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19章 好事坏事

第619章 好事坏事

史明纲叹了口气:“你知道的,大人一向不希望你沾手阴谋诡计的事。且我们查出这件事时,大人去了大夏,此事便由我们自己便宜处事了。”

姜媛怔了怔,无奈地笑了笑......她爹总是希望她做个正人君子,可她偏偏做不好一个君子。

“所以你们又是怎么便宜处事的?”姜媛问道。

她知道她爹肯放权,属下的人很多时候都能自己行事。

史明纲在笑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阴险:“王珞不是心急火燎地查消息吗?我们就‘好心’地透露了一些,告诉他戴文纲派人援救永安王府时带走了一些东西。嘿嘿,戴文纲‘畏罪叛逃’了,这莫须有的东西也就没了影,让他们疑神疑鬼、提心吊胆去!”

“我算着时间,恐怕是王珞把这个消息传回了京,太后娘娘自己吓自己,吓得发病了。这是我的猜测,也说不定与此无关,毕竟冬季本就是心疾易发的季节。”

虽然史明纲这么说,但姜媛还是觉得能把太后气成这样,此事多半还是如他们的猜测。

南边一带,包括大湾在内,既有锦衣卫又有东缉事厂的探子,还有大湾机要局,说不定还有别家的。

这些探子收买线人、安插内奸,那是三教五流都有。这些人之中,互相也有交流,必要的时候互通有无一些或真或假的消息。

史明纲派人透露消息给王珞的人,不管王珞信了几成,哪怕是将信将疑,只要一日不找到永安王提到的“证据”,这事就会成为施太后的心病!

“你们啊......”姜媛嘴角抽了抽,“还真是把人都利用尽了!可怜戴文纲都背了闽省之乱、畏罪叛逃那么大的黑锅,你们还要让他得罪太后!只怕太后这回得派人出海,天涯海角地追杀戴文纲了。”

史明纲摊了摊手:“实在不是故意陷害他,而是由他背黑锅最合适不过!”

姜媛被史明纲的无耻逗笑了,捂着肚子笑了好一会儿,才道:“也罢......爹爹传信回来,让钱勇下爪哇一趟,把戴文纲父子也送去大夏。只要去了大夏,想必保住他的命不难。咱们也算做一回好事了。”

说完,两个人一起笑了,这是狼狈为奸的笑容。

史明纲心道......完了,下回见到姜大人或沈之鹤,肯定又要被批评了。天知道,不是他要教坏姜媛,而是她本来就不是好人啊!

得知了施太后发病的内情,姜媛心情舒畅,被高雷阴差阳错坏了事的郁气都消散了。

反正施太后还在服用天王补心丹,是药三分毒啊!

次日,姜家、高家和苏家众人在码头会齐,浩浩荡荡地登上了开往闽省的船。

钱勇因组织移民的事,必须留在大湾,只能目送着妻儿离开,依依不舍。

熊楚楚却发现女儿一整天都勾着嘴角,无奈地说:“你们夫妻分离,阿勇都一脸不舍,你倒好,心情很好的样子。”

姜媛道:“不是这么回事。我高兴是因为别的......唉,这事不能和人说,我要憋坏了。我回头给爹传一封密信,让他也高兴高兴!”

“鬼头鬼脑的!”熊楚楚嗔了一句,却没有再问。

可惜现在电报机研究出来了,却没办法应用。因为发电报需要铺设电报干线。至于姜丰提到的无线电报,现在还是天方夜谭。

现在从各家密探传递消息,用到信鸽已经算快捷的了,其他多半靠车马人工传信。

大湾掌控着大量的船队,才能往南洋、西洋、大夏传递消息畅通无阻。其他各家还没他们这样的条件呢。

从大湾登船到白水州码头登岸,就要换车马了。车马也是早就有人打点好的。现在弹簧减震、橡胶车轮的马车在全国流行,出远门赶路也没那么颠簸了。

对于这项工业发明,就是对工商业最厌恶的保守党——闽省现任葛巡抚都称赞了几句。

闽省工人动乱已过去了一年,民间的秩序已经恢复,但经济却比一年前萧条了很多。

路上,他们寻了家大客栈落脚,只见客栈内生意冷淡。

那掌柜的看到他们一行那么多人来了,喜出望外地招待。

听客人问起生意的事,这掌柜的叹气道:“我这客栈在官道边,过去南来北往的客商来投宿,哪日不是住满的?今年不行了,很多工厂都关门了,也没有外地客商来做买卖了。再这么下去,我这客栈都得关门。”

“别急,动乱都平定了,说不定过两年就好了。”出来打听消息的管事安慰了两句。

在客栈里歇了一夜,众人再次启程。

苏垒才对高家兄弟和姜媛道:“闽省新巡抚葛向哲不喜工商业,除了军用的工厂,其他民用的一律关停。黑人奴隶我们好心接管了,本地工人都遣散了,让他们自谋生路。这些人和机器,都被岭南将军撤走了。”

“我们倒是想好人做到底,一并接管工厂和工人。但当初岭南将军接管了闽省,还是占了先机。他们撤退的时候,把工人和机器一并撤走了。”

苏垒的语气很是可惜:“岭南巡抚是有眼光的,能够从他手里抢走黑人奴隶,也是不容易了。”

“表叔,你刚刚还说是做好事呢,现在又说抢了。”姜媛抿嘴笑道。

苏垒察觉到自己说漏嘴,也笑了。

反正做好事做坏事,也就那么回事吧。

“表叔说得是,岭南巡抚和岭南将军都有眼光。”姜媛正色道,“罗鹏开发南美航道,当时林忠的府军还未回来,就去找岭南将军徐康商议。徐康当机立断愿意护航,只是也要参与这条航线。”

“一条新航线,是商机也是风险,他们就敢冒这个险!不过他也是顺势而退,正好借着给新航道一事撤离闽省,以免招人猜忌。”

叔侄几人分析着国家大事,一路顺顺利利地返回了衡川府。

他们那么多人,又带着荷枪实弹的护卫,别说在徐康的肃清下闽省安全得很,就是有山贼土匪也不敢朝他们动手。

这紧赶慢赶的,到达衡川府时已到了小年夜。

衡川府知府今年没有返乡,特意留在这里迎接“国夫人”熊氏!这是小小的衡川府出的第二个“国夫人”了,这是整个衡川府甚至是全省的荣耀!

元宵节的“国夫人牌坊”落成盛典,知府大人都早就准备好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