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77章 各方心思

第477章 各方心思

姜丰理清了思绪,对于未来又是踌躇满志,终于可以一觉到天明。

这一个夜晚,京中却有很多人家都在议论他进京一事。

威国公府。

威国公世子不无羡慕地说:“还是打海战容易,只要装备比敌人强,一窝蜂碾压即可。哪像我们,在西北苦哈哈的吃了两年沙子,也不过堪堪把叛军赶远一些。”

威国公看了儿子一眼,闲闲地说:“羡慕了?你却是不知道水师打造起来有多难。姜丰那特种营,还是水陆两线作战的,所用的武器装备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别说我们西北军比不上,就连同在大湾的东海水师都比不上。”

“啧啧......”威国公世子笑了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光是这支私兵,就足够令人忌惮的了。”

看到儿子脸上幸灾乐祸的神情,威国公瞪了他一眼:“你少想些有的没的。我们武将世家,不要学哪些文人花花肠子。有这个功夫,你好好琢磨西北战局,如何把叛军彻底消灭!”

威国公世子低头受教,压低声音问:“父亲不是不喜欢姜丰。”

“我是不喜欢他。”岑巍淡淡地说,“谁叫他三番两次拒绝我?”

第一次是为幼子求娶姜媛,姜丰拒绝了。第二次说合作办药厂,姜丰也拒绝了。

姜丰可以和王玢、太医院合作,就是不和岑家合作,这让威国公府的脸面往哪搁?

不过,尽管如此,老谋深算的岑巍并没有真的和姜丰对上的想法。朝堂上的口舌相争,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

太子年纪渐长,是时候建设自己的班底了。但是皇帝正值盛年,又未必愿意看到一个长袖善舞、人人称道的太子。

岑巍知道,从岑皇后进宫开始,他们家就没有退路了,生死荣辱都系在东宫身上。

姜丰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势力遍布南洋及北美,实在令人无法忽视。

皇后和太子必须向姜丰示好,但“里通外官”有时候也是大忌。

在姜丰的事情上,由皇后和太子唱红脸,他岑巍唱白脸,这样就可以摆脱“中宫勾结外官”的嫌疑。

这里头的弯弯道道,直来直往的威国公世子哪里能懂?

而另一边的章首辅府上,章成贺的几个儿子也在书房,书房里挂着一幅世界地图。

这幅地图还是姜丰送的。

“安南总督就定了莫明了,陛下已下了明旨,宣莫明进京陛见。”章成贺指了指地图上的一点。

他的小儿子好奇地说:“就是唐时的交州?彼时,王勃的父亲在交州任职,染了病。王勃去交州探望父亲,途中路过洪都,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

章成贺和煦地点点头:“就是那个交州,如今又重新回到我朝了。朝廷设总督、指挥使,除了做摆设的安南王室,其他都和行省没什么区别了。”

“收复故土,实乃一大幸事!”章成贺的几个儿子都道。

章成贺微微一笑:“我认识姜丰也有十多年了,眼看着他从一个小知府走到今日。朝中有些人总是说,他是靠着和皇帝少年相识的旧谊升迁。此言何其可笑?难道陛下是用人唯亲的昏君?只看姜丰这些年的政绩,建设地方、开疆拓土,本朝哪个督抚可比?”

“还是父亲慧眼如炬。”章成贺的大儿子笑道,“您对姜巡抚可有提携之恩。”

章成贺摆了摆手道:“我对他也算不得什么提携之恩。”

他虽是姜丰的老上司,但姜丰是皇帝的心腹,又有王家的关系在,有没有他,姜丰都能升得上去。

“此时,我倒是想知道陛下留下他说些什么......”章成贺沉吟道。

西北的战事有岑家......安南事了,若说有什么和姜丰有关的,或许是缅甸?

章成贺心中猜测,若只是缅甸的事,倒没什么要紧。

但以他对姜丰的了解,这一进宫就大半日,多半是说了别的事。

横在朝廷和大湾之间的,就是“北美总督”一事。

今日姜丰口口声声说在殖民地设总督是国际惯例,如今安南、吕宋、扶桑都设了总督,也该轮到北美了吧?

............

京中众人都想知道皇帝单独留下姜丰说了什么,据说姜巡抚出宫的时候脸色很是凝重。

但接下来的数日都是风平浪静。

姜丰虽是孝期,不便宴客。但他难得进京一趟,还是要见一见故交好友的。

门房来报,左都御史王玢大人来了,姜丰立刻迎了出去。

王玢解下披风递给身边的下人,上下打量了姜丰一眼,笑道:“御医回京说你病得形销骨立,我都为你担心。如今看来是大好了。”

姜丰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边走边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听说法兰西侵略者被打跑、安南回归祖国怀抱,我这心情舒畅,什么病都好了。”

两人说笑着走到正厅,姜丰又为王玢介绍了众属官。

王玢的目光在郑达身上停留了一瞬,笑道:“强将手下无弱兵,郑大主管的名头京中也是知晓的。”

郑达笑了笑:“王大人过奖了。”

分宾主入座、侍女送上茶来。

众人寒暄了几句,王玢才道:“先前你在衡川府养病,合作办药厂的事是高云来办的,如今京中的新药厂也开始生产了,你可要去看一看?”

即使三方合作办的药厂,姜丰去视察一番也是应当的,就笑道:“好,明日有空我就去看看。”

王玢又道:“我今日来还有一事要请教你。京中旧年也办了一份《京城日报》,我们督察院本来想借鉴大湾的经验,也在报社外挂一个铜匮,收举报信。但是此报只登载些寻常诗词与市井琐事,少有人买,办了没多久就停办了。报纸既停办,那个铜匮就太显眼了,不得已也撤了下来。”

“《大湾日报》办得好,来往的商人把报纸带到京中,京中茶楼酒肆里都有人传看。”王玢笑道,“这如何办报,我没有经验,正要向你取取经呢。”

姜丰没想到王玢特意来一趟说这么一件小事,就道:“《大湾日报》是大湾府学办的,主编是鸡笼城知府罗轩,就是我那外甥女婿。他是擅长写话本故事的,在报纸上连载话本,吸引了好些忠实读者。此事,我回头派个府学先生过来和你细说。”

“那就多谢子英了!”王玢拱了拱手,话锋一转:“子英难得进京,不如随我到京中走一走,如今这京城已经大变样了。”

“哦?”姜丰挑了挑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