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03章 西洋使团

第303章 西洋使团

姜丰远在大湾,不知道京中因他而起的风云。但是不用想都知道,单挑一部不是那么容易事。更别说,此事还牵扯到兵部和其他地方军队的利益。

不过,他也不是很担忧。要打嘴炮,罗鹏也是不会输的。而此事的关键,还在于皇帝的态度......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官场上,固然需要审时度势、人情练达,但太没脾气了,别人也会小瞧你。

他平日里随和,待人待己、过得去就成,并非那等严苛之人。

但是随和和好欺负,那是两回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想一想大湾如今这样的声势,也该知道姜丰的能力手段。

结果,还真有这样的傻子,挑衅到他的面前,那不是被留在大湾享福了吗?至于得罪工部尚书什么的......反正都挑衅到面前来了,得不得罪也没什么差别。

姜丰把兵部送来的兵甲扔回去了,但土兵们也得有可用的兵甲才行。

如今虽然已经进入热兵器的时代,但并不是所有军队都装备得起,且火器也有局限性,军刀这种冷兵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这件事,姜丰更加意识到,兵器这种东西不能受制于人。

于是,他找到工房的苏垒和胡大山,低声道:“枯藤山那里,如今已经查明,是一座富矿。我们开采了多少,朝廷却不知道。我想着,铁矿也不必真的按比例上交给朝廷,我们多留一些,自己打造兵器。”

高山族献枯藤山后,姜丰就向朝廷申请开采权。铁矿是朝廷管制的矿,必须将产出大部分上交给朝廷,地方官府只能留下本地需要用到的部分。

没有朝廷同意,私自截留和打造兵器,都是重罪!

苏垒和胡大山都是姜丰的亲友,又都依附他才有今天威风八面的地位,是绝对可信的人,姜丰才把开采铁矿的事交给他们。

听了姜丰的话,苏垒想了想道:“火器坊那里,是沈之鹤在管。我们为朝廷打造火器,是光明正大的,不如就用火器局的名义截留铁矿,剩余的打军刀,反正朝廷也不知道火器坊能用多少。不过,沈大人估计算得出来。”

唐昕升了布政使,日理万机,火器坊就由沈之鹤全权主持了。

“沈之鹤......”姜丰笑了笑,“他不是说要去西洋转一转吗?正好,我已收到信,西洋谈判使团不久就要到了,届时就让沈之鹤跟他们一起回程,访问西洋各国。以他的见识和品级,做个大使官亦可。届时,我们再安排一个合适的人接管火器坊。”

这样重要的地方,也得让自己人管才行。其实沈之鹤也不是不好,但他毕竟是京中出来的,和京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真的要用,还得想办法再收服一翻。不如就让范致远去查一查,他家里还有什么人,有什么是他在乎的?

交代完苏垒和胡大山,等他们离开后,姜丰坐在高背椅子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开弓没有回头箭。私造兵器的性质,比什么勒索商贾、走私海货等都要严重。一旦被人弹劾到朝廷上,即使皇帝再信任他,也不可能再重要他。

即便不死,也得被监视一辈子。

但是,他已经有数万的军队了,这些军队都是需要装备的。没有装备,一群赤手空拳的汉子能干什么?

好在,大湾毕竟孤悬海上。就像姜丰对京中的消息滞后一样,朝中对这里的消息也是不太灵通,多数都是道听途说。

此事姜丰做得机密些,京城也是鞭长莫及。

一转眼,又到了东南季风的时节。

姜丰嘱咐罗轩,今年依旧在鸡笼城大办佳丽节,他要亲自去看。

而此时,由西洋各国组成的谈判团,也终于抵达了南屯港。

此前,姜丰派去的使者,带去的是被俘军官的血书。其中那个英吉利国的将军,果然是一条大鱼,他是英属天竺殖民地的总督!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洋人肯定不知道这句话。堂堂一个总督,亲自带兵作战,这回好了吧?被人给俘虏了!

使者到了南洋各国,就把降将的血书交给当地的殖民官。然后,这些人自有渠道将消息送回本国。

除了一两个使者跟着去西洋见世面,其他大多就留在南洋等消息。

他们不着急,着急的是西洋人。

因为血书上说了,被俘虏的军官将送到天朝的京城,关押在天牢里,若是没有人来赎,就用来做药物试验。

——天朝的大夫也很想知道,同样的药物,用在华人身上,和用在洋人身上有什么不同。

至于普通士兵,那就送去挖矿了。

废物利用,一点也不浪费。

殖民官早已得知自家大军兵败的消息,此时看到大湾的使者,再看到这血书,真是心都在滴血......

损失的战船、武器就不说了,这些战死的、被俘的士兵,也都是他们国家的子民。而军官们,更是出自贵族家庭。

可想而知,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会引起多大的震动,说不定政府都会因此被质疑、动摇。

瞒是瞒不下去的,他们也承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比如说那个英吉利国的总督,他还是女王的外甥呢!

殖民官心里再悲愤,面对大湾的使者还得恭恭敬敬、好好的招待他们。生怕怠慢了,惹怒了天朝,再招来大军,只怕整个殖民地都得拱手相让!

负责去天竺的是大湾招商局的总管事,他能言善辩,对南洋各国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此时就悠然自得地在天竺考察了起来。

听说这也是个文明古国,当初唐三藏还来这里取经呢......如今看起来也不怎么样,本地百姓贫穷木讷,生活水平比大湾普通百姓差得远了。

看吧......这一切都是西洋殖民者的罪恶,他们掠夺了殖民地的财富、还要奴役他们的人民。我朝就不一样了,我们是来解放这些最奴役、被压迫的可怜百姓的!

天竺人大多都不识字,使者也没有贴什么告示,而是找了几个会英吉利语的本地人,让他们去街上大肆宣扬英吉利国兵败的消息、热爱和平的天朝将与英吉利国商讨天竺国的独立问题......

站起来吧,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西洋的谈判团从南屯登岸,等待他们就是徐恭威严的大军。

“这就是打败联军的大湾军队吗?”谈判团的英吉利国官员感叹地问道。

他是该国的外交大臣,早前来往过天朝,自认对天朝也是比较了解的。当年,天朝哪里有这样专业的水师?这样宽广的军港?

看到那坚固的大船、船上的大火炮,士兵身上背的火枪,西洋使臣们心里都凉了半截。

自己国家历来引以为傲的军事威胁,在这里不管用了!

负责接待谈判团的,是布政使唐昕,还带着几个府学的学生。这些府学的学生跟着西洋科学家读了几年书,能说好几国外语。

此时听到洋人的疑问,府学生对唐昕翻译之后,就自豪地答道:“这是我们的东海水师,当时正在暹罗平叛呢。歼灭贵国军队的,是我大湾的府军!”

听到“平叛”这样的字眼,洋人很想纠正,暹罗不是你们国家的领土,怎么能说平叛呢?

但此时在别人的地头上,自己又是战败国,纠结这样的词语错误,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到西洋人忍气吞声的样子,被特意培养的府学生们觉得扬眉吐气,姜大人说得没错,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己强大起来,说什么都是对的!

从南屯到大佳腊,新修的大道已经建好,这样宽敞的水泥路,在西洋不是没有,但却超出了他们对天朝的认识。

得知洋人的谈判团来了,大佳腊的百姓也都走出街头去看热闹。这回,他们没有用烂菜叶和臭鸡蛋,巡抚大人说了,洋人是来送钱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