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18章 太后心病

第618章 太后心病

姜媛从高雷口中得知太后得了某消息后气得发了病......具体是什么消息,高雷就无从得知了。

但皇帝难得大发雷霆,把晋苍贬去别宫......这大约不是小事。

在用人方面,皇帝一直以来可说是豁达宽厚。当然,他也有这个自信!他自信他能均衡各方势力、掌控各式各样的人,别人不敢用的人他就敢用!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圣天子在上垂拱而治。

晋苍是衡川王府的老人了,跟在施太后身边那么多年,执掌东缉事厂。

如今不仅没了威风赫赫的厂督一职,还被贬去行宫......这也是从高处摔下了。其处境,也就比当年被贬去守皇陵的先帝心腹太监仇良好一些。

从高雷这里打听不出什么,姜媛笑道:“明日我们就要启程了,你们刚从京城回来,都还没缓过劲。特别是你的妻儿,身体可吃得消?”

高雷道:“我娘子家里做漕运的,自幼没少跟着她爹上船,是习惯了的。至于小妞妞,都抱在怀里,吃了睡睡了吃,有我照看着也无妨。这回程不能再延期了,不然就赶不回去过年了。”

姜媛点了点头:“你照顾得来就好。”

高雷不无庆幸地说:“幸好今年闽省平定了,不然我们回程要经过闽省,那还真不放心呢。”

说了几句,高雷还要和妻儿回去整理行囊,姜媛也没有虚留他,把他送出了二门。

另一边,罗鹃带着小妞妞也在侍女仆妇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罗家豪富,罗家和姜大人的外甥结亲,罗老爷大手一挥,给女儿陪嫁了大笔嫁妆和几房陪房。

这些侍女仆妇都是罗鹃的陪嫁,帮着她打理内外事务的。

瞧这前呼后拥的气势,比熊楚楚的架势还大。

不过这也是姜家人都低调,不喜欢前呼后拥......

高家人走了之后,姜媛逗弄了钱多多一会儿,对母亲说:“娘帮我看着些,我还有些事。”

熊楚楚抱着小外孙头也不抬地说:“行,你去忙吧!你爹爹也是,把女儿当儿子养......”

她话还没有说完,姜媛已经不见人影了。

熊楚楚无奈地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说是不是?哪家的夫人娘子不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

仆妇们都笑道:“这是夫人的福气,我们大姑奶奶是朝廷封的郡君,哪是一般人家的小娘子能比的?”

熊楚楚虽然抱怨,脸上却是骄傲的神色。

其实她也是有种“近乡情更怯”,衡川府处于内地,民风较为保守。她也是担心这次回乡,有人会说不中听的话......

直到黑夜来临,机要局局座史明纲才一身低调地进了姜府。

花园的小亭子里,挂着一个灯泡,远处墙角下的发电机发出阵阵噪音,但姜媛悠然地坐在小亭子里品茶,似乎丝毫不觉得吵。

除了这个电灯泡,周围还挂着几盏宫灯,里面是大蜡烛。对比起来,蜡烛的灯更明亮。

但史明纲一进亭子,还是第一眼看到了电灯,惊喜地说道:“这电灯可以用了?”

姜媛笑道:“灯丝用的是钨丝,已经比较耐用了。但你看,电阻还是太大,亮度不够。”

“这也很不错了!把发电机和电灯送到大夏去,大人看到了一定很高兴!”史明纲鼓了一下掌。

姜媛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爹爹一直说电力是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我想有发电机作为助力,大夏可以更快的腾飞。不过我今日请你来不是为这事。”

姜媛说着,伸了伸手,示意史明纲入座。

史明纲也知道肯定不是为了电灯的事......他又不是管科研所的。

史明纲当初也是和姜媛一起出使西洋的,两人算是很熟络了。也不用人倒茶,他就自斟自饮,态度很是随意。

姜媛将今日高雷过来的事说了一遍,问史明纲是否知道施太后为何时发怒。

对于史明纲是否知情,她本来没有报多大的希望,毕竟这是宫闱秘事。恐怕即使京中重臣,知道此事的人都不多。

但史明纲却笑道:“若说别的事,属下恐怕不知道。这件事嘛......算算时间,却大略猜得出来。”

“哦?”姜媛好奇地挑了挑眉。

史明纲稍微卖了个关子:“姑娘可还记得,当初大人在东海阁遇刺,顺藤摸瓜地搜出一些密信?”

姜媛点点头,这些空白密信还是她用化学手段解密的。里面既有闽省大藩王永安王和西洋人勾结的证据,也有施太后指使扶桑刺客的证据。

姜丰最终把永安王相关的密信呈交给了皇帝,却把施太后相关的证据给烧了。

史明纲接着道:“去年闽省之乱,我们趁乱攻下了永安王府了,杀了永安王为大人报了旧仇,同时也搜走了永安王与各处往来的一些东西。”

“这一回永安王学聪明了,不再是空白密信,而是暗语。为了破解这些暗语,我们颇费了一些时日。”史明纲有些自得地说,“但我们就是搞密语的行家,再神秘,能神秘得过我们的电码?最终还是把这些密信破译了。”

“里头有施太后相关的东西!”姜媛恍然大悟道。

史明纲哈哈笑道:“驸马王珞管着南边的密探,闽省之乱后他就匆忙乔装到了永安。嘿嘿,当时永安到处都是我们的眼线。眼看他暗中寻找永安王府幸存的下人,问永安王的遗物,我们就怀疑其中肯定有鬼!”

“果然,我们破译的密信有大收获!”

姜媛神色一正,咬牙切齿地问道:“又是和我爹有关?施太后又密谋针对爹爹?”

谁知史明纲一语惊人:“和先帝有关!”

这处亭子在花园中央,周围没有假山大树,侍女、护卫也远远的守着,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但史明纲还是压低声音说道:“潞王之乱,先帝御驾亲征、途中暴毙。一直都有人怀疑其中有阴谋......嘿嘿,还真让他们猜对了,此事和衡川王府、永安王府都有关!不过当时先衡川王早已薨逝,这事是施太后和永安王密谋的,当今陛下也不知情。”

“此前,因为姜大人查到了永安王勾结洋人的证据,皇帝大怒,暗中申饬了永安王。为了保住王位,永安王献出了闽省一个大铜矿给朝廷,又将白水州海关交给大湾代管平息此事。”

“永安王向皇帝服了软却不甘心,暗中联络施太后,斥责施太后过河拆桥......为了威胁施太后,他说他还保留了早年密谋的证据。”

姜媛瞠目结舌的听完,半晌长舒了一口气:“太后要找的就是这些证据!这些证据在你们手里!如何不早告知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