昕很高兴:“这些杂学历来被人歧视。好在我们这里远离中原,又是收孤儿,要是在中原,怕是连学生都收不到。我当年学这些,就没少被先生骂玩物丧志......嘿嘿,谁知我最后还中了状元!如今山高皇帝远,朝廷那些卫道士一时半会也管不着。”

当初陈仲光也想推行自然科学教育,遭到崇尚儒学的百官一致抵制,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还有先生和教材。我先把基础的教材编好......至于先生......”姜丰一一说道:“不瞒你说,太深的东西我也不会。”

比如说让他做蒸汽机、发电机什么的,一时之间还真的研究不出来......要是他是高中毕业那年穿越的还可以。毕竟高中毕业时是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巅峰。

可是他是出来工作几年后穿越的......咳咳,那时已经基本上是个文盲了。

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发现基本师资问题没有保障,不由得面面相觑。

半晌,姜丰咬牙道:“我们去西洋‘请’!我列一个名单,大约是这个时期在西洋比较出名的科学家。下回徐恭回来,让他派出死士打着海商的名义去西洋各国,找到人就‘请’回来!”

唐昕高山仰止地看着姜丰。先不说能不能“请”得回来,光是想出这个主意来,姜大人就是流氓中的状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