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48章 招商修路

第248章 招商修路

把证据呈进京城,这件事就可以交给皇帝去处理了。姜丰并不想把心思花在勾心斗角方面。建设一个大岛,有千头万绪,并不是靠打劫就能做好的。

当然,打劫积累原始资金是很好的。

如今大湾最繁华的地方是鸡笼城、徐恭练兵的南屯城。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地方都比较荒僻、且道路不通。

这就有人想来摘桃子,也未免太心急了些......姜丰苦笑着想。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大佳腊,那是后世的“台北”,地理位置实在是好,只是如今连道路都不通,更多说其他更偏僻的地方了。

更有盘踞在山上的高山族,虽然通过联姻和合作办茶厂,目前高山族还算安分。但是高山族性情粗犷、能征善战。这么些人在山上,还是有隐患的。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日姜丰就修路的事召集了全府的属官。

“过去我们没钱,自然是重要的事先办。”姜丰说道,“如今财政宽裕了,我打算修全岛的官道。”

众属官互相对了对眼色,一时都没有说话。

工房经承苏垒先说道:“大人,修路不仅费钱财、也费人力。如今我们征调民夫建新城、工坊已经耗费了大量人力。要修路的话,最好是等到扶桑的移民来了。”

只是据说扶桑的移民要女不要男,恐怕也不适合修路......

姜丰摆摆手说道:“我这里有一个想法,你们听听是否可行。征调百姓修路,费时费力,我们大湾确实是缺人。移民的事,恐怕要等到明年开春,且也不一定够用。我的想法是,我们大湾官府出银子,把工程承包出去,让商贾来修。”

承包?商贾修路?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属官们面面相觑,齐声道:“请大人细说。”

“我们到内地去招商修路。闽省不行就去岭南,我在岭南还是有些人脉的......不用怕商贾不来。商人逐利,但凡有利润的地方,就会有商人。只要承包了出去,人力的方面,商人自己会想办法,这样也省了我们亲自和临省争人口产生矛盾。”

“听起来倒是可行。”户房经承侯鸿说,“只是这么一来,恐怕要花很多的钱。没有足够的利润,商人不会来。”

“钱不是问题。”姜丰微笑着说道。

侯鸿是姜丰的家仆出身,自然是姜丰说什么是什么。

但通判郑达却轻咳两声说道:“大人,修路花费巨大、费时日久,要花钱的地方多着......”

姜丰奇怪地说道:“我给你们的俸禄都不低,你们怎么跟穷鬼转世似的,老是唠叨银子的事?”

郑达和侯鸿都是一噎,姜大人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看到下属脸都黑了,姜丰正色道:“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必须要修的,道路不通,商事如何能通?让商户来修路确实比我们直接征调民夫要花钱。但我们自己征调民夫,一则百姓辛苦、难免有怨言;二则民夫还有磨洋工的,能有什么效率?”

看到众人都认真听,姜丰接着说道:“要是管得严厉些,也麻烦,我见不得那些打骂民夫的事。若是交给商贾来干,正儿八经的就是做生意,他花钱雇人,百姓有怨言也不会到官府头上。”

“且本地不够人,商贾就要从外地招人,人多了自然要吃喝。不说别的,粮草生意就先红火了。我们本地的粮商,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先大赚一笔。光靠本地粮商不够,外地的粮商就得过来。生意多了,商税就多了,官府就有钱,这是一整个产业链。再者,待路修好了,这官道我可不免费。走路的行人不花钱,赶车的按远近收路钱。各个县城可以设官道收费站,这些钱,不会收太多,但天长地久的,只要我们大湾繁荣起来,就是一笔大钱。”

众属官琢磨了一回,似乎挺有道理的?郑达也笑道:“大人不去做生意真是可惜了,这一套一套的,从何处想来?”

特别是官道收费这一项,跟山贼收买路钱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听到众人赞同了自己的提议,姜丰高兴地说道:“这件事可以作为一个试验,若是办得好了。来日建新城甚至修海港、堤坝等政府工程,都可以尝试招商、承包。你们不要看不起商人,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如今我们开垦荒地、建设工坊,有了农和工,正要大力支持商业!”

计策既定,姜丰命苏垒带人去岭南办招商之事。苏垒在开建府管理织造坊多年,和广府的大商人都有来往,派他去正合适。

苏垒的妻子梁氏得知之后叹了口气:“那今年又不能回衡川府过年了,你表弟可真不通人情。”

“胡说八道!”苏垒立刻说道,“你男人我也是要做大事的!在哪里过年不是一样?”

“我不是担心我自己,我是怕公婆有意见!再者,我们大闺女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在这里能寻到什么好的?”他的妻子委屈地说。

苏垒一想也对:“想来爹娘也挂念我们。既这么着,你去找弟妹说一说,或者让人护送你们回去也使得。说起来,媛媛也十五岁了呢。”

“可不正是!”梁氏笑着说道。

她如今也是官夫人了,且因为苏垒管着工坊等事,家里钱财也多,平日吃的用的,比熊楚楚也不差什么。可惜这里除了姜丰一家,也没什么亲戚在,阔气也没人看得到,她正想衣锦还乡,也好在乡亲面前炫耀炫耀。

苏垒哪里知道妻子的小心思?

第二日,熊楚楚就对姜丰说:“表嫂今日来了,说想念家中亲人,想回老家过年。我想难为他们跟着我们千里奔波的,你给他们安排船回去吧。”

“可以。我让人安排船。你想不想回去?想回去就一起回去。侯通把小竹村姜家的田地都买了,据说那些人没了田地,过得挺可怜的。如今他们都是我们家的佃户了,你去瞧瞧热闹也好。”姜丰笑道。

中秋节的时候,侯通就带着田契、地契回来了,还主持了侯鸿和土司女儿的婚礼。

熊楚楚看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也是啼笑皆非,笑了一会说道:“那我就问问娘,一家子一起回去。对了,卢远扬那头如何了?”

“不用管他,你带着妹妹和外甥们回去就是。他还在大佳腊开荒呢。如今又要修路,他哪里走得开?”姜丰狡黠地挤了挤眼。

卢远扬的开荒是真的开荒。据说一开始磨得手心、脚心都是泡,几次想逃跑都被人拦住了。

姜丰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过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总而言之,跑是跑不掉的,妹夫你认命吧!

姜丰自己也忙。

既要修路,就要先去勘测路况。大湾是一个岛,地形也复杂,平原、丘陵、高山都有。这勘测路况的事,姜丰就交给了工房典使们,先把从鸡笼城往周边县乡去的路况、里程勘测出来,之后拿出规划图来,然后又是各县之间的道路。

有了规划图,等商贾招来的,才好进行招标的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