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51章 播种计划

第351章 播种计划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统治阶级管理百姓的工具,到宋代已经发展到鼎盛,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与此同时,先秦时百家争鸣的各家渐渐衰弱,有些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些则融入了存世的各家之中。

比如墨家,一部分如沈之鹤,融入世俗中,读书考取功名。更多的精通机关营造的流派则融入了道家之中,以道士的身份做掩护。在给帝王勘定陵墓、修建皇陵等场合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些人虽然也渐渐接受了道家的学说,但本身痴迷于机关营造,属于技术性人才,对于蛊惑百姓、聚众谋划大事这些不感兴趣、参与不多。

天师道中有个机巧营,就是姜丰心心念念要揽入麾下的。

机巧营中很多都是师父带徒弟,糊里糊涂就成为了天师道的一员,本身并没有太坚定的信仰。

事实上,在天师道中有坚定信仰的往往不是上层的头目。这些“真人”们虽然熟读道藏,论起道来一套一套的。

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那些神迹是怎么回事、含朱砂的丹药吃多了会暴毙......

真正有坚定信仰的反而是普通的教众。

这些愚民没什么见识、很多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却经历了生活的苦难、挣扎在社会的底层,正常情况下都不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人才最容易被洗脑。

而一旦被洗脑,他们的信仰就会很坚定——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无论是弥勒教的修来世、还是天师道的修今生,这些教众都真心实意地认为只有教中的“神师”可以救他们。

想明白了这些,怎么处理这些人,姜丰就有主意了。

对于机巧营的工匠们,姜丰勒令他们还俗,安插到各个工厂去。现在的大湾已经开始了基础的工业化,正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

当然,在各个工厂里,都有管事盯着这些人。老老实实一展所长的,官府自不会亏待他们。大湾对工匠的待遇向来是极好的,说不得过几年也可以娶妻生子、安居乐业了。

要是不老实、还惦记着昔日的荣光,暗地里传教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而普通的教众,则下放到各个工地“劳动改造”。大湾在高速发展,各县也在建新城、县与县之间要修直道,还有各处矿山、码头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劳动改造的同时,官府会派理工学院的学生去做科普教育,争取把这些人反洗脑,让他们放弃虚无荒诞的天师道信仰。

只要肯迷途知返的,就可以恢复良民身份,官府既往不咎。若是执迷不悔的,那也不要紧......那就劳动改造到老死吧!

朝廷送来的一万天师道教众,实在是给大湾送来了一波人口红利。

地方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口!人多了就要衣食住行,就会产生商业贸易......商业发展了,经济才会兴旺......

至于天师道的高层首领,则一个树上草标、待价而沽,让张真音一个一个的赎。

一波讨价还价下来,这又让大湾发了一笔横财。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入库,布政使唐昕高兴得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忍不住说道:“要是再来几个弥勒教、天师道的就好了,咱们都可以不用向百姓征税了。”

虽然大湾的税已经减了又减,但发横财总是令人更愉快!

姜丰笑道:“你可是做绑匪做上瘾了?嗯......绑匪的确是很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弥勒教、天师道这些祸害百姓的邪教还是越少越好。要想挣赎金,可以往西洋看嘛......他们的国王、贵族也都是值钱的!”

唐昕双眼一亮,忍不住畅想了起来......好好的一个状元郎,就这样被姜大人带歪了、往绑匪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畅想了一会儿,唐昕叹道:“大人对洋人可真是深深的恶意!”

姜丰对扶桑有恶意他可以理解,毕竟扶桑海寇扰我沿海数百年......但西洋呢?别的人还对西洋不甚了解的时候,姜大人就已经磨刀霍霍了。

姜丰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国与西洋存在太多的分歧,数百年都没有同化的希望。若是在此时不能占据上风,就会给后世子孙留下不尽的隐患。”

唐昕如今也知道西洋人的狼子野心了......那地图上一块块的殖民地就是触目惊心的证据,也咬牙道:“大人说得是,既是不能共存,那也只能他们死,我们活了!”

姜丰想了想,自言自语道:“算算时日,沈之鹤和姜媛他们也该返程了,不知道他们到哪里了?”

沈之鹤他们在西洋招募的科学家和工匠,有一半的人放弃了,还有一半的人来大湾报到了,姜丰客客气气地招待了他们,安排进科研所和理工学院等地方。

而法兰西国也派了使臣来购买火器。

大湾使团的工作进展顺利,姜媛他们却还不回来,姜丰难免担心......南洋局势混乱,他们最好平平安安的回来,少挑些事也行......

唐昕知道姜丰惦记女儿,忙安慰:“沈大人是个老成持重的,又有阿勇将军带着那么多护卫,想必不会出什么事,说不定他们还能赶上去暹罗参加婚礼呢。”

去暹罗参加杨书的婚礼?以姜丰对女儿的理解,她恐怕不会去......

安排好天师道的普通教众,就轮到教主和要紧的头目了。

虽然允许天师道的头目赎身,但姜丰却不允许他们留在大湾、更不允许他们返回内地,而是一艘大船把他们送往爪哇。

这些头目是从全国抓来的,也有数百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口”,杀了实在可惜......死道友不死贫道,把他们打发去爪哇祸害大食教好了。

临行之前,姜丰还对张真音道:“我曾听说过一件事。在北方边界,有几个罗刹国士兵迷了路,抓了一个我国的牧童做向导,一路返回了罗刹国。因这一路同行,罗刹国士兵对我朝的小牧童也产生了友谊、不忍杀了他,回国之后就把他安置在当地的一个村庄......百年之后,这个小牧童的后人已经有了上千人,成了该国的一个民族。”

“这就是‘给我一个女人,我能发展一个民族’的故事。”姜丰笑道,“诸位道长都是人杰,想必能力不比这小牧童差,去爪哇发展一个民族的重任就交给诸位了。”

你让一群道士去负责繁衍?虽然道家也有火居道士,是不禁婚娶的,可是他不是啊!张真音的脸色有点黑。

但此时也不宜和姜丰发生冲突......张真音忍气吞声地答应了,带着手下等船出海。据他打探来的消息,出卖了天师道的定远也去了爪哇,他们去了可得好好地算一算账!

姜丰目送天师道的船远去,微微一笑。

往北美流放马贼、暹罗派读书人、爪哇派天师道......都是他的“播种计划”的一环。

西方各国治理殖民地,主要以掠夺为主,把该国数千年的积藏都给搬回国内。

有了数之不尽的钱财,国内能够提供高福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国家自然更加强大稳定。

但他们也没有放弃移民,每发现一块新大陆,都会迁徙百姓过去。其中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比如澳洲大陆,就是流放囚徒的地方。

这些,姜丰觉得都是可以借鉴的。

不要小看我国百姓顽强的生命力,一个人发展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能。

姜丰的远大目标,就是让世界各个地方都有我朝的百姓、都说我朝的话,让子孙后代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