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50章 抚国安民

第650章 抚国安民

朱满从周晟口中得到的说法,和当初林忠进京汇报时的没有多大区别。

朝廷想知道的,是大夏建国这件事,究竟谁是主谋。或者说,是不是连陈璋战败都是谎言。

因为,北美局势紧张的消息是扶桑总督施伦亲自送进京的!也是施伦支持派姜丰去北美安民。

如果这件事从头至尾都是谎言,那么将得出一个可怕的猜测——施伦和他们也是一伙的!

施伦可是施太后的族侄、皇帝的远房表兄,如果连他都不可信,那也太可怕了。

只要想一想海外的督抚全部狼子野心,皇帝就遍体生寒。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都隐隐觉得施太后才是最英明的:不该放姜丰去北美;应该把施伦调回京城。

把人困在京城,切断他们和海外兵马的关系,再徐徐图之......

可现实却是,姜丰顺利去了北美;施伦不肯回京任兵部右侍郎。

朝廷想要调查北美一战的真相,自然不仅是等到周晟来了才询问,这不过是其中一环。

在此之前,东缉事厂的密探已经查过林忠的府兵。

这些府兵可都是亲历北美战事的,且都是军户出身,根子都在国内。

虽然林忠三令五申,要求麾下士兵必须守口如瓶、面对可疑之人更要谨慎。

但全军上下几万人,哪得保证没有大嘴巴?还有说梦话的呢?

厂卫密探名不虚传,到底还是让他们查到了一些消息。

比如,徐恭的东海水师抵达北美时,陈璋和西洋联军的决战已进尾声。援军来了,两者东西夹击,成功把敌军逼退到北方冰原、并签下停战协议。

北美驻军固然损失惨重,东海水师却保全了大部分的实力,战船也只损毁了十之二三,不至于回不来。

这些消息,就和林忠的汇报、徐恭的奏折都大相庭径了。

认真追究起来,就是林忠和徐恭有欺君之罪。

但这些口供是从小兵口中得的,消息也不确切、真真假假,就算拿出来,恐怕也难以定罪。

这就跟一个男人怀疑妻子偷人,可就是没有确切证据,只有下人口中的风言风语,妻子大可以不认。

抓贼拿赃、抓奸难双,想要给人定罪,得拿出有力的人证物证来。

默默地把周晟的话记下来,朱满又道:“前事已毕,夏国建国一事也在朝廷过了明路,朝廷也没有再追究的意思。”

“只是不知现在夏国局势如何?今年开春,钱勇运了一批高山族人过去。又过了一个月,岭南军也护送了一批人过去。算起来,这大湾的高山族全都迁徙到夏国去了。夏国这样广纳人口,也实在令人忧心......”

周晟笑了笑:“在下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一句话‘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海外移民迁徙,也不是一年半年的了。最早打下扶桑之后,就把扶桑女子迁到大湾来。征服暹罗、爪哇后,又从我朝迁徙了移民过去。”

“在下是个商人,却也明白这是长久之计。为的是民族融合、改土归流。至于北美,陈总兵驻军之后,就从国内往北美移民,津港那里,常年移民船不断。到如今,已有十数年矣!”

“从前,北美大陆以西洋移民为主,现在已变成以我朝移民为主。为了使移民有归属感、安全感,也得建国了。建国之后,才有官府、有军队,可以保护百姓,此乃大势所趋。”

说到这里,周晟叹了口气:“不瞒朱大人说,当初姜总督公布建国之事,我是第一个出来质疑和反对的。当时是在军营中,周围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但当时,我是义无反顾的。”

朱满打断道:“显然,现在你已经被姜丰说服了。”

果然商人重利,只怕姜丰给了这些商人不少好处!

周晟顿了顿,严肃地说道:“不管朱大人信不信,在我的心里、在姜总督的心里,始终以祖国为重、始终没有忘本!朝廷派姜总督到北美,是为了抚民、清除西洋人在北美的势力,现在姜总督做到了。”

“我亲眼看到北美从一片废墟迅速恢复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看着各族百姓从惶惶不可终日到安居乐业。我想,既然海外开拓的脚步不能停,大夏建国,成为华夏民族新的家园,又有什么不好呢?”

朱满一时有些怔忪,没有说话。

他半辈子都在鸿胪寺任职,这是一个讲究礼仪规矩的地方。他年纪也大了,思想顽固。

朝廷派他来接触大夏的人,就是看中他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轻易被人说服。

毕竟,和姜丰有关的人,大多巧舌如簧......

但此时,听完周晟看似发自肺腑的言辞,他一时间竟找不到反驳的话。

该说什么呢?先斩后奏大逆不道?

可孟子也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亚圣之言是不会错的。姜丰又确确实实做到了抚国安民,大夏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发自肺腑地拥护他,又有什么错呢?

姜丰没有错,朝廷更不会有错......从头到尾,陛下对姜丰恩荣至极,没有半分对不起姜丰的地方。

那国夫人牌坊,可正耸立在衡川府呢!

谁都没有错?那么就是这个时代错了。

这个可怕的时代,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海外。国与国之间争夺殖民地,枭雄则借机自立......君臣之纲崩坏,礼乐规矩更崩塌!

是时代错了!

看朱满神色晦暗不明,周晟安慰道:“朱大人也不用太忧心。高山族十数万人听起来多,但大夏国土面积和华国相当,这么点人填充到大夏,其实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朱满心中终于一定,是啊,他着相了......论人口论底蕴,大夏要和华国比那都是望尘莫及。

既然如此,朝廷又何须担忧?

朱满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姜总督奉旨安民,这大夏也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想必用不了多久,他也可以归国了?”

这也是试探的话,朝廷让施伦回朝,施伦都不愿意。潜龙入渊的姜丰又岂会愿意?

谁知周晟却笑道:“此事嘛,在下倒是听姜总督说过,他迟早还是要回来的。众所皆知,姜大人重视家人,他全家上下可都还在国内呢。”

朱满舒了一口气,得了今日这番话,他回朝也可以交代了!

乃敬了周晟一杯,说起说起本次博览会的展品来......

周晟也暗暗舒了一口气,看样子他算是过关了。

回国之前,他也曾请见姜大人,万一有人找他问话该怎么说。姜大人却说,遵从本心、照实说就是。

他自问,他方才的话全都遵从本心,也不知道朱满传上去后,朝廷是否满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