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29章 此事有诈

第429章 此事有诈

医疗队的人到了客栈休息。

因为有县衙的人提前来安排,这客栈的房间干净整洁,铺盖都换了新的,床上还挂着蚊帐,环境还不错。

赶了好多天的路,一来又去给病人看病,众人都很疲惫,回到客栈里吃了饭,就各自回房梳洗休息了。

如今天气炎热,自然还得洗澡。高雷一回到房里,就有店小二抬热水进来。

高雷摸了摸水,还有些烫,就随口和小二哥聊了聊,问他这县里的情况,客栈的生意怎么样、城里患病的人等等......

“咱们这是小县,又不在大官道边,外来人口是比较少的,客栈的买卖不大好做。”小二哥说道,“也就一些进城卖山货的百姓,偶尔来住一晚,也是住后头的大通铺,挣不了几个钱。”

高雷诧异地问道:“黄县令说患病的有外来的人?还有一些是山上下来的?”

小二哥想了想,说道:“城南的那些人啊......那是各种人都有。前些年不是打弥勒教、天师道的嘛,这些人本是信众,在大城里住不下去,就跑到我们小地方来。山上下来的也有,都想进城讨生活,哪知道城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小兄弟挺有见识。”高雷赞道。

店小二听到省城来的先生夸他,有些得意地说:“我在这客栈里,什么人没见过!城南那些人啊,有些也是被骗来的......”

他话还没说完,外头响起掌柜的声音:“小山子,水送完了?”

小二哥连忙应道:“就来!”,然后对高雷道:“我得忙去啦!”

说完,就提着木桶出去了。

房间里大浴桶的水温度正好,高雷默默地坐了进去,心里却琢磨着小山子的话,“被骗”?是什么意思?

............

另一头,师爷送完医疗队的人也回了县衙。

黄县令还在前衙,没有回家。看到师爷回来了,立即问道:“城隍庙那里情况怎么样?”

师爷答道:“几十个病人都一一看过了,两个病情严重的孩子,给服用了一种药,叫青霉素的。高大夫说,病人的病情都不太严重,保守治疗也能治好,但还得继续观察,他们会在花莲县留一段日子。”

黄正松了口气:“能治好就好!今年也是奇怪,往年不过一两个人染病,今年一发病就是几十人。一个控制不好,蔓延到全城......我这乌纱帽没了就罢了,只怕还得问罪。”

心情放松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又问道:“客栈那边都交代好了?”

“都好了,米是从米铺买的新米、蔬菜肉类也都吩咐用最好的。”师爷道。

黄正点点头:“我打听清楚了,领头的高大夫是姜巡抚的亲外甥,宁可小心些、别慢待了。”

师爷应着,有些犹豫地说道:“只是我看他们的神色,似乎对大人有些误解......”

黄正叹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们没当过贫穷地方的父母官,哪里知道其中的难处呢?”

他也听属下汇报了,说医疗队的人对县城里有那么多贫民、吃不饱饭感到困惑愤怒。

但是,从前整个县的人,都没几个吃得饱饭穿得起鞋的,如今已经好多了。这些年轻的大夫,都是富贵人家出身,真是不知人间疾苦。

总而言之,黄正自以为是问心无愧的。

让师爷回去之后,黄正走回后面的官宅。

这官宅地方不大,也没什么雕梁画栋、假山鱼池的装饰,只因地制宜地栽了些本地的花木做装饰,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哪家乡绅的宅子。

正房里隐隐传来说话的声音,黄正信步走进去,原来是小舅子赵福来了。

黄正和郑达一样,原本都是闽省的人,通过大湾的“招贤令”投奔过来的。

只是郑达好歹有秀才功名、能力强,跟在姜丰身边步步高升,全岛上下,谁不知道他郑大总管。

黄正考试的成绩平平,只分派到这个小县城做县令,好在他有自知之明,一个老童生,能做到县令就顶天了。

因为心满意足,他也珍惜这个官职,在其位谋其政,颇有些成绩。每年的考核也都是上等,可以得到姜巡抚额外发的奖金。

他当初来大湾,除了想谋个出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里穷......他自己出身既穷,娶的妻子赵氏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

自他当上县令后,岳父母一家也投奔过来了。

这小舅子赵福就跟在他身边,给他跑腿。

赵福在家乡时是个走街串户挑担子的货郎,头脑灵活又能干。来了花莲县后,渐渐的就成了黄正的得力助手。

比如收购山里的山货去大佳腊开铺子、带队参加庙会,都是赵福的主意。

此时看到黄正回来了,赵福站起来笑道:“姐夫回来了?我听说省城派了医疗队下来?”

黄正道:“是啊!姜巡抚是个体恤百姓的,我不过是按例上报,他就派了医疗队下来,领头的还是他的外甥。这瘟疫的事,人人都怕的,姜巡抚还能让自己的外甥来,真是令人佩服。”

“我听说他们带了青霉素来,不知道带了多少......只给两个小孩子用了。”赵福道。

黄正“嗯”了一声:“既是好药,想必是珍贵的,当然要省着点用。他们说其他人的症状不重,多半能治好,这件事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赵福还想再打听什么,黄正转而说道:“这件事我还没说你呢!你不是说要办玻璃坊?巴巴地拉了那么多人来,这玻璃坊又开不起来!倒害的人没了着落!这疫病的事完了,你得想法子安置这些人!”

虽然他可以对人说,哪里都有贫民,他已经尽力了......但这么多无业游民在小小的县城里,迟早会出事!

赵福讪讪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按着方子炼制的,出来的就是大疙瘩!别说玻璃板、玻璃杯这些值钱的东西,连玻璃都不像!”

黄正的妻子赵氏一直在旁默默听着,此时也说:“老爷和郑大人交好,何不让他派些懂行的工匠来?”

黄正瞪了妻子赵氏一眼,此事本来就是赵福打了包票,他才勉强同意的。他也听人说了,这生产玻璃的材料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什么沙子都行。

再说了,懂技术的工匠也是很珍贵的,条件不成熟,他怎么好问郑达要人?

赵福听到姐夫责怪自己,他心里也苦了......为了玻璃坊的事,他不仅把自己的积蓄赔进去了,还把山货铺子的盈利也赔进去了,那可是公款,年底要结算给山民的。

正当他纠结怎么填这笔窟窿的时候,有人找到他,给他一大笔钱,要他做的事却很简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