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76章 老夫立志

第476章 老夫立志

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户直照到书桌上,屋里还点了蜡烛,昏黄的烛光中姜丰靠坐在大红木椅子上,手里时不时写下一个名字。

晚饭过后,郑达等人都回房休息了。连日奔波、又为他提着心,这些属官都累了。

但是姜丰睡不着。

他在想一件事......这些年来,为了尽快赶超西方,他在大湾大力开展理工科教育。

从一去到大湾,他就安排人去西洋“请”了好些科学家回来,后来又培养自己的科研人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绩是喜人的。大湾有了蒸汽轮船、发电机,有了青霉素、乙酰水杨酸......

但是,因为大湾侧重于培养自然科学的人才,在科举方面就成了弱项。

为了完成“教化”的政治任务,他还想出了一个歪点子,从江南一带文风鼎盛的地方引进贫困学子,把他们的户籍迁过来,资助他们进京赶考。

如此一来,这些进士就算在大湾的头上,大湾在“教化”方面也不弱于人了。

姜丰叹了口气,看了白纸上那一个个的名字,都是大湾送进京、考出来的进士。

但是这些人很多只是把户籍迁到大湾,为的是大湾的资助,本人都没踏足过大湾,对大湾没什么感情。对他姜丰,也没什么感激之情。

姜丰是巡抚,若是按照正常的科举流程,在他任职期间、从大湾出去的进士都得称他一声“老师”,这些人以后在京中、在地方为官,天然就是他的人脉。

他也可以说一声“桃李满天下”。

别小看这些人脉,这些人中有进入翰林院的、进六部的,都能在关键的时候为他说话。

但因为他的剑走偏锋,这些名义上的学生,没有一个会为他说话的。

这两年发生的好些事,姜丰都显得有些被动。

他在朝中的根基还是太浅显了,虽有王玢、章成贺等旧友,但这些旧友也有自己的立场......

换句话说,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他的老邻居——闽省巡抚戴文纲野心勃勃,曾暗示会支持他出任北美总督。

姜丰知道,戴文纲不是真的那么好心,而是想把自己踢得远远的,好减少一个竞争对手。

竞争?戴文纲视自己为竞争对手,那么他想争的是什么?

他们都已是巡抚,一方封疆大吏,再往前一步就是六部尚书,最后做到内阁首辅,那就是位极人臣了。

戴文纲的目标是位极人臣,姜丰扪心自问,他从前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他不喜欢在京中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为官,天天面对皇帝,说话都得三思,出门走一步,就可能撞上一个皇亲国戚,这日子过得太憋屈。

他喜欢担任地方官、当家做主的感觉。在大湾,他就是最高的官员,他的孩子们也能被人敬着,活得更潇洒自在。

想想姜媛那样的性情,若是在京中,学着那些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又哪能有今天的成就?

姜丰既不想做京官,戴文纲想做首辅,他就不支持不反对,他只想到北美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快快乐乐搞基建。

但现在......他猛然发现自己想法有误、太天真了!

或者说,他换了一个思路。

如果他成为了内阁首辅呢?那么在对外扩张中,他就有更多的话语权!

一国首辅,能够影响皇帝,很多时候还能代皇帝决议国事。

到时候,他提出派驻北美总督、将北美设为华夏帝国的联邦......有首辅的权威在,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如此一来,他就当不上北美总督了......没有一国首辅同时兼任外洋总督的。

不能去北美任职,对姜丰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

但争首辅之位,却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与其想方设法说服有话语权的人,不如自己成为这个人!

望了望窗外幽冷的月光,姜丰把那张写满名字的纸投入炭盆中烧成灰烬。

这些人,都是用钱“买”来的,到底不中用......

首辅章成贺比他大十几岁,身体还硬朗,大约还能做十来年的首辅。

北美那里,陈璋和范致远经略有方,也是蒸蒸日上。西洋人就是想反攻,一时也拿不下来......

他还有时间......趁着这些时间,他要培养出真正的心腹、选送到京城来!

在架设好“广泛的群众基础”后,等到章首辅“乞骸骨”时,就到了他入主六部、登阁拜相的时机!

姜丰披上一件披风,在窗边来回踱步,突然握了握拳就笑了起来,心中也升起雄心壮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姜丰自嘲地笑着,想不到他年过不惑了,又有了新的目标!

姜丰笔直地坐在桌子边,又拿出一张纸,稳稳地落笔。

高雷、冼海同......一个个有举人功名的名字跃然纸上。

这些人都是有资格会试的,即使是在他身边任职的,来年也要送到京城来!

他就不信了,他大湾就培养不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进士!

如此日积夜累,假以时日,他也能在朝中布满自己的人......

远在闽省的戴文纲正搂着小妾听小曲,莫名地打了个冷颤,这是起风了?

他却不知道,在这个起风的秋夜,本来无意和他竞争的人突然改变了自己的目标......真是世事难料,可怜的戴巡抚招谁惹谁了?

............

姜丰这里重新燃起了斗志,后宫之中,皇帝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散朝之后,皇帝一个人在殿中坐了一会儿,就到御花园走了走。

走着走着,就到了皇后的中宫。

这么些年来,他已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个习惯,有难以抉择的事,就想听听皇后的说法。

皇后似乎早已知道皇帝要来,命人准备了一桌皇帝爱吃的食物,温婉地笑着请皇帝入座用膳。

食不言寝不语,尽管心情不太好,但对于这桌和自己心意的美食,皇帝也觉得有些饿了......

吃完饭用毕茶,皇帝叹道:“还是梓童知我心意。”

又哼了哼:“朝廷上的那些人,个个都是一副忠臣良将的样子。其实都有自己的立场、打自己的小算盘,都不理解朕的苦心。连君主的心意都不能体察,也叫忠臣?”

在皇后面前,皇帝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说话直接了很多。

岑皇后知道皇帝把姜丰留下来说了许久的话,这话里的不满,多半也就是冲着姜丰去的......

“朝廷上的事,我也不懂。”岑皇后微微笑道,“只是我想,舌头和牙齿还有磕磕碰碰的呢,这君臣之间,也难免有不同的意见,说清楚就好了。陛下为人君父,只当包容不懂事的子民罢了。”

皇帝想到自己是姜丰的“君父”,姜丰一把年纪了是自己的“子民”,这君臣父子的,也挺有趣的......皇帝脸上就不禁有了一丝笑意,这才缓缓地把刚刚的对峙说了出来。

岑皇后带笑听着,神情淡然。

她的神色感染了皇帝,连本来生气的皇帝也恍惚觉得,这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