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46章 气急败坏

第246章 气急败坏

那古长史回到驿馆,气急败坏地一甩袖子,怒问那奴婢:“你不是说那个绣娘千真万确是连枝?你看那绣娘,是个奴婢的样子?你竟敢戏弄我?”

那奴婢被古长史吓得一个哆嗦,连连发誓赌咒:“奴婢不敢!那确实是连枝!奴婢那日在商铺看到了她绣的嫁衣,我们一块儿长大,她的手艺我是绝不会认错的。今日她是化了妆,大变了样貌!”

古长史思忖道:“果然如此?想必是走漏了消息,他们有所准备了。”乃哼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当下写了一封信,命人速速送回闽省。

须知连枝是家生子,她自己逃了,家里还有老爹老娘的!

姜丰这里,也带着陈璋回到了府衙。

陈璋见这府衙虽然没有雕梁画栋,却处处开阔整洁,刷着白墙,地上还铺了水泥,显得更加平整干净,笑道:“这水泥果然是好东西,京中都还没有呢。”

姜丰边走边说:“这是我在你老祖宗留下的方子中琢磨出来的。国内适合建水泥厂的地方不少,你要感兴趣,回头我派两个工匠随你进京。”

两人说着,到了官衙的正堂,两个穿着青色洋布衣衫的侍女低眉敛目地送了茶过来。

“这是本地高山族产的茶,我跟他们土司合作建的茶厂。我对茶没什么研究,唐昕说很不错,你也尝尝。”姜丰介绍着,端起茶杯吹了吹。

陈璋闻言,轻轻抿了一口,笑道:“果然不错。”

这他乡遇故知,自看到陈璋以来,姜丰脸上的笑又没有停过。

看到他这幅高兴的样子,陈璋哭笑不得地说道:“凡文官见到锦衣卫莫不是敬而远之的。你也不问我来做什么,就高兴上了?”

“横竖你不是来和我作对的。这不一来就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嘛!今日可多亏了你,早知你来了,我就不怕那个什么长史了。”姜丰疑惑地说,“只是我不明白,好端端的,永安王寻我的麻烦做什么。他一个藩王,和我是八竿子打不着。”

“自然是你影响到别人的财路了。”陈璋轻轻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永安王也有海船,是海贸的大东家,去年他的船在南洋被人劫了,怀疑到你的头上。”

姜丰一愣,无奈地说道:“这是哪跟哪?他的船被人劫了关我什么事?”

“去年到今年,我朝海商的船不时有海盗打劫,恰恰又听说白水港有不明来历的海货......这不是让人怀疑了吗?”陈璋瞟了姜丰一眼,接着说道:“陛下让我问你,你不会是抢了哪家海商的船吧?那些海商背后都是有大世家、甚至藩王干股的,你可别挑了蜂窝了。”

“冤枉啊!”姜丰苦着脸说,“我就算是海盗,也是奉旨做贼。我和徐恭出海打劫、还拉上施伦一起销赃的事,皇帝不是知道嘛?去年施伦还送了不少‘税银’进京呢!我们都是打劫外洋的船,本国的船是决计不会动的,这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白水州的海货确实是赃物,却不是我朝海商的。我朝的那些商船,想必是被真正的海盗打劫的。这不徐将军带人剿匪去了。”

“剿匪?徐恭去了哪里?”陈璋摆出问案的架势问道。

姜丰也只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五一十地答道:“周边不是有些小岛嘛,上面有海盗盘踞,徐将军带兵抄海盗的老巢去了。要我说,这里头也有你的不是。那些海盗很多是扶桑流亡的武士,你在扶桑那里没把人杀干净?”

陈璋皱眉道:“扶桑人那么多,一时半会哪里杀得干净。再者,还要留着人挖矿的。如今是神机营和闽省总兵的人驻守在那里,我们军士有限,扶桑人多,逃窜了一些也是有的。”

姜丰冷笑道:“就不该让扶桑人留在扶桑!你回去请旨,扶桑那些皇室贵族,通通杀了。平民百姓,顽固的也杀了,留下些老实的在扶桑挖矿,其余分成几批,一船船地运到我大湾或是别的地方,挖矿也好、开荒也好,用人的地方多着。永安王不是说我把闽省的百姓招募了,让他没人耕种吗?索性给些扶桑人给他做奴隶。把扶桑人打散开了,就成不了事了!对了,把男人和女人分开,男人挖矿,不可娶妻,过几十年死光了事。女人可以留下,配给我朝男人,过几代就同化掉了。”

陈璋挑眉问道:“你对扶桑的恶意如此大,有什么仇什么怨?”

“扶桑和别处不同。扶桑是岛国、面积小,彼国人又能生。人口多了,资源有限养不活那么多人,从前他们就内战。现在有火器和海船了,将来会有更好的火器和更大的海船,他们就不需要内战,而是把目光瞄准外国。”姜丰严肃地说道:“我朝离他们最近,自然是首选。为了抢占生存的土地和资源,他们可不会跟我们讲仁义。若到时候我朝衰弱,则有灭国之灾!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今我强敌弱,若不趁此机会将其种族灭绝、同化,将来必成为后世子孙的大患!”

说着,姜丰站起身,恭敬地朝陈璋鞠了一躬,沉声道:“拜托了!”

陈璋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半晌问道:“果真如此?”

姜丰来历神秘,和陈皇帝一样,似乎都有不可说的玄妙之处。他的话,陈璋不得不多想。

“果真如此!”姜丰斩钉截铁地说道。

陈璋眼中杀气一闪,说道:“好,我知道了。”

给扶桑人架了一把屠刀,姜大人神清气爽,笑道:“是了,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大湾北边有个岛叫做蝦夷岛,百年前西洋荷国有人在那左近寻到了金矿,却因故未能开采,至今那金矿还完好无损,这不正好便宜了我们。”

“出兵理由呢?”陈璋问道。

“现成的。”姜丰笑道,“从汉朝到前朝末年,虾夷都是我国领土。前朝末年,扶桑趁我国内乱占了去,如今正好......收复故土!”

陈璋不由得笑了起来:“好一个收复故土!”

姜丰端起茶杯:“以茶代酒,祝陈大人马到功成!”

第二日,古长史过来辞行,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姜大人,来日再会!”

“好说!”姜丰豪爽地说道:“古长史远来辛苦,我之前答应的,去闽省张贴布告、告诫百姓谨慎迁徙一事,如今正好让人和您一起回去办了。”

古长史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姜丰赖过了逃奴一事,也不会再提起良民迁徙一事了。毕竟这件事,实在不算什么把柄。

姜丰憨厚地笑着,和胡大山说了几声,命他带人送古长史一行回去。

胡大山长得高大雄伟,也是一脸憨厚的样子。古长史实在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乘着大海船回到白水州,胡大山果然信守承诺,和古长史的人一起,到省内个州府张贴布告,还派人在布告下讲解:“去大湾开荒虽然送地、官府还给未满十四岁的孩子提供免费学堂,想要去的人,就去白水码头上大湾的客船,船费倒是不贵。但是有台风啊!海上风险又大,大家要谨慎迁徙啊!”

听了讲解,百姓一片哗然!本来去大湾开荒只是口耳相传,知道的人有限。如今这么一张贴布告,这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不仅可以得地,还有免费学堂!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甚至还把消息传到了临省去,前往大湾的人更多了。

姜大人看着一船一船的移民,高兴得不得了。大湾这里将来要接收扶桑奴隶,但是本朝人的基数不能少,否则就不知道是谁同化谁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