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59章 发行银币

第259章 发行银币

如今普通百姓日常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因为许多贫苦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摸过银子。

每一任皇帝上任,都会按照自己的年号铸造通宝。最基本的是外圆内方的通宝,也叫小平钱。这种铜钱一枚就被称为一文,比小平钱个头大的、重量重的都是大钱,大钱也叫重宝。

铜钱可以说是有默认币值的,使用起来还比较方便。

除了铜钱,银子也是重要的流通货币。从前朝至今,官府征税的时候,是用银子作为结算的。但是银子却没有固定的币值,只有重量。官府铸造的银锭,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也要“银元宝”,此外还有银条等。

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因为没有固定的面值,当你买一两银子的东西,给的是二两的银锭,那么对方就要用专门的银剪绞下一半找回给你,其中还可能要用到秤。

当然,没有剪刀,用手掰、牙咬也是可以的,银子的硬度不大......碎银子上面,往往布满了牙印。

姜丰穿越过来那么久,还是没有掌握用手掂一掂就精确知道碎银子重要的技能。

不方便倒还是其次。因为地方官府征税,收上来的碎银子,要重新铸造成银锭上交给朝廷,就会有损耗。这笔损耗,地方官会压回老百姓身上,称之为“火耗”。

遇到黑心的地方官,甚至火耗收得比应缴税款还多。百姓苦不堪言却又求告无门。

姜丰是地方官,深知其中潜规则。当然,他在任的地方,都明令禁止加收火耗。因为实际上,地方官加收的火耗也不会上交给朝廷,多是县令和税吏们瓜分了。

为了不让下属的县官们有意见,姜丰会用别的奖励弥补他们的损失。这是他管得到的地方,他管不到的地方呢?

靠官员的自觉是不可靠的。世上不可能没有贪官,只是贪多和贪少的区别。

发行银币,用银币来结算。既免去了碎银子流通的不便,又省去了重新铸成银锭的损耗,对百姓、对朝廷来说都是好事。

唯一损害的,就是负责征税的县官和税吏们,让他们失去了一条光明正大刮地皮的理由。

因此,户部尚书才觉得姜丰是一条汉子!

难道就没有人想到铸造银币这个方式吗?事实上,从前朝开始,银子就成为了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有人提出过铸造银币,像铜钱一样有默认的币值,不用每次使用都称重、牙咬......

但是不行,太多人反对。

你断了别人的财路,别人会要你的命。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全天下的基层地方官。

但是现在,姜丰又提出了这个想法。

“陛下,臣知道发行银币影响太大,因此想先在大湾岛试行。大湾孤悬海外,与内地既有往来,又相对独立。内地不用大湾的银币亦可。臣相信,好的东西总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银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以大湾作为试验,成功之后再推广到其他省份,如此循序渐进,则不至于一下子引起太大的波澜。”姜丰拱手道。

天可怜见,有了统一面值,他再也不会暴露掂量不出碎银重量这个缺陷了!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兹事体大,朕需要与内阁从长计议,留中吧。”说着,把奏折放在待议的那一边。

姜丰没有太失望,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一下子可以决定的。

从皇宫出来,姜丰在宫门站了一会儿,就看到吏部尚书章成贺也出来了。

章成贺三两步走到姜丰身边,无奈地笑道:“你可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令人措手不及。本来已经有人提出将你调任,你上了这么一道奏折......短期之间,都没有人肯担任大湾知府了。”

谁要是担任大湾知府,就得试验发行银币,这可是得罪天下地方官的事!

姜丰笑道:“我这个人,天生就只会做得罪人的事。”

这道奏折无论批不批复,有了这么一件事,有人想谋“大湾知府”一职时都得掂量掂量,万一自己成了实验者怎么办?大湾知府成了烫手山芋,他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继续经营,不用担心有人来争他的“瘦田”了。

章成贺摇头道:“年轻气盛......你小心些吧!得罪的人也太多了!”

“多谢大人关心。”姜丰诚恳地施了一礼。

章成贺叹了口气,自己离开了。

姜丰也上了马车。杨书好奇地压低声音问道:“大人,难道有人要行刺你?”

“我怎么觉得你语气中挺兴奋的?”姜丰冷哼。

“没!我就是好奇!”杨书口不对心地说。刺杀啊!那可是戏台上才有的事!要是自己遇上了......先来一招神龙摆尾,再来一招飞龙在天,最后一记火枪送人上天......

发行银币的大招发出去......姜丰家里变得清净了,除了一些至交好友,一些不太熟悉的人都不来登门拜访了。

正好有空闲,姜丰就带着高云兄妹几个去城郊的道观上香。

高小雪和高云的妻子张氏先后诞下孩子,这是苏氏的曾孙辈,也是姜家的第四代。

姜丰这个舅公心中高兴,自然带外甥和甥孙们去上柱香,遥遥地告慰姐姐。

近段时间到道观上香的外地官员都很多,既然来述职,都想求一个“甲上”的考评,然后官升一级。姜丰倒是无欲则刚,反正发行银币的奏折呈上去了,接下来朝廷要怎么争议他也管不着了,他只要等结果就好。

马车刚进去玄真观,就听到吵嚷:“老鼠精,这个天哪里有香客到道观来求你写书信?快走!快走!今日有贵客,道爷没空搭理你,看到你的脸都要做噩梦了!”

老鼠精?姜丰在马车里一怔,却没有多管。

外头那个人却认出了杨书,高声说道:“姜大人,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那日在下的建议,姜大人想得怎么样?”

娘的!晦气!

姜丰掀开帘子,走下马车。他虽然不想见这个范致远,可是又怕他当众喊出什么话来。

然而......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怕。

范致远舔着脸走了过来。从姜丰那里碰了壁之后,他本来想去找个新东家。可是进京的地方官虽多,看上他的却没有。往往连门都进不了就被人赶了出来。

没柰何,他只能出来代写书信,混个半饥半饱。可是京中读书人多,识字的人也多,连代写书信都有人抢饭碗,他这幅尊容,自然也抢不过别人。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来玄真观碰碰运气。既然来求神拜佛的,想必心中有所求,也许能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

他的卖相实在不佳,又不能进香油钱,道士们看到他就歪鼻子。今天观中客人多,老鼠精又来了,哪里还有什么好脸色?守门道士双手平推,一记排山倒海,老鼠精原地转了半圈,就被推了出来。

降妖除魔任务达成!

姜丰的马车就在这个时候到了道观门口。范致远想,这就是缘分!就是这个人了,必须死死地缠上。

他自信自己的眼光,世人都说姜丰是个忠臣、好官,他只见过姜丰两面,就知道这个人有野心。这个野心,还不是一般人升官发财的那种野心。

试想,一个男人,不贪财、不好色、不图享受......那么,他想要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